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展开>>
里昂

里昂

(法国城市)

中文名:里昂
详细介绍:里昂(Lyon),是法国第二大城市,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Région Auvergne-Rh......>>>查看里昂详细资料

里昂历史沿革

早期

里昂古罗马剧场(感谢原图作者)里昂是法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城市的形成可溯源至前6世纪。因其位于两条河流(索恩河和罗讷河)交汇处的地理位置,水上运输方便,为里昂的早期发展提供了条件。根据里昂西部的富维耶山高卢城遗址的发掘信息,部分历史学家推断,里昂可能为当时高卢人(Gaulois)的首府,其人口数量甚至可能一度超过20万。前43年,恺撒的代表吕西·姆那提尤斯·普朗库(Lucius Munatius Plancus)占领了里昂,建立了卢格杜努姆(Lugdunum),这也是现代里昂城市的前身。但由于战乱,此后近1000年间里昂的地位不断衰落,直到中世纪中期才逐渐恢复。

中世纪

里昂老城(感谢原图作者)470-534年间,里昂曾为勃艮第王国(Royaume de Bourgogne)的都城。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里昂乃成为了中法兰克王国一部分。一直至14世纪,里昂才开始由法兰西王国控制。11世纪,伴随着罗讷-索恩河航道的开辟,里昂出现了规模宏大的商业集市,主要包括商品包括东方丝绸、香料、珠宝以及食品等。13世纪,里昂成为了成为欧洲重要的宗教中心之一。14世纪,里昂行省(Lyonnais)成立,里昂成为这一地区的法定行政中心。15-16世纪,纺织、皮革、印刷、金属加工等工业发展。随着文艺复兴,意大利商人影响力传到法国,里昂经济在15世纪后期,开始有明显的增长。当国际银行从阿姆斯特丹移到热那亚时,里昂更成为法国的银行中心。文艺复兴期间,里昂的丝绸贸易发展迅速。

工业革命以来

罗讷河(感谢原图作者)18世纪开始,里昂逐渐成为工业城市,市区人口数量达到了10万。法国大革命期间里昂一度被革命军大肆破坏,逾2000人被处死。直至拿破仑上台后,才展开了一系列的重建工作。1790年3月4日,里昂行省被撤销,新建立了罗讷-卢瓦尔省,省会为里昂。1793年,罗讷-卢瓦尔省被拆分为罗讷省和卢瓦尔省,罗讷省省会依旧为里昂,而卢瓦尔省省会则为圣艾蒂安。此后,里昂所处的省级行政区划及其省会地位再未发生变化。工业革命时期,里昂地区发展迅速,成为铁路交通和金融中心,丝织业兴盛。以后又逐渐发展化工、机器制造、电机、人造纤维、染料等部门。经济繁荣,人口大增,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人口已接近5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里昂是纳粹德国的占领地,一直到大战结束后才光复。20世纪30年代以来,里昂郊区扩展迅速,维勒班(Villeurbanne)、韦尼雪(Vénissieux)等重要卫星城镇开始大规模发展,并逐渐与里昂市区连为一体。里昂郊区人口从1941年的15万左右,增加到1975年的70万,而同一时期的里昂市区人口则略有减少。1956年,法国成立了新的一级行政区划——大区(Région),里昂成为了罗讷-阿尔卑斯大区的首府。该大区共包括7个省,总人口为363万(1954年数据)。1969年,包括里昂在内共有56个市镇建立了“里昂城市共同体”。1998年12月5日,里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文遗产城市。20世纪末,里昂在工商、交通和科教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其城市圈内的人口已达127万,成为法国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都市区和经济文化中心,在国际上也享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15年,罗讷-阿尔卑斯大区与相邻的奥弗涅大区合并,成立新的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里昂仍为首府。同时,原有的里昂地区被撤销,新建立了里昂大都会,其总人口达到了133万。里昂城市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