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人物事迹

1998年,清华研究生毕业的张旭选择了北京通信(北京电信)。在面试时,当考官提出“你的就业目标是什么”时,张旭的回答是“在勤奋务实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正如当初的回答一样,张旭在工作中努力钻研,不断创新。自2000年7月加入新组建的北京通信网络局系统集成部以来,他先后完成了北京饭店光纤接入、北京工商局易址、中纪委专网、北京朝阳CBD商务节通信布展、Motorola IP电话接入、郊区局IP公众网扩容等多个紧急、重大的项目,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誉;作为北京宽带试验组组长,主持制定了北京市小区、写字楼等宽带用户接入模式,并独立开发了“宽带业务支撑系统”,大大缩短了宽带接入方案的制定时间;参与了市政府、市工商局、中纪委、市体委总局等多个专网建设工作,负责中国人民银行、国际俱乐部等多个项目的招投标和商务谈判;主持了北京通信酒店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项目办公自动化设计以及北京通信宽带计费系统的部分开发工作;作为兼职教师,应邀为首旅集团24家酒店进行了宽带讲座,受到了首旅集团客户的好评;他制定的一套与国际接轨的酒店宽带解决方案,实现了酒店客户无需任何网络配置即可实现高速上网的新功能,为东方君悦等酒店招揽了大量商住用户,解决了酒店经营淡季入住率低的问题,专程从香港赶来的李嘉诚先生对此赞不绝口。 2001年,随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北京数字化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北京通信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北京数字化、信息化等更多的大型通信建设任务。网络局作为北京通信大型通信项目的承建单位之一,包括北京各区政务网项目、奥运项目、中环广场市政府搬家等项目。 张旭作为数字城区项目的总体负责人之一,他参与了多个数字城区项目的规划,取得了海淀、东城等数字项目招标的成功。城区政务网是“数字北京”重要的组成部分,张旭所在的网络局系统集成部承接了石景山、西城、东城、朝阳、海淀、丰台、宣武和崇文八个城区的政务网项目。从选型到规划、从投标到实施、从测试到前期维护,都倾注了张旭同志的大量智慧和汗水。2002年,张旭先后被聘为网络局系统集成中心主任工程师和系统集成部副经理后,在数字海淀地招标过程中,张旭等项目组成员面对着严峻地竞争形式,加班加点,采用了先进的应对技术策略,从技术方案上取得了主动权,为数字海淀顺利中标打下了稳定的基础。在数字西城项目中,由于西城区政府需要北京通信提供完整的测试报告,而当时政务网测试规范并没有建立。为了给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张旭等同志选择测试仪表、设计测试流程,在取得客户认可的前提下,到几十个分点进行电路开通测试,顺利完成了数字西城的电路测试工作。北京市政府搬家项目也是“数字北京”的重点项目之一,面对项目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张旭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技术方案的设计,并与北京市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了机房建设规范。 张旭还参与了多次重点通信建设和保障工作,在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的重点通信保障、国家、部委领导人上网等项目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始终把企业的任何工作都放在心上,无论是职责内外,只要有需要,都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提出建议。无论是紧急施工或者故障修复,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午夜凌晨,他都能马上赶赴现场。

1998年,清华研究生毕业的张旭选择了北京通信(北京电信)。在面试时,当考官提出“你的就业目标是什么”时,张旭的回答是“在勤奋务实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正如当初的回答一样,张旭在工作中努力钻研,不断创新。自2000年7月加入新组建的北京通信网络局系统集成部以来,他先后完成了北京饭店光纤接入、北京工商局易址、中纪委专网、北京朝阳CBD商务节通信布展、Motorola IP电话接入、郊区局IP公众网扩容等多个紧急、重大的项目,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誉;作为北京宽带试验组组长,主持制定了北京市小区、写字楼等宽带用户接入模式,并独立开发了“宽带业务支撑系统”,大大缩短了宽带接入方案的制定时间;参与了市政府、市工商局、中纪委、市体委总局等多个专网建设工作,负责中国人民银行、国际俱乐部等多个项目的招投标和商务谈判;主持了北京通信酒店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项目办公自动化设计以及北京通信宽带计费系统的部分开发工作;作为兼职教师,应邀为首旅集团24家酒店进行了宽带讲座,受到了首旅集团客户的好评;他制定的一套与国际接轨的酒店宽带解决方案,实现了酒店客户无需任何网络配置即可实现高速上网的新功能,为东方君悦等酒店招揽了大量商住用户,解决了酒店经营淡季入住率低的问题,专程从香港赶来的李嘉诚先生对此赞不绝口。 