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是多义词,共4个义项展开>>
李晔

李晔

中文名:李晔
出生地区: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
出生日期:867年
详细介绍:李晔(867年3月31日-904年9月22日),初名李杰、李敏,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查看李晔详细资料

李晔人物生平

咸通八年(867年)二月二十二,李晔出生于长安(今西安)大明宫,是唐懿宗第七子。咸通十三年(872)四月,封为寿王,取名李杰。乾符四年(877年),被授为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幽州卢龙等军镇节度使、押奚契丹藩落使、管内观察处置使等。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军逼近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李杰随侍在僖宗左右,掌握兵权和中枢政要,僖宗极为器重他。文德元年(888年)二月,唐僖宗患急病。当时皇帝刚刚回到皇宫不久,人们极其关注皇帝,突然听说皇帝患急病,军民都震骇惊愕。直到唐僖宗病情危重的那天傍晚,大家还不知道由谁继位。群臣认为吉王李保最贤德,排行又在寿王前面,想要立吉王继承皇位。结果观军容使杨复恭率领军队迎还寿王李杰,立其为皇太弟,改名为李敏。三月六日,唐僖宗驾崩。三月八日,皇太弟在唐僖宗的灵柩前即皇帝位,即唐昭宗,时年二十二岁。唐昭宗任命司空韦昭度暂时代理宰相。三月十二日,接见群臣,开始处理政务。唐昭宗喜欢读有关典章文物制度方面的书,特别重视儒家学术,精神气质雄杰英武,有唐武宗的遗风。因为先朝的声威,武功不能振作,国家的命脉逐渐衰微,因而唐昭宗尊重和礼遇大臣,审慎地推行治国的方法,目的在于恢复和扩展先朝的旧业,以统一全国的号令。唐昭宗即位之初,朝内外都很称赞他。四月初三,追尊生母为皇太后。韦昭度任中书令,孔纬任司空。五月初一,决定任命宣武军节度使、检校侍中、沛郡王朱全忠为蔡州四面行营兵马都统。自从秦贤、石璠兵败之后,蔡州贼军的势力逐渐衰弱,当时时溥正被朱全忠进攻,因此把时溥四面行营兵马都统的职衔转授给了朱全忠。五月初六,被伪授为荆襄节度使的蔡州贼将赵德諲派使者来表示归顺朝廷,愿意征讨贼军以效命立功,朝廷便任命赵德諲为蔡州四面行营副都统,赵德諲即率领荆襄的兵马归属于朱全忠。六月初一,因为川中贼将王建策动大叛乱,剑南的陈敬瑄向朝廷告急,决定任命开府仪同三司、暂署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上柱国、扶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韦昭度为检校司徒、门下侍郎、平章政事,兼成都尹,充任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掌管节度使事务,兼西川招抚制置使等。十二月初一,蔡州的偏将申丛逮捕节度使秦宗权,打断了他的腿,请求投降朝廷,朝廷任命申丛暂时代理蔡州留后。等宫中使者到达蔡州时,蔡州另一名偏将郭璠杀死申丛,把秦宗权抢到手,捆起来送到汴州朱全忠处。蔡州等地获得平定,唐昭宗下诏赐给蔡州行营的士兵二十五万贯钱,命令度支使逐步支付给他们。当月,把僖宗安葬在靖陵。龙纪元年(889年)正月初一,唐昭宗驾临武德殿接受朝贺。宣布敕命,实行大赦,改用新年号。对朝内外文武大臣晋封官职,颁赐的爵位各不相同。