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立

胡伟立

中文名:胡伟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区:香港
出生日期:1937年
毕业院校:中国音乐学院
职业: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代表作品:屈原、高材生、赤脚绅士、季节、笑傲江湖笛箫版、市集、轻松、一起走过的日子、来生缘
详细介绍:胡伟立,1937年生于中国香港,祖籍江苏省无锡市,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香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中......>>>查看胡伟立详细资料

胡伟立人物经历

胡伟立《农村小调》乐谱胡伟立,祖籍中国江苏无锡。1937年出生在香港,两年后辗转到了桂林、重庆,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1955年他去了北京师范大学读书,1958年开始创作并出版音乐作品,其中 "农村小调"(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被选为全国音乐学院教材。1960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今中国音乐学院),随即留校任教。1960-198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后来并入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在教学的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创作与演出活动。在北京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相继执教。1973年又到中国北京电影学院教书。1986年,胡伟立转到香港。1986年到香港在TVB任职至1993年,其间为《赤脚绅士》、《燃烧岁月》、《怒剑啸狂沙》、《火玫瑰》、《大时代》等多部电视剧作曲配乐。同时担任香港泛亚交响乐团副首席,为香港泛亚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香港舞蹈乐团、香港话剧团、香港艺进会、台湾交响乐团、台湾中乐团,以及许多的广告和电影作曲配乐。之前他的不少作品因为形势只好挂着“集体创作”的名字公之于众,像《古筝弹唱》等都进了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演出,为此,《光明日报》还给这个曲子写了一个整版的评论;之后的一些年月,他又写了《明姑娘》、《相思女子客店》、《铁道游击队后传》、《花园街5号》、《归宿》等等作品,创作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国内也小有名气。他认为,自己放弃已有的成功,从新开始新的人生不是件坏事,1986年到香港后他开始重新学习,再塑自我;一到香港,一股商业气息扑面而来,原本在国内教书时的学院派思维受到很大冲击,而回过头来看,他认为商业的东西还是有独到之处的;虽然在国内,对好莱坞的商业手法和操作一直持偏见。但在香港,这一切又变得何其自然;无奈,为了生存和发展也得入乡随俗。在香港,教小孩钢琴、小提琴、为芭蕾舞学校伴奏、给合唱团伴奏、参加演奏等等都是围绕着胡伟立本人的特长和专业来做的工作,目的先是养家糊口,只要能挣钱,他都乐意干。三个月之后,他去了香港TVB(香港无线电视台),当时它是远东最大的电视台,很有名气。他有个哥哥,那时在香港立法局工作,认为像胡伟立这样的音乐人才,到此发展会有前途,于是,便给“亚视”和“无线”都写了推荐信,举荐胡伟立。胡伟立西方的许多作曲家如巴赫、贝多芬等古典作曲大师对他影响不小,还有如现代的印象派等大师;他听的东西很杂,包括民间的东西也听,曾接触过很多民歌,对民族乐器也很熟。“跟吃东西一样,我不挑食。”胡伟立不乏幽默地说。在借鉴东西方音乐营养方面,胡先生奉行的是“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态度,一切为我所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创作的把关上,他的门槛是很高的,无论什么作品一定得过他自己这一关;尤其对一些新生事物或新东西,你可能刚开始不大习惯,不妨先放一段时间,等你琢磨透了,发觉其中的营养元素后再拿来使用。把握不准的东西先听,只要听了之后才有发言权;不要轻易为此下结论,存在的理由要慎重考虑。在大陆,有时会把流行音乐会与高雅音乐会分得很清楚,但在胡伟立看来,音乐只有好听的,和不好听的;在自己的音乐里,他要传递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真实的美的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让人人都能懂他的音乐。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