2001年,随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北京数字化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北京通信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北京数字化、信息化等更多的大型通信建设任务。网络局作为北京通信大型通信项目的承建单位之一,包括北京各区政务网项目、奥运项目、中环广场市政府搬家等项目。 张旭作为数字城区项目的总体负责人之一,他参与了多个数字城区项目的规划,取得了海淀、东城等数字项目招标的成功。城区政务网是“数字北京”重要的组成部分,张旭所在的网络局系统集成部承接了石景山、西城、东城、朝阳、海淀、丰台、宣武和崇文八个城区的政务网项目。从选型到规划、从投标到实施、从测试到前期维护,都倾注了张旭同志的大量智慧和汗水。2002年,张旭先后被聘为网络局系统集成中心主任工程师和系统集成部副经理后,在数字海淀地招标过程中,张旭等项目组成员面对着严峻地竞争形式,加班加点,采用了先进的应对技术策略,从技术方案上取得了主动权,为数字海淀顺利中标打下了稳定的基础。在数字西城项目中,由于西城区政府需要北京通信提供完整的测试报告,而当时政务网测试规范并没有建立。为了给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张旭等同志选择测试仪表、设计测试流程,在取得客户认可的前提下,到几十个分点进行电路开通测试,顺利完成了数字西城的电路测试工作。北京市政府搬家项目也是“数字北京”的重点项目之一,面对项目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张旭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技术方案的设计,并与北京市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了机房建设规范。 张旭还参与了多次重点通信建设和保障工作,在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的重点通信保障、国家、部委领导人上网等项目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始终把企业的任何工作都放在心上,无论是职责内外,只要有需要,都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提出建议。无论是紧急施工或者故障修复,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午夜凌晨,他都能马上赶赴现场。

1998年,清华研究生毕业的张旭选择了北京通信(北京电信)。在面试时,当考官提出“你的就业目标是什么”时,张旭的回答是“在勤奋务实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正如当初的回答一样,张旭在工作中努力钻研,不断创新。自2000年7月加入新组建的北京通信网络局系统集成部以来,他先后完成了北京饭店光纤接入、北京工商局易址、中纪委专网、北京朝阳CBD商务节通信布展、Motorola IP电话接入、郊区局IP公众网扩容等多个紧急、重大的项目,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誉;作为北京宽带试验组组长,主持制定了北京市小区、写字楼等宽带用户接入模式,并独立开发了“宽带业务支撑系统”,大大缩短了宽带接入方案的制定时间;参与了市政府、市工商局、中纪委、市体委总局等多个专网建设工作,负责中国人民银行、国际俱乐部等多个项目的招投标和商务谈判;主持了北京通信酒店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项目办公自动化设计以及北京通信宽带计费系统的部分开发工作;作为兼职教师,应邀为首旅集团24家酒店进行了宽带讲座,受到了首旅集团客户的好评;他制定的一套与国际接轨的酒店宽带解决方案,实现了酒店客户无需任何网络配置即可实现高速上网的新功能,为东方君悦等酒店招揽了大量商住用户,解决了酒店经营淡季入住率低的问题,专程从香港赶来的李嘉诚先生对此赞不绝口。 2001年,随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北京数字化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北京通信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北京数字化、信息化等更多的大型通信建设任务。网络局作为北京通信大型通信项目的承建单位之一,包括北京各区政务网项目、奥运项目、中环广场市政府搬家等项目。 张旭作为数字城区项目的总体负责人之一,他参与了多个数字城区项目的规划,取得了海淀、东城等数字项目招标的成功。城区政务网是“数字北京”重要的组成部分,张旭所在的网络局系统集成部承接了石景山、西城、东城、朝阳、海淀、丰台、宣武和崇文八个城区的政务网项目。从选型到规划、从投标到实施、从测试到前期维护,都倾注了张旭同志的大量智慧和汗水。2002年,张旭先后被聘为网络局系统集成中心主任工程师和系统集成部副经理后,在数字海淀地招标过程中,张旭等项目组成员面对着严峻地竞争形式,加班加点,采用了先进的应对技术策略,从技术方案上取得了主动权,为数字海淀顺利中标打下了稳定的基础。在数字西城项目中,由于西城区政府需要北京通信提供完整的测试报告,而当时政务网测试规范并没有建立。为了给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张旭等同志选择测试仪表、设计测试流程,在取得客户认可的前提下,到几十个分点进行电路开通测试,顺利完成了数字西城的电路测试工作。北京市政府搬家项目也是“数字北京”的重点项目之一,面对项目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张旭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技术方案的设计,并与北京市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了机房建设规范。 