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宁
(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
刘广宁经历
1939年,刘广宁生于香港,四岁时随全家移居上海。刘广宁很早就接触了文艺,她的童年就是伴随着法国儿歌、中国的《木兰辞》和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度过的。她五岁学钢琴,十二岁开始收集有关文艺的剪报,而各种各样的书籍则成了她最重要的生日礼物。她对于书籍有着浓烈而又广泛的兴趣,《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镜花缘》、《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作品,《安徒生童话》、《天方夜谭》、《格林童话》和《傲慢与偏见》、《笑面人》、《悲惨世界》、《呼啸山庄》、《欧也妮·葛朗台》等外国名著,她都认真地阅读过。广泛地阅读,增长了她的知识,开阔了她的眼界,也为她日后从事电影事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上学时,她还参加学校的戏剧小组和社会上的诗歌朗诵活动。这些艺术活动虽然很幼稚,但成为她演员生涯的前奏,为她踏上创作道路作了必要的准备。1960年,刘广宁高中毕业后,由于她对艺术的强烈爱好,促使她给上海电影译制厂写了一封毛遂自荐的信,经过考试,她凭借自己独具特色的嗓音、纯正的普通话、一定的表演技能和艺术素养,成为报考者中仅有的一名录取者。当她参加工作以后不久,她认识了一位朋友,那是在声乐老师的家里,向她请教音乐知识时,她发现每次总有一个小伙子,穿一身褪了色的军装,小伙子谦虚好学的态度在她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告诉她:小伙子叫潘世炎,部队转业后,在这里当演奏员,他待人豪爽,毅力惊人为了学习小提琴,就站在水桶里练,强烈的事业心把两颗心渐渐地系在一起了。家里人感到突然,象我们这样的家庭最后找一个当兵的,太没思想准备了,更何况他分文无有。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在孤儿院里长大。共产党解放了他,他参加了解放军,以后在部队文工团,后来又转业到上海歌剧院,他把自己的精力、积蓄全部花到了事业上。“我图什么?钱,吃得完用得完,物质财富,可以靠我们自己创造,可那颗心,那颗一心要将音乐事业搞上去的心,是金子也难买到的!”世界上某些角落转弯处,美德确实被毁谤,天真被出卖,似乎一切都需要仔细推敲,卖出或买进;每一件东西都标上价钱,甚至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计算不以为耻;正直变成了广告和护照,嘲笑倒有了合法的地位。她平时不算拗执,可在大事情上,大主意总归自己拿。职业,她自己选择了,对象,她自己选定了!就是他,潘世炎。踏上工作岗位的刘广宁,立刻尝到了配音创作中的甘苦,她体会到:艺术需要才能,而才能又来自勤奋。于是,她广泛地阅读中外文艺作品,有计划地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在录音棚细致地观摩其他同志的表演,潜心学习别人的长处;选择各种类型的角色进行表演尝试,并且把自己的台词用录音机录下来反复研究、揣摩;就创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请教老同志以求得辅导和帮助。就这样,刘广宁刻苦地学习和实践,象海绵一样吸收着一切有益的知识,使自己在艺术创作上不断地得到提高。在刘广宁的成长历程中,党给予她亲切的关怀,不仅为她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而且对她大胆使用,在她进厂后不久,就让她担任了主要角色的配音工作。在党的正确方向指引下,她迅速成长为一名热爱人民电影事业、有一定艺术造诣、并有着自己的表演特色的配音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