任命剑南西川节度使、两川招抚制置使韦昭度为检校司空,担任东都留守;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知制诰刘崇望以本职任同平章事;任命刑部侍郎孙揆为京兆尹。二月二十七日,汴州行军司马李璠押解逆贼秦宗权和他的妻子赵氏前往京师献俘,唐昭宗驾临延喜门接受献俘,百官向唐昭宗表示祝贺。唐昭宗把秦宗权夫妇游街示众,祭告宗庙社稷以后,在独柳将秦宗权斩首,赵氏以笞刑处死。三月初一,任命右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孔纬暂署司空、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领诸道盐铁转运等使,以右仆射、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杜让能为左仆射、监修国史、判度支,以中书侍郎、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张浚为集贤殿大学士、判户部事。四月初一,任命朱全忠为检校太尉、中书令,晋封为东平王,并赏赐军费十万贯钱。五月初一,汉州刺史王建攻陷成都府,将陈敬瑄迁徙到雅州,王建自称为西川兵马留后。朝廷任命田令孜为监军。七月,唐昭宗下诏在杭州设置武胜军,任命钱霮为本军防御使、观察使。十月初一,青州节度使王敬武去世。唐昭宗决定任命特进、太子少师、博陵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崔安潜为检校太傅,兼任侍中、青州刺史、平卢节度使、观察使、监管新罗渤海两蕃使。青州三军将士却推举王敬武的儿子王师范暂时执掌青州兵马事务。十一月初一,唐昭宗将要举行祭天大典,于是改名为李晔。十一月二十三日,唐昭宗在武德殿住宿、奉斋。十一月二十六日,祭天大典完毕,唐昭宗驾临承天门,下诏大赦天下。大顺元年(890年)正月初一,唐昭宗驾临武德殿接受百官朝贺。宰相率领百官向唐昭宗敬献徽号为: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礼仪结束,唐昭宗下诏大赦,改年号为大顺。二月初一,宰相兼国子祭酒孔纬因为孔庙经过战火的破坏,官府没有在地方举行祭奠先师的典礼,请求朝廷内外的文臣,自观察使、制使以下,以及各县的食吏佐官,在本职的津贴钱中,每一千文抽取十文用于帮助修葺国子学,唐昭宗允准。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晋升品阶,署理中书令,加授食邑一千户,其余的职衔照旧。三月初二,昭义军节度使李克修去世,他是太原府主帅李克用的弟弟,三军拥戴李克修的弟弟李克恭掌管昭义军节度留后事务。四月初一,李克用派遣大将安金俊率军进攻云州。云州刺史赫连铎向幽州的卢龙节度使李匡威求援,李匡威出兵救援云州,双方在蔚州交战,安金俊的太原军被打得大败,燕州的军队擒获了安金俊,将他献给朝廷。李匡威、赫连铎、朱全忠等奉上表章说:“请利用沙陀军战败逃跑的机会,让臣等与河北三镇,以及臣等所管辖汴州、滑州、河阳的军队去平定太原,希望朝廷任命一名重臣统领这次军事行动。”唐昭宗因为太原军在朝廷遭逢艰难时立下了振兴朝廷恢复帝业的大功,心里对这件事有所疑虑,把事情下达到中书、门下两省、御史台、尚书省四品以上的官员中讨论。只有与朱全忠结成一党的人说太原军可以讨伐,认为不可以讨伐者占了十分之七,宰臣杜让能、刘崇望认为极不可以。只有张浚发表意见说:“先帝两次驾临兴元,实际上正是沙陀人的罪过,近来正忧虑河北地区的封疆大吏和沙陀军牢牢地勾结在一起,没有办法把他们分开。现在两河地区的重要藩镇都愿意讨伐他,不趁他们分裂的这个机会除掉他,正是应当决断而不决断。”孔纬赞成张浚的意见。观军容使杨复恭说:“先帝蒙受顶霜雪、冒风露之苦,流亡在外地的乡野,七八年当中,不能安眠于枕席,虽然是由于贼臣在外面鼓动、破坏,也由于朝中失去了控制。