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锡麟

徐锡麟

中文名:徐锡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区:浙江绍兴
出生日期:1873年12月17日
职业:革命家
详细介绍:>>>查看徐锡麟详细资料

徐锡麟人物成就

1903年,徐锡麟从日本回到绍兴后,认识到革命应该从创办学堂、培育人才入手,随即在家乡东浦创办了一所新式学堂,并为学堂写了一副对联:有热心者可与共学,具诚意者得入斯堂。取上下联各一字,命名为“热诚学堂”。除文化课外,专门增设兵式体操课,进行军事训练。他在授课时,经常介绍时事政治,宣传革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后来热诚学堂一度成为绍兴光复会的活动基地。徐锡麟1904年,徐锡麟接受蔡元培的邀请加入了光复会。当时浙江各地的会党十分活跃,在反清统治和“仇洋灭教”的斗争中显示了巨大力量。但这些会党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如何把分散的会党组织、联络起来,引导到光复会组织中来,实现民主革命的大联合,这是摆在光复会面前的重要课题。徐锡麟亲自带领几名学生到各地会晤会党首领。历时两月,徒步寻访了嵊县、诸暨、东阳、金华、缙云等各地会党,结识了竺绍康、王金发等会党首领,联络进步人士,发展会员,扩大了组织,使光复会成为浙江反清革命的领导核心。1904年底,徐锡麟在与各地会党联络中发现,虽然会党众多,也有一定势力,但明显素质偏低,要想联合各派并发挥作用,必须加以培训和教导。因此,萌生了创办一所“武备学校”以培训会党骨干的想法。1905年,徐锡麟说服富商许仲卿出资,创办大通学堂,并邀请秋瑾来主持。绍兴文史专家林文彪认为,大通学堂的创立,是辛亥革命史甚至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一个十分耀眼的闪光点,它的历史贡献可以与后来的黄浦军校相媲美。而在徐锡麟等人的努力下,大通学堂成了当时的革命指挥中枢,徐锡麟也成了光复会的实际领袖之一。1907年,光复会员徐锡麟.秋瑾领导了震惊中外的浙皖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影响是巨大的,原因是它一方面刺杀的是清廷封疆大吏,位及巡抚的恩铭。一方面是它发动的地点在安庆,绍兴,这些地区都是清王朝的重地。这次起义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统治,加速了立宪的进程,激励革命党人的斗志,探索起义的新途径。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