张旭还参与了多次重点通信建设和保障工作,在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的重点通信保障、国家、部委领导人上网等项目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始终把企业的任何工作都放在心上,无论是职责内外,只要有需要,都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提出建议。无论是紧急施工或者故障修复,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午夜凌晨,他都能马上赶赴现场。随着通信行业竞争的加剧,客户集成项目的数量和难度不断增加。为了适应规模化客户集成项目,解决北京通信多个市场部门在技术上、方案上的不统一情况,2001年8月,张旭大胆地提出了“通信方案自动生成”的思想,并建立了模块化匹配的模型,开发了通信方案生成系统试用版本。经过不断完善,目前该套系统已在北京通信开始应用,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组部项目是系统集成部第一个涉及到面向客户的应用层开发的项目,是一种全新的业务集成模式,且时间紧、任务急。张旭率领系统集成部的同事迅速成立了项目组,制定出详细的网络方案书,同时启动了软件平台开发项目。经过与中组部技术人员的多次讨论,按计划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得到了中组部的好评。目前,全国人大计划以中国网通作为总集成商,把整个信息系统项目委托中国网通完成。 2003年8月,全国人大项目启动,该项目包含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开发、管理制度建立等多个领域的工作,为客户提供交钥匙方式的通信服务,业务模式属于全新的尝试。张旭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与其他同事一道,从2003年12月下旬到2004年2月,跨跃新年和春节,圆满完成了人大项目,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认可。此外,他还参与了114呼叫中心改造项目、WLAN试验项目、小灵通增值业务研究工作,并主持制定了北京通信业务拓展白皮书,为业务拓展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作为北京通信最早参与奥运项目的核心成员之一,他参与制定了公司的总体奥运战略,完成了大量的奥运先期准备工作,并在奥组委搬家、洛桑电视会议等项目中为奥组委和市政府提供了强大的通信技术支持。张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经常加班加点,在奥运行动组的工作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积极参与了北京通信从申奥到争取合作伙伴资格的所有工作,是北京通信奥运行动规划的主要制定者之一,他制作的《北京通信奥运行动规划》宣传材料,得到了奥组委、市政府的高度赞誉。 从2003年3月开始,张旭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开始策划为备战北京2008年奥运会而建设的Speed2008通信体验厅。从前期准备到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得到批准进入实施阶段,正好经历了去年那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风暴。对此,张旭心里有说不出的焦急,但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他不得不暂时放缓了脚步。深知任务紧迫的他,认识到要想高质量地做好体验厅,必须要在理念和技术上创新,在非典肆虐这几个月,他不敢有任何怠慢,为施工做着各种前期准备。开始施工后,从9月16日到11月20日期间,整整66天,张旭放弃了所有节假日,每天亲自到现场直接控制项目的实施。由于施工环境十分恶劣,张旭每天回家都是一身的涂料和木屑,不但难以清除,而且眼睛经常感到刺痛难忍,必须要进行反复多次的清洗,等到清洗完毕,他已经是累得一沾椅子就睡着了……2003年10月23日起,北京通信Speed2008通信体验厅开始对外接待,第一个参观团队是瑞典客户。当客户坐在体验厅二层的网络咖啡厅,用3G手机进行视频通话时,他们都竖起了大拇指,赞扬着奥运与中国。在场的项目组成员都发自内心地快乐着。北京通信的奥运通信体验厅已接待了国内外大量宾客,得到了各届广泛的好评,成为北京通信一道亮丽的风景。2004年4月,《奥运固定通信服务合作伙伴征集书》下发。作为奥运小组的成员,张旭和其他几位网络部的同事承担了奥运应征书技术部分的编写工作,这是奥运通信竞争的致胜点。肩负着这一重大使命,张旭等同志从4月7日到6月初,开始了全封闭式的工作,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4小时以上,完成了10万字的中英文规划文稿。经过前后5次校对修改,终于向北京奥组委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取得了罕见的满分。随后,作为与北京奥组委技术部接口负责人,他在2004年7月至9月还先后完成了《中国网通合作伙伴宣讲文稿》、《奥运固定通信服务实施纲要》,并参与开通了北京奥组委与中国网通集团合作办公网站,为中国网通实施奥运战略乃至北京奥组委2008年奥运会的筹备工作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