陛下继承了大统,人心欣喜拥戴,不应当轻易发动战争,为国家滋生事端。希望颁发优诏回复朱全忠,而且要用柔婉而能使他心悦诚服的辞令。”唐昭宗同意他的意见。但朱全忠却暗中派遣张浚的亲信贿赂张浚,张浚依仗着朱全忠的后援,不停地上奏章申述。唐昭宗只能勉强同意了。于是,昭宗任命宰相张浚为行营都招讨,又任命几个节度使为招讨使,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讨伐联盟,择日向李克用所在的领地出发。李克用认为张浚所率领的中央禁军是乌合之众,不足为虑;朱温虽然实力强劲,但由于领地四周敌人众多,无法全力进攻,对自己尚不能构成重大威胁;只有李匡威、赫连铎所率领的军队才是自己的真正对手。于是,他派遣少部人马去对付张浚和朱温,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抵御李匡威和赫连铎。张浚率领中央禁军,一心只想为朝廷多占些土地,生怕被同行的几个节度使抢去,于是不顾实力的弱小,一味向前,正好遇到了号称河东第一猛将的李存孝。李存孝虽然带的军队不多,但是面对十倍于自己的官兵却毫不惊慌,他设计诱使张浚的前锋中了自己的埋伏,轻易地活捉了张浚的前锋官。张浚军的失利,大大挫伤了联军的士气,朱温的军队也没什么进展,反而吃了几个败仗。李匡威和赫连铎虽然开始时还算顺利,但当李克用率领主力部队赶到后就难以抵挡了,接连吃了败仗,李匡威和赫连铎狼狈逃走,人马损失一万多,连李匡威的儿子和赫连铎的女婿都成了李克用的俘虏。在打败李匡威和赫连铎后,李克用率领大军掉头杀向张浚,轻松地击溃了张浚的军队,河东战役到此告一段落。唐昭宗面对这种结局,心中懊恼自己的判断失误;沮丧自己即位后所做的削藩努力通通付之东流;伤心自己组建的禁军在这一战中损失殆尽;恐惧李克用以武力相威胁。为了平息李克用的怒火,昭宗罢免了当初赞成出兵的官员。这两次失败,使唐昭宗的威望损失殆尽,逐渐沦落为诸侯们随意侮辱的对象。讨伐李克用的失败使藩镇对朝廷更加藐视,最直接和最可怕的对手就是李茂贞。此时的李茂贞已经加封为陇西郡王,势力有了大的发展,他开始对朝政关心起来,有了当皇帝的意思。一些大臣认为他指手画脚,眼中没有君主,便对他加以斥责。李茂贞不肯服软,立即修书一封反击。朝中一些大臣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也和李茂贞联合,对抗其他大臣,这使李茂贞更加骄横,言语当中经常有不恭敬之词。景福二年(893年)七月,李茂贞在一封写给昭宗的信中嘲笑朝廷的软弱态度,信的结尾这是那句名言,“未审乘舆播越,自此何之!”,唐昭宗勃然暴怒,与宰相杜让能商议惩罚李茂贞,杜让能却进谏道:“陛下初登大宝,国难未平,李茂贞近在国门,不宜与他构怨,万一不克,后悔难追。”昭宗大骂让能:“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这正志士愤痛的时候,朕不能坐视陵夷,卿但为朕调兵输饷,朕自委诸王用兵,成败与卿无干。” 战争是打响了,但朝廷的军队还是以失败告终,李茂贞领兵进军长安问罪。忠心的宰相杜让能站出来,用性命为昭宗化解了一难。此后大臣们也和昭宗走的远了。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指使宦官杀死宰相崔绍纬,再次移师长安,唐昭宗被迫逃往河东去寻求李克用的庇护。而走到半路被李茂贞的盟友、华州刺史韩建追上。韩建恐吓昭宗说:“车驾渡河,无复还期。”挟持昭宗。乾宁三年(896年)七月十七,抵达华州。堂堂一国之君就这样被大臣幽禁了将近三年。期间,皇室宗亲覃王李嗣周,延王李戒丕,通王李滋,沂王李禋,彭王李惕,丹王李允,及韶王、陈王、韩王、济王、睦王等十一人被杀。