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哥

多哥

中文名:多哥
详细介绍:多哥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Togolaise),简称多哥,是西非国家之一,东面与贝宁,......>>>查看多哥详细资料

多哥经济

概况

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农业、磷酸盐和转口贸易是多三大支柱产业。实行自由化经济政策,优先发展农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1983年起实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1989年建立洛美保税区,以吸引外资。90年代初由于政局动荡,多经济曾一度陷入独立以来最严重的危机。1994年后,随着政局趋稳,经济走出谷底,进入恢复和发展阶段。1998年以来,因西方国家再次停援,导致发展资金短缺,国家财政拮据。多政府加快推进私有化进程,振兴港口运输,加大农业投入,经济形势略有好转。2010年,多政府增加对农业和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矿业开发力度,取得一定实效。但9、10月的严重洪涝灾害,使多部分基础设施受到损害,对民众生活造成较大影响。12月,多达到“重债穷国”完成点,获免外债18亿美元。

工业

多哥传统房屋多哥工业基础薄弱,主要工业门类有采矿、农产品加工、纺织、皮革、化工、建材等。与加纳、科特迪瓦合资的塔布利博水泥厂,年产水泥20万吨。设计最大年生产量可达240万吨。工业企业中77%为中小企业。粮食作物主要为玉米、高粱、木薯和稻米,其产值占农业产值的67%;经济作物占大约20%,主要为花生、棉花、油棕、咖啡和可可。畜牧业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北部地区,产值占农业产值的15%。北部牧区多羊、牛。80年代以来,多哥旅游业发展较快。主要旅游点有洛美、多哥湖、帕利梅风景区和卡拉市。出口磷灰石、可可、咖啡、花生等。进口燃料、机器设备、食品、金属等。

农牧渔业

全国67%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可耕地面积约340万公顷,已开垦土地面积约140万公顷,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85万公顷。2010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7%。主要作物为玉米、高粱、木薯和稻米,其产值占农业产值的67%;经济作物占大约20%,主要为棉花、咖啡和可可。2010年粮食总产量约423.7万吨,比2009年增长1.1%;棉花总产量5万吨,比2009年增产67%。畜牧业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北部地区,产值占农业产值的15%。2001年主要牲畜存栏数为:牛26.2万头,羊234.7万头,猪38.1万头,鸡935.9万只。2007年畜牧业生产指数比2001年增长22%。年捕鱼量15383吨,自给率为50%。

旅游业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多哥旅游业发展较快。截止2014年多哥拥有旅馆52家,客房2100间,床位4163张,其中三星级以上客房923间,从业人员约1300余名。1989年旅游业达到最高峰,接待游客达12.355万人。后由于社会动乱,旅游业十分不景气。1994年随着社会渐趋稳定,旅游业开始好转。2005年由于政局不稳,接待游客人数降为9.4万人,同比下降3%,但旅游收入达1500万美元,同比增长13%。为振兴旅游经济,多于2006年10月恢复旅游资质评选委员会工作,引进国际标准,提高服务水平。主要旅游点有洛美、多哥湖、帕利梅风景区和卡拉市。

财政金融

金融部门包括中央银行及6家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性质的中介金融组织(如保险公司等)。2011年8月,多哥政府完成为期三年的国有银行私有化的筹备工作,多哥工商银行、多哥开发银行、多哥非洲国际银行和多哥联合银行私有化工作进入国际招投标阶段。

对外贸易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鼓励进出口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主要出口商品是棉花、磷酸盐和咖啡,主要进口石油制品、日用消费品和机械设备等。2010年主要出口对象国为贝宁、布基纳法索、加纳和中国;主要进口国为法国、中国、比利时和印度。2012年,贸易总额23.74亿美元,出口额8.89亿美元,进口额14.85亿美元。

外国援助

双边援助主要来自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国;多边援助主要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欧盟等。1993年2月,法、美、德等西方国家宣布中断除人道主义以外的全部经援。1995年法等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陆续恢复对多援助。1998年11月欧盟以多总统选举“脱离合法程序”为由再次冻结对多援助,但仍继续对多进行人道主义援助。2006年多成功举行全国政治对话,各方签署一揽子政治协议后,欧盟宣布批准向多提供第6、7期欧洲发展基金余额2080万欧元,着手启动第9期发展基金2080万欧元。2007年多议会选举后,欧盟宣布解除对多制裁,恢复对多援助。2008年9月,多在布鲁塞尔召开发展援助伙伴会议,获得9亿多欧元援助承诺。世界银行、巴黎俱乐部、非洲开发银行先后免除多5亿多美元债务。2010年12月,多达到“重债穷国”完成点,获免外债18亿美元。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