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花

王京花

中文名:王京花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毕业院校:中国戏曲学院
职业:经纪人
详细介绍:王京花,北京拾捌经纪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第一代文化经纪人,从1991年涉足歌坛经纪开始,打造了中......>>>查看王京花详细资料

王京花人物评价

艺人经纪该怎么做?早年的娱乐圈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等于"王京花怎么做"."王京花是有大智慧的人,和很多人关系都很好",一个资深娱乐记者评价道。关系是王京花经纪事业的核心。和艺人相处时,王京花是最无微不至的"保姆",她会提醒参加发布会的郭晓冬不要驼背,到国外想到一个艺人就立刻打电话问候。在为艺人争取待遇上,更有一种护犊子似的劲头,据说,她会细致到宾馆标准、助理人数、洗澡水温度。在行业其他环节还不健全、明星是唯一可竞争资源时,如何把明星服务好、让明星满意是一切的前提。但把王京花仅仅描述为"保姆"显然片面,她对艺人有规划、看问题很尖锐,在左小青还用一叠浓妆艳抹的艺术照到处见组时,她就直言不讳地说:"这些照片太浓了,根本不适合你,你就适合像你本人一样,清清淡淡的形象,给人一种亲和力、邻家女孩的感觉。"她也曾大骂过艺人,据说李冰冰当年想推掉张元导演的《过年回家》,是王京花在电话里吼她"你还想不想当演员了,如果不想,干脆回家结婚生孩子算了!"后来这部电影让李冰冰第一次尝到得奖的滋味。王京花的智慧,尤其体现在和艺人终止关系时,她深知娱乐圈利益聚散是家常便饭,从不阻挡艺人的发展,入行这么多年极少有和艺人撕破脸的时候,她鼓励郝蕾独立成立工作室,对亲手栽培的两个"冰冰"留在华谊从不抱怨,反倒是离开她的艺人屡屡表示内疚。最著名的当属李冰冰在续约华谊时的告白:"对花姐我当然会觉得愧疚??但我相信花姐一定不是一个小心眼的人,我们的关系和感情也不会因为这次受到影响。""我觉得花姐这里有点像黄埔军校,这几年从她这里培养出来的经纪人队伍,不亚于培养的明星。"被王京花一手培养出的、李冰冰经纪人李雪曾对媒体这样描述王京花的作用。更多教育,王京花是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传递的。即使在她已贵为"内地第一经纪人"后很久,她依然会帮一起出差的属下提行李,会在饭局上不停地电话叮嘱网页上某个艺人图片的大小。"感谢你对我工作的关注,但我现在的确不方便接受任何采访,等到以后有合适的机会,一定会安排好好聊"-类似这样言辞诚恳的短信,每次拒绝记者采访时,无论是大牌小牌、熟悉不熟悉的,她几乎都会一样发送。以好人缘著称的王京花,四年里却酝酿了两次出走:2005年,与华谊五年合作约满,率领旗下陈道明、刘嘉玲、梁家辉、夏雨等几十个艺人跳槽到橙天,媒体惊呼"华谊被掏空了",一向以沉稳著称的王中军少有地放出狠话,"换成是我走了还差不多,华谊缺了谁都可以!"2008年,在橙天旗下俨然有独立经纪王国感觉的王京花,再次拥户自立,那批跟着她的艺人继续追随,不离不弃,颇有点"跟花姐,有肉吃"的意思。放眼娱乐圈,这种对艺人超强的凝聚力,除了王京花几乎没有其他人。但同时,缺少华谊、橙天这种大集团公司的制作部门的力量支持,艺人资源如何消化、品牌如何建立和保持?更何况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的经纪人开始出现,国外CAA经纪公司的介入,他们的操作更现代、更灵活、更注重艺人品牌间的联动、也更出身牛犊不怕虎。忽然,王京花的神坛地位不再是那么不可动摇。首先提出质疑的是王中磊,在接受《南方都市报》的采访时,王中磊直言王京花的经纪方式是"保姆"、"代理":"她的一些家庭式的做法,和公司化之间会有冲突。"他甚至庆幸王京花的离开使得华谊更快地实现了经纪人的行业化。也有业内专家公开评论王京花的那种"自动自发"只是明星经纪的初级阶段,更先进的经纪理念应该是制造、服务与经营明星三位一体。或许来自剧组一线的消息更有代表性,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制片人表示,"王京花对艺人过于维护,前阵有个古装电视剧,里面用了几个她的演员,从女主角到一个不出名的男艺人全部要求每天只工作十小时,其中还包括几小时的化妆时间,剧组因此拍摄缓慢"?然而质疑归质疑,只有傻子才会轻视王京花,翻开"拾捌文化"的明星一栏,会发现她已经悄然开始将经纪触角伸向国外了。曾经被王京花逼着写宣传稿的纪翔(现为李冰冰经纪人)已经开始对媒体说"我是经营品牌的CEO"了,而王京花更加坚定地把自己包裹起来。江湖不见她,但是有关她的传说,形形色色。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