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玲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展开>>
刘玉玲

刘玉玲

(戏曲表演艺术家)

中文名:刘玉玲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47-1-3
详细介绍:刘玉玲是建国后成长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和戏曲声乐家,京派河北梆子(俗称京梆子)当今代表人物,国家一级演员......>>>查看刘玉玲详细资料

刘玉玲人物生平

1947年1月3日生于北京,在小学即为文艺积极分子。11岁时入北京河北梆子剧团前身新中华梆子剧团学员班学习京梆子,工青衣闺门旦,开蒙老师李云卿。后师事京梆子创始人之一李桂云,成为李最为得意的弟子和传人。13岁即为中国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大登殿》,从此成为北京河北梆子剧团的主要演员和领衔主演。34年来主演传统和现代剧目数十出,其中19年的代表剧目有《王宝钏》、《王春娥》、《拣柴》、《孟姜女》、《忠保国》、《牧羊圈》、《社长的女儿》、《丰收之后》、《杜鹃山》、《沙家浜》等。在后15年中成绩尤其卓越,由她主演的《窦娥冤》、《蝴蝶杯》、状元打更》《一夜皇后》《孙尚香》以及《柜中缘》等都成为有质量有影响的优秀剧目,中央电视台、电台都有录像录音。1984年是刘玉玲艺术上的丰收年和里程碑。这年,她首创举办河北梆子折子戏专场,一人一晚主演四折不同人物不同风格的折子戏,轰动首都舞台,使折子戏专场形式成为各地各剧种优秀演员展现才能和争夺梅花奖的重要手段。同年,她被评为梅花奖首届(1983年度)获得者。在这年举办的北京市中青年演员调演中又获特别奖(最高奖)。刘玉玲从此走向成熟。在随后几年里连续获河北梆子鸣凤奖、北京市新剧目调演优秀主演奖和优秀唱腔设计奖等奖。刘玉玲还继承李桂云“京梆两下锅”的传统兼演京剧。1987年,她举办“京梆两下锅”折子戏专场,一人一晚主演两折梆子、两折京剧,再次轰动首都舞台。她还兼演新歌剧和独唱民歌。1977年,她被借调到中国歌剧院同郭兰英等一起轮流主演刚恢复上演的新歌剧《白毛女》,被郭兰英称为舞台上的第三代喜儿。从此,她同郭兰英确立了新歌剧的师生关系和情谊。1978年又参加首届全国民族民间唱法调演,并随北京新建的歌舞团出访罗马尼亚,独唱民歌。1979年又访问日本。从60年代始,刘玉玲即同声乐界有联系。当时,不少著名歌唱家学唱河北梆子,十三、四岁的刘玉玲随老师充当小先生,作示范演唱,从而结识不少歌唱家。从此在声乐界求师访友寻求更自觉的科学发生方法。她这种虚心求教的活动从未间断过,成为戏曲界向声乐界学习和借鉴的一个典型。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