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展开>>
马原

马原

中文名:马原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区:辽宁锦州
出生日期:1953年
毕业院校:辽宁大学
职业:作家/教授
代表作品:《冈底斯的诱惑》《虚构》《上下都很平坦》《纠缠》
详细介绍:马原,著名的先锋派作家,作为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著名......>>>查看马原详细资料

马原作品风格

马原作品他是“先锋派”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在形式上作了认真的尝试,吸取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技巧,特别是结构主义的影响。他把故事结构分解重组,时空关系不断跳跃,背景氛围有意抽空,造成阅读的陌生化,显示着小说观念的根本变化。他的“叙述圈套”名噪一时,用叙述人视点的变化来展示作品真实与虚构的转换,突出小说的叙述功能。在叙事形式的实验之外,他的行文中有不少隐喻,关于人的本质的寓言设置。一般读者只将小说的阅读视为一种兴趣,而作家的阅读却不但只是一种兴趣,他更注意的是各种语言材料的组合技巧。如同一位木匠对待一件家具的态度,看看榫头,摸摸木板,然后,才作出评判一样,作家更在意的的确是小说的素材的选择,角度的切入与虚实的处理。《阅读大师》中马原向我们讲述的就是他作为作家对大师作品的评判,这种阅读的确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读者。人们一直将马原视为先锋派作家,不知人们是怎样理解“先锋”二字的含义的,是指作者超前的理念,还是指作者前卫的写作技巧,或许人们更强调的是后者。如果说是指后者而言的话,那么,马原应该与“先锋”二字是无缘的。马原的写作应是极为传统的,或者说是非常古典的,马原更热衷于客观地叙述,而疏于心理的刻画与时空的交叉,就这一点而言,他的风格更接近于海明威,所以在整篇讲稿中海明威独占两讲,而且,这两讲也是整篇讲演录中最为精彩的片段。马原对海明威的理解来自于他对其写作手艺上的认同。由于这种认同,以至于马原承认他对乔伊斯心理分析和普鲁斯特时空观的冷淡。但如果从前者的角度而言,马原的确是具备了先锋派小说家的一切品质,超前的理念,使得马原的小说在当代成为了一种创新的代名词。马原曾提出“小说已死”概念。马原解释,2001年电脑普及,传统纸媒向屏显过渡,纸本阅读式微,而小说是由纸媒承载的。在这种情形下提出“小说已死”是说“传统意义的小说已经死了”,即小说作为公共艺术的历史已经结束。“毋庸讳言,当下小说更加边缘化,很多优秀影视剧都改编自小说,但是很多人知道或者阅读小说,却是在影视之后。我坚持把经典意义的小说和流行的叙事文本分开,它们是不同的。而且我坚信,经典长篇小说特别不适合在屏幕上阅读和创作,在屏显上看长篇完全是酷刑,连读都不适合,更何况写?网络新媒体势必带来新的叙述,但这种叙述尚未诞生。”不过马原认为,小说虽然死了,但并不是彻底消失,而走进了一个新的境遇——博物馆艺术,就像话剧、诗歌一样,在极小范围内传播、或者在特定场合使用。作为博物馆艺术,还是要有人“经营”。所以,他还是愿意当小说家。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