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

宁海县

中文名:宁海县
详细介绍:宁海县,浙江省宁波市辖县,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浙江省东部、宁波市南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天......>>>查看宁海县详细资料

宁海县历史沿革

西晋建县之前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宁海县这片土地上生息劳作。宁海县风光春秋战国时期,县境属越国。前306年,越为楚所灭,县境属楚国。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年),设立会稽郡。县境北部属会稽郡鄞县,南部属闽中郡。西汉始元二年(前85),会稽郡下设回浦县。县境分属鄞县和回浦县。东汉建武初年,回浦县更名章安县。三国时期,属吴国。太元二年(252年),析章安县置临海县。县境分属鄞县和临海县。太平二年(257年),分会稽郡置临海郡,临海县属之。因此县境分属两郡。

西晋至清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吴国为西晋所灭。析鄞县和临海县地,合并设立宁海县,治所白峤,属临海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除宁海县,并入临海县,相继属处州、扩州和永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于临海县置海州。复置宁海县,治所海游(今三门县海游街道),属海州。武德五年(622年),海州改为台州。武德七年(624年),又废,并入章安县。永昌元年(689年),复置宁海县,治所广度里(今跃龙街道),属台州。神龙二年(706年),县东大片区域划归至新建的象山县。天宝元年(742年),台州改为临海郡。乾元元年(759年),临海郡复为台州。五代时,属于吴越国。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入宋版图。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台州改为台州路。明清两代,均属台州府。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府建制,宁海直属浙江省。民国3年(1914年)5月,浙江省置4个道,宁海属会稽道(道尹驻鄞县)。民国16年(1927年),废除道建制,宁海又直属浙江省。民国21年(1932年)5月,浙江省启用县政督察专员制度。8月,全省最终划分为7个区,宁海属第七区(专署驻鄞县)。民国24年(1935年)6月,全省改划为9个区,宁海属第七区(专署驻临海县)。民国29年(1940年)1月,全省分为10个区,宁海属第六区(专属驻鄞县)。同年7月,划南部永丰、六鳌、琴江、蛟龙、龙山、双溪、海游、上叶、葛岙、悬渚、仁邵、杨家、包家、梅家、石娄、珠溪、高吴等17个乡镇归新建的三门县。民国32年(1943年),全省改为11个区,宁海为第六区专署驻地。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全省改为6个区,宁海属第五区(专属驻乐清县)。

解放以后

1949年7月,宁海解放,属浙江省第六专区。10月,第六专区改名为台州专区。1952年10月,改属宁波专区。1957年9月,台州专区恢复(于1954年5月撤销),遂回属台州专区。1958年11月,并入象山县,属宁波专区。政府驻地为原宁海县之沥洋(1962年更名为“力洋”),次年4月移至原宁海城关。1961年12月,恢复宁海县,仍属宁波专区。1970年,宁波专区改为宁波地区。1983年5月,沙柳公社改属三门县。同年7月,宁波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制度,宁海县归属宁波市。主要参考资料:《宁海县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第二版)、《浙江建置区划沿革》。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