乾宁五年(898年),朱温占据了东都洛阳,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李茂贞、韩建和李克用建立暂时的联盟,他们决定宁可让昭宗回到长安,也不能让他落到朱温手里。乾宁五年八月,唐昭宗回到长安,改元“光化”,以资庆祝。唐昭宗回到长安,在宦官和官僚们之间的旧有矛盾又引起了另一场危机。以中尉刘季述为首的宦官垂死挣扎,进行最后的抗争,他们策划废黜唐昭宗,拥立太子。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宦官们实现了他们的计划,将昭宗关在了最熟悉的少阳院,为了防止昭宗逃跑,又熔铁浇在锁上,每日的饭食则从墙跟挖的小洞里送进去。但是宦官们害怕李克用、李茂贞和韩建等人会兴师问罪,将包袱抛给了朱温。而朱温并不想在残酷的宫廷政治中使自己陷得太深,相反他派人将实行政变的宦官们一个个都暗杀了,于光化四年拥立昭宗复位,昭宗改元天复,加封朱温为梁王。而李茂贞听说昭宗复位,特意从凤翔赶到长安,厚颜无耻的请求加封岐王,无功受禄,显得异常跋扈。此后宰相崔胤想借朱温的力量诛杀宦官,大宦官韩全诲则和李茂贞联合,请来李茂贞的几千兵马驻守京城,保护长安。半年后朱温领兵讨伐韩全诲,韩全诲便迫使昭宗一起逃到了凤翔。朱温紧追不舍,将凤翔城包围起来。一直围困了一年多,李茂贞守得粮草用尽,从冬到春,雨雪又多,城里每天饿死和冻死的就有一千人,唐昭宗在宫中弄个小磨,每天磨豆麦喝粥,喝得他一点力气也没有。宫人们每天也有三四人死亡,百姓更惨,吃人的现象都很普遍了,“人肉每斤值百钱,犬肉值五百钱,每日进奉御膳,就把此肉充当。”天复三年(903年)正月,李茂贞实在没法再守下去了,和昭宗商量了一下,便将韩全诲等二十多名宦官斩杀,将他们的首级送给城外的朱温,同时将昭宗也交给了朱温。朱温带着到手的皇帝撤兵东去。回到长安,朱温命令他的士兵将几百名剩下的宦官赶到内侍省,在那里将他们残酷地杀掉,困惑中晚唐的宦官问题终于被朱温解决了。但是昭宗也完全落入了朱温的监控之下,苟延残喘的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大概是为了报答朱温,昭宗任命朱温为诸道兵马副元帅,相当于军队副总司令。又加封朱温为梁王,并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称号,还有御笔《杨柳词》五首。可朱温早就利欲熏心,不可能看重这些。天祐元年(904年)正月,朱温再次表请迁都洛阳(今属河南),当昭宗“车驾至华州,民夹道呼万岁。上泣谓曰:‘勿呼万岁,朕不复为汝主矣!’”又对他的侍臣说:“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朱温把昭宗左右的小黄门、打毬供奉、内园小儿等200 余人全部缢杀而代之以他选来的形貌大小相似的亲信。“昭宗初不能辨,久而方察。自是昭宗左右前后皆梁人矣!”朱温也担心昭宗再次成为自己对手的招牌,就对他下了杀手。天祐元年(904年)八月十一日壬寅夜,昭宗正在皇宫安歇,朱温的手下蒋玄晖和史太带领一百多人深夜来到宫殿,言军前有急事相奏,欲面见皇帝。昭宗的妃子见来人众多,正在犹豫,史太挥刀杀死她,闯入宫内。蒋玄晖入宫后见到昭仪李渐荣,问她:“皇帝在哪儿?”李渐荣大声说:“宁可杀了我们也不能伤害皇帝!”昭宗由于内心苦闷,喝了些酒,正在睡觉,听到有人入宫寻他,暗觉不妙,急忙起身。史太等人已经拿着剑冲入了椒殿,昭宗只穿着单衣绕柱躲藏,史太逼近,将昭宗杀害,时年三十八岁。昭仪李渐荣为了保护昭宗,伏在昭宗身上,也被杀害。群臣上谥曰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二年二月二十日,葬于和陵。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