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华

陈琼华

中文名:陈琼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区:福建省漳州市
出生日期:1918年11月9日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
职业:药物生物化学家
详细介绍:陈琼华,药物生物化学家。长期致力于生物化学的教育与科研,为培养中国药学专门人才做出了贡献。他在学术上......>>>查看陈琼华详细资料

陈琼华研究中药

陈琼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十分注重科学研究。他在学术上的突出贡献是以现代生化药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中国中医药进行了研究。重点是对抗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病、抗衰老以及计划生育等生化新药的开发研究。包括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理化分析、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理、体内过程(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转化)、临床新用途等。迄今已在《药学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生物化学杂志》、《南京药学院学报》、《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生化药物杂志》等10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34篇,其中大多数是在70年代末以后完成的。 陈琼华在中药大黄的系列生化药理学研究方面共发表论文41篇。大黄是中国重要中药材,自古以来即有大量出口,用途甚广,疗效显著。早年,陈琼华的父亲即以大黄为秘方治疗多种疾病,疗效颇为显著。他受此启发,本想深入研究,但苦无机会。直到60年代才断断续续做了些工作,但进展不大。进入80年代后,由于他招收了研究生,有了助手,研究工作才逐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除了对大黄蒽醌衍生物进行了系列生化药理学研究外,还对大黄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例如在中国西北地区波叶大黄资源丰富,但由于泻下作用不显著而被列为非正品大黄,禁止药用,造成大量积压甚至销毁。经他研究发现,波叶大黄多糖类具有抗衰老、防治心脑血管病、抗肿瘤、促进机体代谢和免疫功能;对机体损伤有保护和康复作用(如抗辐射、抗白细胞降低、抗突变、抗肝炎、抗炎症、抗高血糖等);对胰腺5种胰酶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为治疗急性胰腺炎提供依据,而且其毒性很低,无毒副作用。从波叶大黄中提取多糖的副产品醇提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也有明显药理作用,可为治疗提供依据。因此,对波叶大黄的开发利用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陈琼华对中药大黄的系列生化药理学研究受到国内外(如美、英、日、法、意、德、荷兰、瑞士、西班牙、匈牙利等国)专家的关注。先后有百余人来函来访进行咨询,并索取资料和样品。瑞士和荷兰专家曾专程来华进行专题性学术交流,美国教授来函邀请他出国访问。1990年,在承德召开国际大黄学术讨论会,他有8篇论文在会上交流,并有包括41篇有关大黄的科研论文集一册在会上展出,受到与会代表们的关注,有10多个单位要求与他合作。九里香在有关计划生育生化药物的研究方面,陈琼华发表了论文26篇。此类药物大部分是在70年代完成的,主要有前列腺素E1、E2、天皂合剂、番石榴根、九里香和四季豆等。其中前列腺素E1、E2临床用于治疗引产2000多例,有效率达99.4%,此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天皂合剂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和江苏省科学大会奖。番石榴根获南京市优秀论文证书。 在抗衰老和防治心脑血管病生化新药研究方面,陈琼华已发表论文43篇。80年代,陈琼华的主要工作是从中国传统中药和某些“山珍海味”补品中研制保健药物和保健食品。他已研制出黑木耳、银耳、银耳孢子、海带、紫菜、毛木耳、猴头菇、牡蛎和波叶大黄等的多糖类物质。它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抗衰老、防治心脑血管病、抗肿瘤、促进核酸、蛋白质生物合成和免疫功能及机体损伤的保护和康复作用等数十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其中,有6项成果已横向联合技术转让银耳孢子多糖获福建省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此外,陈琼华还作过营养学及其他科研工作,发表论文24篇。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