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

赵新

(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音乐制作师)

中文名:赵新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75年
详细介绍:赵新,男,1975年生,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音乐制作师。他先天失明,靠录音机模仿唱歌,借助互联网学习......>>>查看赵新详细资料

赵新开启心灵

赵新出生于1975年10月,先天双目失明,注定一生都在黑暗里。但他极具音乐天赋,自强不息,刻苦学习音乐,成为一名能作词、作曲、音乐制作、还能登台演出的文艺工作者。盲人音乐人赵新赵新出生在北京石景山区一个军人家庭,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对音乐有着特殊情结。每当赵新回忆起童年就说:“是音乐,开启了我心灵的眼睛,让我有个好心态。”赵新3岁时,就能跟着乐曲打拍子。9岁进入北京市盲人学校,音乐老师弹奏曲子,他能很快听出音调。赵新笑着说:“当时,专家都说我先天具有十二个‘平均律’。”如此,就像电影《听风者》中的盲人调音师何兵,他有着自然天成的音乐天赋。年少,赵新请不起家教,只能靠录音机去模仿学唱。“当时,录音机是我惟一的学习工具,录音带就是我最好的音乐老师。”赵新说。就这样,赵新靠着惟妙惟肖地模仿刘欢、蔡国庆、毛宁、孙楠等歌手,赢得了人们的喜爱。1988年,赵新开始小有名气,1990年被海淀区盲校选送参加北京市和全国的残疾人文艺调演、汇演,后来加入残疾人艺术团参加全国各地的大型演出。1993年,赵新摘得全国教育系统文艺汇演独唱一等奖的桂冠;1994年,他又获得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声乐二等奖。同年,他代表北京市参加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两个月演出近百场,载誉而归,并随报告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从北京市盲人学校毕业后,赵新并没去学盲人按摩,而是一心向往音乐。开始,赵新希望有唱片公司为他包装,但人家感觉投资风险太大。屡遭挫折后,他痴心不改,开始尝试自弹自唱,自己创作。1995年,赵新用仅有的5000元,购置了电子琴和吉他;为了积累经验,他离开北京,到河北省残疾人艺术团当了一名键盘手。1996年,赵新加入北京残疾人艺术团,经常到各地演出交流。这段时间,他眼界大开,也激发出作曲和配器的冲动。“特别是1997年,我有幸接触到石景山文化馆新来的‘MIDI’电脑音乐合成器,当时就暗下决心,将来自己也要有一台。”赵新说。1999年,赵新倾其所有,购置了一台1.8万元的雅马哈电子合成器,实现了拥有“迷笛”音乐合成器的愿望。这一年,赵新被石景山文化馆破格聘为音乐创作员。2003年,赵新为著名音乐人浩天的《爱,如此美丽》作音乐合成。同年,他获得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声乐演奏一等奖。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