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接触是多义词,共1个义项展开>>
第三类接触

第三类接触

中文名:第三类接触
英文名: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归属:电影
类型:剧情、科幻、冒险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 理查德·德莱福斯特瑞·加尔梅林达·狄龙鲍勃·巴拉班弗朗索瓦·特吕弗理查德·德莱福斯特瑞·加尔梅林达·狄龙鲍勃·巴拉班
出品公司: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出品时间:1977年
制片地区:美国、英国
上映时间:1977年11月15日
片长时间:137分钟
详细介绍:《第三类接触》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出品的科幻剧情片,由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理查德·德莱福斯、......>>>查看第三类接触详细资料

第三类接触幕后制作

影片筹拍斯皮尔伯格在拍摄现场1973年末,斯皮尔伯格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签约拍摄一部科幻片,由迈克尔·菲利普斯和朱莉娅·菲利普斯担任制片人。斯皮尔伯格起初计划拍摄一部关于UFO信徒的纪录片或者小成本电影,他后来改变初衷,决定拍摄一部依赖于技术水平的电影,并影片命名为“Watch the Skies”,1973年12月,斯皮尔伯格找来保罗·施拉德编写剧本,并计划在1974年末开拍,后来因为要筹拍《大白鲨》,斯皮尔伯格推迟了《Watch the Skies》的拍摄。筹拍阶段,斯皮尔伯格与编剧施拉德产生分歧,前者随即找到约翰·希尔重写剧本,可希尔的剧本也被斯皮尔伯格回绝。哈尔·巴伍德和马修·罗宾斯提出了绑架儿童的建议,斯皮尔伯格开始亲自动笔创作剧本,他的写作风格深受电影《木偶奇遇记》主题曲《星星祝福歌》(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的影响。影片片名后被改为“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曾与美国空军携手致力于蓝皮书计划的J·艾伦·海尼克博士任本片科学顾问。制作过程斯皮尔伯格在拍摄现场该片于1976年5月16日开拍,影片取景地包括华纳兄弟制片厂的15、16号摄影棚、魔鬼塔国家纪念碑、一个废弃的二战机库和一个铁路仓库,其中机库的占地面积足有世界最大摄影棚的6倍。在阿拉巴马州拍摄期间,影片剧组不但饱受飓风天气折磨,摄影棚也被雷击毁坏过半。该片视觉特效耗资330万美元,任视觉特效总监的道格拉斯·特鲁姆布在片中尝试摸索了运动控制摄影术,由于本片是变形宽银幕电影,所以为了更好的适应35mm胶片,摄制组选择用70mm胶片拍摄视觉特效画面。在拍摄UFO镜头时,剧组曾尝试使用CGI技术,但斯皮尔伯格发现这种70年代的新技术过于昂贵,所以未予采用。影片原定在1977年年初上映,但因拍摄受阻而推迟至11月。在后期制作中,斯皮尔伯格根据约翰·威廉姆斯率先完成的配乐剪辑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