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蓁蓁

范蓁蓁

中文名:范蓁蓁
民族:汉
出生地区:江苏
出生日期:1983年6月3日
毕业院校:南京艺术学院
职业:歌手
代表作品:最浪漫的事、本色
详细介绍:范蓁蓁,1983年6月3日出生于江苏,内地女歌手。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读书期间发行两张Jazz专辑,......>>>查看范蓁蓁详细资料

范蓁蓁社会活动

扬子晚报《印象范蓁蓁》(2009年12月5日)大提琴,慵懒地靠着箱体的共鸣,嗡嗡地铺垫着曲调;鼓点,喝醉了似的,沙沙地敲打着节拍;钢琴,偶尔蹦出几个漂亮的音符,跳舞般游走在主旋律之间,舒缓地敲打着神经。“是这般柔情的你,给我一个梦想。徜徉在起伏的波浪中盈盈地荡漾,在你的臂弯……是这般深情的你,摇晃我的梦想。缠绵像海里每一个无名的浪花,在你的身上……”当范蓁蓁口中飘荡出《海上花》歌词的瞬间,时间似乎瞬间凝固了,低音部分的颤音又仿佛磁场一般,将情绪完全引入了她用歌声创造出的世界。低调着美丽 下午的阳台,放着一张白色的桌子,两张白色的凳子,阳光透过白色的窗帘,“洒”在桌上一朵白色的鲜花上。墙边拐角处,一只波斯猫探着脑袋,亮着一只蓝一只黄的眼睛偷偷打量着我们。“新之助(蜡笔小新的名字)是今年年初的时候,我抱回来的一只流浪猫,那时候它好小,一个人蜷缩在角落里,好可怜。”范蓁蓁絮絮地说。“小新”已经长得毛发丰盈,雪白优雅,华贵又不失水灵。来采访之前就知道范蓁蓁和我是南艺的校友,而且还是同一届的同学。但对面坐着的这样一位美人,我当时在南艺怎么就没见过呢?范蓁蓁坦言,在南艺的时候有点“不务正业”,那时候经常在和高年级的学长一起组乐队玩爵士,反而懈怠了与同年级同学的往来。那时候的钢琴手白天,键盘手陈缘,贝司手郗岳,萨克斯手潘毅之,吉他手费嘉,都是些南艺的风云人物,有些已成大师。范蓁蓁与他们合作、学习了整整4年,期间出了两张爵士专辑。经由白天的介绍,制作人王崴相中了范蓁蓁的音色,就这样《最浪漫的事》2004年发行,定位在35-50岁的发烧人群,非常小众的发售,售价高达50元。这恰恰是爵士乐的特性,没有啤酒的清爽,没有白酒的柔绵,也没有洋酒的浓烈,却如红酒一般单宁而带苦涩,可回味起来又是不卑不亢,性感而不失分寸,能一直把情绪拽到心里底线的边缘游离着。“《最浪漫的事》发售后,就是只有声音被人认识……然后就没有人知道我是谁了……”范蓁蓁在说着这句话时,表情非常自然,似乎在享受着躲在幕后的安全感,眉目中流露着不张扬的美丽。生活与音乐毕业之后,乐队人员各奔前程,而范蓁蓁出了2张唱片之后,虽然在演出的酬劳方面提高了一些,可已经完全没有了做音乐的感觉。当音乐事业在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下,范蓁蓁觉得应该放下音乐,去锻炼一下自己的工作技能了,毕竟唱歌也很难唱一辈子吧。2006年初范蓁蓁来到了上海,“虽然对上海并没有太多好感,但值得肯定的是,不管你从事任何专业,对你的衡量都很公平,你有多大的能力,就能有多大的回报。”而上海有深厚的爵士基础。爵士音乐圈在上海也划分成2个,一个完全以西方的乐手为主,技术水平极高,很难融入,另外一个则是以上海本土的爵士艺人为主,也都有着5到6年的演出经验了,多是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乐手,如果技术不过关也很难进入圈子。范蓁蓁在上海2年半的时间里,并没有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她一直在尝试着做一名普通的白领,她做过销售、公关、文案,一切都很顺利,也都能胜任,可是面对这样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很快就又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感。美丽人生《美丽绽放》“南京的文化氛围没有北京上海那么强烈,虽然节奏慢了一些,但是当你想去学点东西,调整人生方向的时候,南京会给你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拖着在上海过度操劳的身体,范蓁蓁2009年回到南京休养。同年3月份出了第3张专辑《美丽绽放》,市场反响还是挺不错的,此次录音成熟了许多,也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成长。范蓁蓁也许生来就有着一颗不安定的心,短暂的平稳的日子,对于她来说也许永远是为了下次的“出走”做的休整吧。“既然人一辈子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工作,那就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能安静地唱着歌,在朋友的酒吧里游戏般地演出,在生活中不经意听见别人在放自己的音乐,就很满足了。平日里尝试着拍摄影像,甚至画画,只要能一直不断地去学些新的东西,就会很快乐了。也许过几年之后,范蓁蓁身上就不仅仅只有“爵士歌手”这个标签了吧。她也参加了江苏卫视的幸福晚点名节目,节目中名为蓁蓁,为固定节目组人员。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