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

刘方

(隋朝大将)

中文名:刘方
英文名:fang liu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区:京兆长安
职业:大将军
详细介绍:刘方(?—605年),长安人,隋朝名将。刘方曾出征突厥,大破沙钵略可汗的军队;平定交趾俚人的叛乱;攻......>>>查看刘方详细资料

刘方评价

刘方南征林邑的部署是这样的:他以钦州刺史宁长真镇驩州,刺史李晕、上开府秦雄,以步骑出越裳。越裳《隋军北攻突厥之战示意图》周时称越裳国,以重译通中原,献当地特产白雉,三国时吴置越裳县,其时久不与中原相通。刘方首以陆师克越裳,他亲自率领舟师,与大将军张、司马李纲趋比景。在他行军的途中,文帝去世,炀帝嗣位,所以他行军达比景时已是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了。刘方军薄林邑海口,这是意想不到的奇兵,林邑王梵志只有临时派遣部队,扼守险要,但是怎样敌得过锐气方盛的隋师?敌军败退,以阇黎江为天险,在南岸立栅,仍与隋军相抗。刘方军在北岸,盛陈旗帜,猛击金鼓。林邑军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军威壮盛的部队,所以惧怕,不战自溃,刘方便不烦一兵而破其天险。溯江而上,约三十里,敌以巨象四面环击隋军。象阵是隋军向来没有遇到过的。刘方第一步对付方法,是用箭射之。象因创痛而自踏其阵,隋军继之以战,敌不支,退就其栅,仍图固守。隋军力攻,破其栅,俘馘敌人以万计。敌军一路败退,隋军一路追击,历区粟、六里,前后数战,每战必捷,遂至大缘江,敌人还是老方法,立栅据险,与隋军对抗。破栅,隋军已富有经验,并不困难的又击败之。敌退,隋军尾追之,过后汉马援所立的铜柱而南,行八日,始至其国都。林邑王知无幸胜之理,乃弃城而遁,飘浮于海上。隋军入城,获其庙主金人,污其宫室,林邑乃平,班师北还。此次行军,自仁寿至大业,历时数载,南土炎热多雨,北方士卒,包括刘方本人在内,都不能适应此种特殊《隋书 》气候,士卒多患脚肿,死者十之四五,刘方本人亦患病卒于归途。可以说他是为国家达成任务而牺牲生命于炎方的。隋炀帝闻刘方之丧,至为悼惜,特别下诏褒扬之。诏书是这样说的:方夙承庙略,恭行天讨,饮冰遄迈,视险若夷,摧锋直指,出其不意,鲸鲵尽殪,巢穴咸倾,役不再劳。肃清海外,诚绩可嘉。可赠上柱国、卢国公、子通仁嗣。(《隋书》卷五十三《刘方传》)刘方原来的任务,是平定李佛子,佛子既平,他的任务已了,本可即行班师,或做驩州总管,亦无不可。但他看到负隅顽抗的林邑国王的问题,本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则,径行率师南征,远迈马援所立的铜柱界,解决了林邑问题,为国家除去南方可能发生的第二次边务危机,他对国家负责尽职的忠实态度,令人可敬可佩。他虽然卒于班师途中,但正合于日本西乡隆盛所说的“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的豪壮语。我们就隋的历史来研究,其时杨素权倾朝野,遍布党羽,他的南征,本为杨素所推荐,他如果生还朝廷,杨素必然把他看作是自己的干部,他便会牵入中央政府的人事漩涡,大非刘方之福。所以他在班师途中去世,保持了清白完整的人格,反倒是一件幸事。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