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白羽

宫白羽

中文名:宫白羽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区:山东东阿
出生日期:1899年
职业:作家
代表作品:十二金钱镖、武林争雄记、偷拳
详细介绍:宫白羽(1899—1966),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原名宫万选,改名宫竹心,原籍山东东阿,是活跃在三四十......>>>查看宫白羽详细资料

宫白羽人物经历

出生

宫白羽,是他专门为写武侠小说而起的笔名。学名宫万选,改名竹心,笔名杏呆等。1899年9月9日出生于河北省青县马厂。宫白羽原籍山东东阿。其祖父宫得平是个老秀才,在故乡做县吏,因为遗失了库银,便携妻带子逃难,不久病故。宫白羽幼年时在马厂,家道小康,生活无虞。后随父调防迁入东北、天津。1913年移居北京,宫白羽先后在朝阳大学附中、京兆一中求学时,便在《述志》的作文中,表达了他日后“讲学著书”的理想。他从小就嗜读评话、公案、侠义小说,15岁即开始尝试文艺创作,给北京各报刊投稿,评点社会时事。191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堂。因父病故,家道中落,被迫辍学。他非常喜好文学,尤其对“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作品爱不释手。宫白羽有志于文学事业,并初步受到新文学运动的影响,兴趣由翻译小说转移到白话文上来,并立志做一个“新文艺家”。他具有一定的中英文根底,后来一边工作,一边从事新文学创作。常写些小品文,投登各报。20世纪初,家境败落,买不起书,就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偷偷读书,或者借书来读。

结识鲁迅

宫白羽非常崇拜当时有名的大作家周作人。1921年初夏,偶然得到周的家庭地址,便斗胆写了一封信。信末,他抱有奢望,还开列出几本书名,恳请借书给他阅读。想不到的是一周后,他竟接到回函,并寄来《欧洲文学史》、《杜威演讲集》等书,还言明有的书不必归还。奇怪的是,宫白羽作品《毒砂掌》信末署名不是“周作人”而是“周树人”。宫白羽第一次见周树人的印象是“作人先生的温柔敦厚的面容和谈吐”(引自宫氏自传《话柄》)。正当宫白羽生计维艰之时,恰好天津一家报社以高额稿酬邀请他写武侠小说。也许他也意识到“活着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终于勉强俯就。一部《十二金钱镖》博得了“挑帘彩”,此后,他用“白羽”为笔名写作的武侠小说十分畅销,一发而不可收,经济状况不仅大有改善,而且与此前有云泥之别了。尽管宫白羽功成名就,但对自己的武侠创作不但抱愧,而且蔑视。他自感名花堕溷,魂断蓝桥。他深感辜负了鲁迅先生对他的殷切期望,觉得无颜再见鲁迅,就自动断绝了交往。

初涉文坛

宫白羽的文坛生涯,始于1926年在北京《国民晚报》做编辑,后来该报停刊。1927年,张恨水在《世界日报》主编《明珠》副刊,邀宫白羽作武侠小说。于是,宫白羽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青衫豪侠》便刊在《世界日报·明珠》上。宫白羽这第一部武侠的书名用得很乱,大约用过《白刃青衫》、《青林七侠》、《粉骷髅》等题目,最后是1947年6月由上海协和书店以《青衫豪侠》标准书名出版。1992年出版的《宫白羽武侠小说全集》即据此版本排印。

闯荡

1928年宫白羽在北京实在活不下去了,初夏只身闯天津。宫白羽重来天津,还不是盲目的。他在北京困居时,也经常向天津《东方朔》等副刊投稿,以文学相交,得识吴秋尘。吴秋尘此时已是青年名记者,离开《东方朔》被天津一家民营大报《商报》聘去当采访部长,兼任副刊《杂货店》编辑;王芸生是该报总编辑,老板是王镂冰。吴秋尘、王芸生,都是王镂冰聘请的。宫白羽赴津,便投靠吴秋尘。吴秋尘正得《商报》老板信任,宫经吴介绍,通过考试合格,便在《商报》经理王镂冰手下当文书,每月只有十多元的薪水。

创作

后来,宫白羽又在天津办了一所小学。1937年,抗战爆发,天津沦陷,作为安慰人生的主要工具,武侠小说在沦陷区尚属空白。为顾及生计,宫白羽不久与另一名武侠小说作家郑证因合写了《十二金钱镖》(卷一)上半部,自己独立完成了这本书的下半部,在天津《庸报》连载发表,宫白羽作品《龙舌剑》在当时很受读者欢迎。从此开始了他一发而不可收的武侠创作。不久他的稿酬也从每万字1元一下涨了一倍多。接着宫白羽就继续撰写了许多和《十二金钱镖》故事有关联的作品,形成了“钱镖四部稿”。

研究

宫白羽饱读中国典籍、博览西方名著,并翻译过英文小说。随着知识的积累,产生了重大志向。他37岁在霸县(今霸州市)中学教书时,对语言文字和语法发生了兴趣,为了进一步探讨,逐步研究甲骨文、金文。1943年他曾在《新天津画报》连载了20多篇这种笔记,总题目为《甲金证史诠言》,题目就能显示内容的非凡价值。在《立言画刊》上连载有《白鱼琐记》。宫白羽晚年埋头钻研甲骨文、金文,想以研究金甲文的成绩,去冲淡他始终不愿获得但却已是既成事实的“武侠小说家”的头衔。然而造化弄人,他的研究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末,后因患脑血栓而中止。宫白羽晚年罹患肺气肿,行动不便,却仍一心一意想出版他的考古论文集,惜此愿终未得偿。近年,《甲金证史诠言》经人整理,重新发表于香港的《中华国学》杂志,不久《天津文史》又转载。

晚年

1961年秋,年轻的冯育楠先生慕名至河北二马路寓所,造访已逐渐被人淡忘的宫白羽。据冯育楠回忆,宫白羽先生的居室10平方米左右,光线晦暗,陈设简陋,只有张小炕桌放在床上,这大约就是白羽先生写字、吃饭的唯一用具。住在这间斗室里的宫白羽老人,身材不高,头发稀疏,面容憔悴。天气还不算冷,但他已穿起一件陈旧的老式对襟棉袄,于是人显得更加苍老和衰弱。冯育楠先生说,同样是写武侠小说的人,金庸、梁羽生功成名就,誉满华夏,宫白羽却贫病交加,在1966年辞世。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