瑞典

瑞典

中文名:瑞典
详细介绍:瑞典王国(瑞典语:Konungariket Sverige),简称瑞典(瑞典语:Sverige),是......>>>查看瑞典详细资料

瑞典文化

综述

瑞典人文化素质较高、热情好客、纯朴诚实、谈吐文明、行为规矩、重瑞典人的礼仪诺守时。瑞典人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爱花、爱鸟和其他野生物,热爱大自然。雇员每年享受5周的法定有薪假期,每周工作5天,全年累计工作1500小时。人们喜欢利用闲暇时间到野外活动,到森林和田野远足,采摘蓝莓,到海湖去游泳、泛舟、垂钓;在昼长夜短的夏季,大家纷纷到国内外去旅游。瑞典已成为世界上外出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体育活动更是瑞典人的爱好。瑞典有公共图书馆692个,各类博物馆373个,电影院415所。

语言

瑞典语为瑞典的官方语言,瑞典南北距离很长所以在各地都有各自的方言,以斯德哥尔摩地区的语言为瑞典的标准语言。瑞典学校中英语是必修课,大多数40年代以后出生的瑞典人都会讲英语。英语和瑞典语为通用商业语言。瑞典使用芬兰语的人口主要居住在斯德哥尔摩、哥德堡等大城市瑞典语属印欧语系属日耳曼语族斯堪的纳维亚语支。瑞典语与丹麦语及挪威语有关系,但发音与写法均相异。英语是第二语言。从1849年开始,英语就是高中的必修课程,在1940年代后期更是成为所有瑞典学生的必修课程。大部分瑞典人还掌握其它一门甚至几门语言,在学校就有除英语以外的外语课如西班牙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

习俗

服饰礼仪瑞典的传统民族服装是,男子上身穿短上衣和背心,下身穿紧身裤瑞典民族服饰子。少女一般不戴帽子,已婚的妇女则戴式样不一的包头帽。在正式礼仪场合,男子一般是西装革履,加上一件长外套;女子一般是西服上衣配短裙,或穿低胸露肩的长裙。仪态礼仪瑞典人在与客人交谈时,一般保持1.2米左右的距离,他们不习惯靠得太近。他们喜欢在交谈时直视对方,认为这是尊重对方的表示。相见礼仪在瑞典,熟人见面时都会主动打招呼,并互相问候。与外国客人相见时,通常以握手为礼,有时也行接吻礼,在一般情况下,互不相识的人初次交往时要作介绍。其介绍的原则是把男子介绍给女子,把年幼者介绍给年长者。婚礼礼仪瑞典人婚礼有宗教婚礼和非宗教婚礼两种形式。宗教婚礼一般按福音路德教的礼仪进行,非宗教婚礼则由法官或其他有权主持婚礼的人主持,同时要有两位证婚人。

传媒

瑞典年出版图书近1.6万多种,日报170种,瑞典电视台总发行量超过450万份。主要报纸有《每日新闻》、《瑞典日报》、《晚报》等。新闻媒体有瑞典通讯社,1921年创立,为半官方新闻机构。下设瑞典全国广播电台、瑞典电视台和教育台。据瑞典哥德堡大学2002年6月24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因特网在瑞典已经超过传统的报纸,成为更受人们欢迎的传媒。根据抽样调查,平均每个瑞典人每昼夜上网浏览的时间达23分钟,而瑞典人用于阅读日报的时间是21分钟,用于阅读晚报的时间只剩下8分钟,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的时间分别高达2小时和45分钟。调查显示,女性比较喜欢收听广播和读书;男性则较倾向于收看文字电视新闻,看录像和阅读晚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较愿意上网,读书和阅读专业杂志;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则乐意看电视,听广播和阅读晚报。瑞典通讯社是瑞典最大的通讯社,创建于1921年。它是瑞典各报纸和广播电台合作所有的一个股份公司,其任务是向瑞典140多家报纸以及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提供国内外新闻。总社设在斯德哥尔摩,在马尔默、哥德堡、松兹瓦尔、吕勒欧和延雪平5个城市设有分社。总社有雇员近180人,其中记者约150人,瑞通的国内新闻约占2/3。1954年,它作为第一家欧洲通讯社开始使用电传机发稿。

