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张旭

中文名:张旭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区:江苏省宜兴市
出生日期:1961年8月4日
毕业院校:卡罗琳斯卡医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详细介绍:张旭,1961年8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神经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医......>>>查看张旭详细资料

张旭主要成就

项目名称
级别
时间
痛觉的新调制机理研究
国家级
2012年1月—2016年12月
脑功能联结图谱研究计划
部委级
2012年7月—2017年6月
神经元类群特异性的躯体感觉神经环路
部委级
2010年10月—2020年12月
智力障碍致病基因突变对脑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
国家级
2017年1月—2021年12月
参考资料来源
科研奖励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2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三作者)
1996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一作者)
2004年
外周神经损伤后背根节和脊髓的神经可塑性与慢性痛机理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
专利成果
专利名称
时间
排名
钠尿肽受体A的激动剂在疼痛治疗中的用途
2010年
第一作者
增强阿片镇痛剂的镇痛作用的方法及试剂
2014年
第一作者
滤泡素抑制素样蛋白1在调节钠钾ATP酶活性中的用途
2014年
第一作者
治疗或缓解疼痛的物质
2016年
第一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
学生姓名
类别
专业
已指导学生
徐贞仲、张方雄、杨亮、王丽花、何绍球、孙涛、管吉松、宁丰收、谈竹君、赵博、李昌林、王烽、吴青峰、杨柳、马晓丽、刘辉
博士研究生
神经生物学
宁丰收、周平博
硕士研究生
神经生物学
现指导学生
李佳音、包凤华、蔡冰、潘星宇、赵敬荣、吴丹、罗浩、王飒爽
博士研究生
神经生物学
焦阳、宋玉冉
硕士研究生
神经生物学
(表格内容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摘录时间:2022年10月5日)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2008年
“Bio2000”课程
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参考资料来源: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8年
中国青年科技奖
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
2005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
2006年
礼来亚洲杰出科研成就奖
礼来公司
2006年
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
社会力量
2015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8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
科研综述张旭系统性地研究了慢性痛的背根节和脊髓基因表达谱,发现了内源性钠钾泵激动剂等新的痛觉信息调控系统,为临床镇痛及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发现了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中阿片受体亚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吗啡镇痛耐受的相关性,拓展了受体复合体功能及药物研究方向;发现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FGF13)通过稳定微管调控神经元和大脑的发育,阐明了FGF13基因缺陷造成智力障碍的机理。科研项目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显示,张旭曾主持多项国家级及国家部委级科研项目。科研奖励截至2022年2月,张旭先后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科研奖项。获得专利学术论著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所官网显示,张旭已发表论文120余篇。教授课程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显示,张旭承担神经生物学等课程。学生培养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显示,张旭已指导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2名,现指导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2名。平台建设2020年9月,由张旭牵头成立中国人脑图谱研究科创平台。寄语青年张旭指出,年轻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一定要保持好奇心。除了在专业上要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之外,更需要交不同行业的朋友。张旭鼓励年轻人一定要有点四海为家的冒险精神。整天对着手机、电脑,会让人的视野和思维受到限制。教育成果奖励截至2022年1月,张旭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奖项。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