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边缘

生死边缘

中文名:生死边缘
归属:电影
类型:动作片剧情,动作,科幻,
导演:
主演: 丹尼斯·奎德,
出品时间:1985
制片地区:美国
详细介绍:21世纪末期,地球上各个国家终于实现了和平,并开开始联手向遥远的外太空探索和开拓殖民地。但不幸的事那......>>>查看生死边缘详细资料

生死边缘作品鉴赏

《丧钟为谁而鸣:生死边缘的沉思录》共有23章(篇),每一章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思考”(Meditation)、“自我勉励”(Expostulation)、“祷告”(Prayer)。“思考”部分是对由病引发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深思和反省;“自我勉励”是作者与上帝的对话,其中既有娓娓的倾诉、也有约伯式的质问,更有痛彻心扉的忏悔;“祷告”主要是向上帝感恩和祈祷。虽然多恩本人不认为这是一次文学创作,但不可否认的是,除了宗教神学及心理学上的突出价值,《丧钟为谁而鸣:生死边缘的沉思录》在文学性上丝毫不比成就多恩玄学派大师诗名的诗歌创作逊色。与传统祈祷文学相似,多恩将身体的罹病视为精神染疾的象征。他依靠象征和隐喻,平行地记录和思考自己在肉体和灵魂两个层面的患病和得救过程。他不仅将一个病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纤毫毕露地加以描述,更是将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隐喻成为上帝对其灵魂的一次探访、一次拯救。期间多恩的精神生活随着病情的走势在生死边缘起伏跌宕,肉体上的痛苦刺激着他折磨着他,伴随着对苦难体验的步步加深,他的思考也愈发尖锐深邃。他思考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人的处境、灵魂与肉体、孤独与恐惧、时间与规律、苦难与死亡……这一个个极具哲学内涵的概念看似纷繁芜杂,最终都指向一个终极问题:“人怎样才能获得救赎?”多恩的思考沿着这个问题不断地深入、拓展,心境由起初的紧张、不安、恐惧逐渐走向宁静、平和、喜悦。《丧钟为谁而鸣:生死边缘的沉思录》一开篇,多恩就对人自身、人的危险处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多恩看来,同时拥有肉身和灵魂的人在宇宙中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灵魂向往天国,肉身则奔向尘世,人就好比一颗流星悬置在天国和尘世之间。显然,多恩对人的认识来自于西方古老的“存在之链”理论,这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自身的普遍认识。然而,人的可悲在于“肉身不用推力朝着尘世坠落,灵魂没有帮助就无法奔向天国”。人的二元性使人分裂痛苦,处境艰难。一方面,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使多恩像哈姆雷特一样夸赞“人是尘世间万物之灵长”,拥有上帝的呼吸,拥有灵魂,拥有自由翱翔的思想;但另一方面,文艺复兴末期弥漫英国的悲观忧郁情绪,同样使多恩发出与哈姆雷特相似的悲叹:“人虽为万物之灵长,实际上何其渺小”,“几乎没有什么不可以用来杀死一个人:一根细绳,一块皮革就行”,“人痛饮不幸,对幸福却只能浅尝辄止——”,“除了不幸,人没有别的圆心,人被不幸的圆心所限定,只有在不幸的圆心,人才有把握找到他自己”。人活在世上总是被各种诱惑包围,难以洁身自好。回想自己荒唐的青春岁月,多恩深感自己罪孽深重。他努力地悔罪、祷告,希望能够得到上帝的救赎。在这段他以为自己必死的日子里,多恩反复思考死亡对于人的意义。凭着对上帝无限的谦卑、敬畏和虔信,多恩最终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达到了内心的平和。多恩相信,伴随着肉体消亡的同时是灵魂的升华和再生:“我更愿意在你的怜惜中死去,并藉此与那为我而死的耶稣融为一体”;“籍助死亡,他被带到你身边,并且在你身边拥有难以言喻的幸福”。这种向死而生的勇气和期盼无疑给这部一直笼罩在死亡阴影下的作品增添了一些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