节日

每年1月1日,元旦节。每年2月6日,显现节复活节前一个周五受难节。每年4月,复活节。每年5月1日的前一天晚上,是瑞典人庆祝冬去春来的瑞典节日聚会一个节日-- 五朔节。每年五朔节之夜,人们集在野外,点起高大的篝火,伴着乐曲合唱。每年5月1日,劳动节。每年5月末,基督升天节。每年5月末或6月初,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一。每年6月6日,国庆节(1809年6月6日,瑞典通过第一部现代宪法。1983年,议会正式宣布6月6日为瑞典国庆节。)每年6月末的星期六,夏至-- 仲夏节。每年8月,吃虾节。每年10月末或11月初的星期六,圣人纪念日。每年12月13日,瑞典传统的露西亚女神节,瑞典人传称露西亚女神在每年12月13日夜晚降临人间,给人们带来光明;在首都斯德哥尔摩;这一天,太阳直到上午9点钟才迟迟升起,而到下午3点钟便早早落下,但从此以后,漫漫长夜便日见缩短,而光明的白昼则一天长似一天。每年12月24日,圣诞节(瑞典的圣诞节比其他西方国家早一天是24日圣诞节23日晚圣诞夜)。每年12月26日,节礼日。

宗教

11世纪之前,瑞典人信仰挪威多神教,信奉阿萨神族的神灵,乌普挪威多神教萨拉神庙是瑞典的宗教中心。随着11世纪的基督教化,国家的法律也做了相应的修改,禁止信奉其它宗教,直到19世纪末期才废止。1530年代宗教改革后,瑞典不再信奉罗马天主教,信义宗取而代之。18世纪后期,信奉犹太教和天主教等其它教派的信徒开始被允许在瑞典生活和工作。1951年,瑞典将宗教自由写入了法律。大约75%的瑞典人属于瑞典信义会,不过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减少,定期去教堂的人亦然。据统计,瑞典人大约有275000人属于自由教会,在瑞典生活的移民中约有9.2万人信奉天主教,10万人信奉东正教,50万人是穆斯林。基督教路德宗是瑞典的国教。国王信奉国教。法律规定非信奉国教公民不得担任首相。教会分为13个主教区,2365个堂区,3249个牧师。1993年国教会成员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88%。瑞典教会在国家享有特权,国王是教会的最高首脑,有权就宗教会议推荐的三人候选名单指定大主教和主教。国家征收教会税, 由瑞典教会用于民事支出。1951年起允许教徒退出国教会。除了路德宗教会外,瑞典拥有相当多的独立教会,最主要的有瑞典礼会联盟(有310座教堂,20124名教徒);卫理公会教会(3665名教徒); 瑞典宣教契约教会(75000名教徒)等。瑞典五旬节运动是当前瑞典最大的新教教派。1991年其信徒达95800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外国移民的涌入, 东区教会教徒人数得到增加,1991年教徒人数达10万人。瑞典曾于1604年至1873年间禁止国民信奉天主教,时至今日, 天主教徒仍以外来移民和难民为多。据1992年12月31日的统计,全国有148440名教徒,占全部人口的1.7%。1870年,犹太教获得合法权,斯德哥尔摩、哥德堡和马尔默都建有犹太教会堂。瑞典大约有1.5万至2万犹太人,其中绝大部分居住在斯德哥尔摩。截至1991年,瑞典约有73000伊斯兰教徒。另外瑞典还有几个佛教组织。在瑞典迄今为止有14个藏传、南传佛教“寺庙”。瑞典年有学校都对学生进行宗教教育,教科书中也不乏有关宗教的内容。但平时普通路德派教徒仅有3%去教堂作礼拜,大部分教徒只在举行洗礼、婚礼、葬礼时才去教堂。每逢复活节和圣诞节时,大多数教徒都前往教堂祈祷。尤其是圣诞节, 教堂显得十分热闹。

