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展开>>
赵青

赵青

中文名:赵青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区:山东省肥城市
出生日期:1936年11月
毕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
职业:舞蹈艺术家
代表作品:创作:《梁祝》、《刑场上的婚礼》、《剑》等
详细介绍:赵青,别名赵露丹,赵青鸾,193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肥城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主要......>>>查看赵青详细资料

赵青参演历程

继《丝路花雨》之后,赵青主导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剑》,也是这种新风格的实验性代表作。《剑》在全国舞蹈评比中,荣获国家颁发的文化部创作优秀奖,赵青获表演一等奖。此后,除担任《宝莲灯》中的“三圣母”而享誉舞坛外,她还编导并主演了《梁祝》、《刑场上的婚礼》等中型、大型舞剧,担任了《刚果河在怒吼》、《八女颂》等剧的主角,陆续推出两台“赵青舞蹈作品晚会”,出演了《霸王别姬》《黛玉焚稿》《海之诗》《琵琶行》《骆驼祥子》等一系列不同风格、不同情调的舞蹈作品,集中展现了赵青作为性格演员的创造性表演。从虞姬演到村姑、林黛玉、祝英台,再到陈铁军、虎妞……她善于从人物的内心世界出发,将人物戏剧化的表演与自身的动作情绪相结合来刻画人物的内心情感,鲜明地表现人物风格迥异的性格,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奠定了她在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民族舞剧表演的特殊地位,迎来了她舞蹈艺术的新高峰,她也由此被称为中国舞蹈界永不凋谢的艺术之花。采访经历“老实说,手捧着这沉甸甸的殊荣,感到受之有愧。我常常想,自己对中国舞蹈事业只做了些微小的贡献,甚至,这些贡献都是党、国家和人民给予自己的。”面对“终身成就奖”的荣誉,赵青谦虚地说。赵青告诉记者,自己是个幸运儿,是党和国家培养起来的新中国第一代舞蹈工作者。那时,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舞蹈事业上给了她许多具体的关怀和帮助。 1956年,周总理审查出国节目时,曾问赵青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能跳中国的《白毛女》,而我们自己却没有跳呢?周总理的一番话,激励赵青从此立志从事中国民族舞剧事业。“周总理让二十出头的我认识到,一个演员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更要将自己的艺术事业和为国争光的神圣使命紧密相连。”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晚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周总理观看了赵青主演的大型民族歌舞剧《宝莲灯》的第二场。第二天的晚宴上,周总理称赞赵青精彩的演出为国争了光,并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一个演员,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的舞台上演出,绝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演出。”周总理的话让赵青更加坚定了为国家、为人民做好舞剧事业的决心。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