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文名:梁山伯与祝英台
归属:电影
类型:戏曲、爱情
导演:黄沙桑弧
主演: 范瑞娟袁雪芬范瑞娟袁雪芬
出品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
出品时间:1953年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
上映时间:1954年8月24日
片长时间:106分钟
详细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越剧戏曲艺术片,由桑弧、黄沙执导,袁雪芬、范瑞娟主演,于19......>>>查看梁山伯与祝英台详细资料

梁山伯与祝英台幕后制作

创作缘起1952年,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袁雪芬、范瑞娟进京演出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时的国家主要领导人都欣赏了她们的演出。不久,文化部发通知,根据毛主席指示,要把《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成彩色电影。同年的年底,上海电影制片厂开始筹拍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改编在创作剧本时,桑弧等主创人员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基础,借鉴了其他剧种的“梁祝”故事的长处,如川剧的《柳荫记》。由于舞台版本《梁祝》有三个小时以上,所以桑弧等人既要将时间控制在电影允许的长度之内,又要尽可能保留至突出舞台的精华。为此,他们一字一句地对越剧剧本进行了删改,再通过镜头变化,省去一些舞台上不可避免的动作。另外,影片的编导们还对越剧版本中人物性格前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了修改。例如,“楼台会”一折有“三状纸”唱段,当梁山伯听说祝英台被许婚马家后,大吵大闹,仗着有玉佩为凭,声称要到衙门递状纸,不但要告马家、告祝家,还要告祝英台悔婚。编剧认为梁山伯在剧中是一个纯朴青年,而“三状纸”不符合人物性格,将该唱段删除。布景处理中国戏曲的布景是虚拟化的,像“十八相送”一场戏,舞台的背景不变,而完全通过演员的唱腔、身段来表现沿途所发生的事和环境的转换。在这场戏的布景处理上,主创人员有两种选择:或是像舞台演出一样画面背景始终保持不变,或是利用电影的便利条件进行换景。经过研讨,他们决定不按单纯纪录片的形式来处理,而是在一切布景、陈设为衬托表演服务的原则下,适当地应用一些电影方法。但如果将“十八相送”放在真实外景拍摄,舞台化表演与真山真水必然会显得非常不协调,因此,在这场戏中,他们采用了民族绘画风格的布景。拍摄过程该片的制作方式是先将全部唱词和念白录音,然后跟着录音带拍画面。全部录音于1953年3月录制完毕,7月1日正式进厂开始拍摄。当时,一部黑白电影投资近20万元,彩色电影则要翻倍。有关部门鉴于国产彩色片技术不完善、投资过大,曾数次建议改拍黑白片,苏联专家甚至认为中国要拍彩色电影还得等十几年。在拍摄时,演员也不适应电影的拍摄方式,一个镜头拍十几次,演员演得情绪都没有了.而且工作人员要现场拿着小瓶子药水做实验,看胶片色彩是否艳丽,画面上的人物、景物是否层次分明。很快,因为手工印刷、灯光不稳定、色彩不定,拍摄眼看要流产。摄制组反复检查,发现问题集中在两盏从苏联进口的阿克炭精灯上。彩色电影必须光源充足,但这两只灯一闪一闪,总在眨眼,不能起到应有作用。上影厂只好决定改拍黑白片。这样一来,彩色布景和服装必须重新设计,在拆布景的时候,电工突然发现阿克炭精灯之所以不正常工作,其实是因为装倒了。于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继续按彩色影片拍摄。

梁山伯与祝英台主演

《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员

《梁山伯与祝英台》职员

张曦白(布景设计)(布景师)、胡卓云(布景设计)(布景师)、孔兴友(制景)(布景师)、胡若思(绘景)(布景师)、丁里(剧务主任)(剧务)、朱伟刚(录音)、倪亦非(造型设计)、田志高(造型设计)、张光宇(美术顾问)(美术设计)、刘如曾(配乐)、黄绍芬(摄影)、苗祝三(制片主任)(制作人)、桑弧编剧)、徐进编剧)、黄沙(导演)、桑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