电影

拥有一百多年利历史的瑞典电影界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从18电影《赛尔日·维根》海报96年开始就有外国人在瑞典拍摄新闻片。瑞典人自己拍片从1898年开始。1907年在斯德哥尔摩成立了斯温司卡影片公司。1917年,斯约史特洛姆拍摄的故事片《赛尔日·维根》(又译《巨浪的日子》,根据H.易卜生的诗作改编)开始了瑞典电影发展的新阶段。在这部影片里,确定了后来被称之为“瑞典古典学派”的一些美学原则。这个学派曾对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过影响。“瑞典古典学派”的美学原则在其它一些导演的创作中也得到了发展。如导演J.布鲁尼斯的影片《索尔巴堪的小仙女》(1919,根据挪威作家B.比昂松的短篇小说改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中立的瑞典处于隔绝状态,外国影片停止进口,该国的电影生产增加了。1940年开始,瑞典电影复兴起来。这期间的影片虽然大部分是娱乐片,但是反映尖锐社会问题的现代题材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A.汉力克孙导演拍摄的《一件犯罪案》(1946)、《第56号列车》(1944),莫兰德尔的《诺言》。60年代,瑞典电影界出现了一代新人。1963年瑞典政府对电影事业的政策进行了改革,给开始从事创作的新导演创造了一些比较好的条件。这个时期出现了所谓的新瑞典电影学派。这个流派的很多导演本人是作家,他们都是根据自己撰写的电影文学剧本进行拍片的。在当代瑞典影坛上,老一辈的电影工作者一直没有停止拍片,如伯格曼又拍摄了《面对面》(1976)、《秋天奏鸣曲》(1978)、《芳妮和亚历山大》(1982)等,并逐渐恢复了传统叙事结构。活跃在70—80年代的许多青年导演,有一部分是瑞典电影学会培养出来的。80年代以后,瑞典每年摄制故事片15~20部。最大的电影公司是斯温司卡影片企业公司、欧罗巴电影公司和桑德列夫电影公司。瑞典电影学会从1966年起也摄制影片,该学会是电影情报和科研单位,有自己的电影俱乐部,学会所属斯德哥尔摩电影资料馆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资料馆之一。截至2011年,瑞典全国拥有电影院823所,年产40部电影。

美食

瑞典人以西餐为主,面包和马铃薯是他们的主食,其中特别喜瑞典肉丸欢黑面包。一般人的早餐是夹果酱和奶油的面包、咖啡、红茶;午餐有面包、肉、蔬菜、马铃薯和色拉等;晚餐与早餐的食物相仿,只加一份汤。瑞典人也喜欢吃中餐,如各种凉菜、花生仁、火腿扒白菜、红烧鱼、香酥鸭、酸辣海参、肉丝榨菜汤、烧麦、蒸饺、花卷、酥饼等,对加入火腿的广东菜尤其感兴趣。瑞典人对清鲜、嫩滑、焦香的菜肴非常喜欢,但口味偏重,食物的咸度以及甜品的甜度往往较高。爱吃瘦嫩肉和新鲜蔬菜,喜欢喝浓汤。其菜肴基本上以鱼为主,其中又以鲱鱼、鲭鱼为主,也吃鸡、鸡蛋、牛肉、猪肉、野味和其他水产品。瑞典人在饮食上有一种独特的习惯,就是每天要吃固定的菜品。如星期四的菜品是“艾他鲁、米德、佛拉斯克”,这种菜以豆类和猪肉为主要原料。“西鲁布拉”则是星期一的菜品,以牛肉的鲱鱼为主要材料。他们还有一种代表性的吃法,即在一张大桌上摆上几十种菜,按自己的爱好分取,菜的烹调质量仅为中等,称之为“海盗席”。

音乐

瑞典的音乐绝对堪称欧洲最佳之一,瑞典的知名乐队:70Cardigans乐队年代的ABBA,这个瑞典四人组,曾经轰动全世界,当年的歌曲甚至取得了Billboard的榜首的辉煌成绩,其他进入十佳的歌曲更是不计其数,后来发行的Forever Gold更是其音乐最精华的部分,男作女唱的风格为后面诸多瑞典乐队所继承。90年代初,另一支乐队Roxette令瑞典的音乐耳目一新,1990年为电影《风月俏佳人》演唱的插曲(It must have been love)更是席卷全球,几首经典之作都让人百听不厌,精选辑Don't bore us,get into Cholus也是sillycat大力推荐的专辑之一。90年代中期,乐队Ace of Base出道,当时被誉为ABBA重现,也是男作女唱的风格,一个4人组合,处女专辑的销售创下了2100万张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之后的几张专辑也一直维持了5白金以上的销量。1999年发行的Singles of 90's 是其精选专辑,1998年之后,瑞典的优秀艺人层出不穷,Lobyn,Eagle-eyeChelry,Emilia等新人纷纷走向世界,相信很多人都听过Emilia的曾经享誉全球的作品Big Big World。童谣似的风格极易上口瑞典Cardigans乐队,风格多变,主唱唱功之好,令人拍手叫绝,主唱还在Spice Girls All saints当道的99年被评为欧洲最性感的女艺人,歌曲Lovefool是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插曲。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