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维

张守维

中文名:张守维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区:辽宁省葫芦岛市
出生日期:1918.10
职业:著名表演艺术家、戏剧教育家
详细介绍:张守维(1918.10—2003.3),男,辽宁省葫芦岛市人。著名表演艺术家、戏剧教育家。解放区新歌......>>>查看张守维详细资料

张守维人物经历

1944年,贺敬之、丁毅执笔创作了歌剧《白毛女》。张守维被推荐为饰演“杨白劳”角色的绝佳人选,并最终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位“杨白劳”,演出获得极大成功。1950年,歌剧《白毛女》被搬上银幕。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白毛女》中,张守维再次饰演杨白劳。他默默地献身艺术事业,将一个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的“杨白劳”形象送进每位观众的心中。饰演“喜儿”的田华回忆,当时自己是第一次接触电影,当时身为文工团团长的张守维一点架子都没有,平易近人,耐心传授表演知识,给予文艺新人很大的帮助。电影《白毛女》一经上映就引起轰动,很多大城市的电影院都呈现出观众爆满的情景。1951年,该片在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的第6届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荣誉奖,1956年又在文化部优秀影片评奖中荣获一等奖,至今这部影片在国内外仍深受观众喜爱。1945年日本投降后,根据中宣部和周恩来的指示,延安的青年文艺工作者组成东北文艺工作团奔赴东北协助开辟根据地,延安鲁艺实验剧团团长沙蒙任团长,张守维和于蓝、严文井、刘炽、华君武等都是文工团的成员。他们于10月底到达沈阳,不久由于形势所迫撤离沈阳来到本溪。此后的三年多时间里,东北文工团的领导和成员几经变化,但张守维始终是团里的话剧台柱演员,他塑造了很多解放区军民喜爱的艺术形象,还经常随团向前方部队和解放区群众演出。随着演出次数的增多,和张平对唱的《河边对口唱》成为他的拿手歌曲。1948年,张守维任嫩江省实验话剧团团长,他带领演职员工艰苦奋斗,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将新组建的话剧团办得有声有色。嫩江省撤销后,他担任黑龙江省文工团团长。期间参与拍摄电影《白毛女》。1950年12月,张守维当选为黑龙江省文联主席。他曾于1951年8月以中国青年文工团歌剧队副队长的名义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联欢节,期间他参加了《白毛女》、《三岔口》等歌剧、京剧的演出和导演,联欢节后到他随团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匈牙利、波兰、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和阿尔巴尼亚等欧洲九国进行长达为时一年的访问巡演,为在国际上提升新中国文艺作品的影响力做出了贡献。这以后的几年里,张守维还导演了京剧《断桥》和由韩少云主演的评剧《小姑贤》。1955年3月,张守维辞去行政工作,调到北京专门从事戏剧教育,任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副主任,为国家培养了很多有所成就的艺术人才。“文革”中,张守维遭到突如其来的“审查”,爱人遭到迫害,两个女儿被送到北大荒支边。张守维的艺术生涯中断了近八年的时间,直到1973年,张守维才在电影《青松岭》中饰演配角老五爷,当年脍炙人口的歌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就出自这部电影。拨乱反正后,花甲之年的张守维焕发了新的艺术青春。他担任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员组负责人、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他将自己毕生对戏剧表演的热爱投入到扶植、培养文艺新人上。1979年10月,他被选为第四届全国文代会代表。离休后,张守维仍然关注着我国话剧事业,2003年3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