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淼是多义词,共5个义项展开>>
张淼

张淼

中文名:张淼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区:安徽萧县
出生日期:1991年7月8日
详细介绍:张淼,安徽萧县人。中国轮椅乒乓球运动员,2012年伦敦残奥会轮椅乒乓球冠军。2021年8月29日,在......>>>查看张淼详细资料

张淼个人经历

2012年伦敦残奥会轮椅乒乓球冠军第一次见到张淼是在欢迎残奥运动员凯旋的仪式上。白皙的皮肤,弯弯的浓眉,明亮的双眼,阳光般的笑容始终挂在她的脸上。年轻的残奥会冠军,没有丝毫的轻狂不羁,反而多了一份成熟与稳重,真可谓“年少得志傲群芳,泰然处之若雏菊”。逆境成长 坚强方可生存1991年,安徽宿州萧县的一个小山村,一个漂亮的小女婴呱呱坠地,新生命的到来给这个已有4个孩子的大家庭带来了新的欢乐和幸福,爸爸妈妈给心爱的小女儿取名张淼。“淼”,三水合一,意味深远,即希望她的生命如清泉般平静绵长,心胸如大海般浩瀚辽阔,接人待物平和谦逊、上善若水。承载着希望和祝福的张淼一天天地长大,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地享受着生活的美好。然而,一岁时的一场高烧让这种快乐戛然而止。张淼被检查患有小儿麻痹症,从此以后不能像健全人一样行走、奔跑。“那时候年纪小,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总是抱着我哭,”张淼对童年的记忆就是从残疾开始的,“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了。”由于家中农务繁忙,哥哥姐姐们都要上学,所以张淼从小就习惯了独处。每天静静地趴在窗口看着家里人一个个地转身离家而去,张淼的心也跟着飞奔远去。“我常常羡慕地看着哥哥姐姐蹦蹦跳跳地玩耍,背着书包去上学,”要强的张淼哭着拉着爸爸妈妈的衣角央求着:“我也要上学,我也要上学。”终于,疼爱女儿的爸爸妈妈被张淼感动,他们同意让她去上学了。当7岁的张淼背起小书包,拄着双拐一步一停地挪向学校大门的时候,她心中充满了快乐——“我终于可以像哥哥姐姐一样读书了,”小姑娘至今回忆起当初的情形还是兴奋地涨红了脸,“从那天开始我就发誓,我一定要做最棒的学生。”一副双拐,往返两个小时的跋涉……不知多少回摔倒在泥泞中,刚刚复原的伤口又添新疤……倔强的张淼从来没有放弃过,“我知道我只能靠自己,我不能放弃”。上天垂青 偶遇启蒙教练寒暑更迭,到了2005年下半年,张淼终于遇到了那个可能改变了她一生的人。那天,村子里下了大雨,交通中断,她的启蒙教练去隔壁村子接一个小队友,车只能停在她家门口不远的地方。农村里来了一辆汽车,通常都会很引人注意,她的父亲务农回来,便和汽车里的司机聊了起来。得知是一名专门教残疾人打乒乓球的教练来接弟子,父亲回家告诉了张淼,建议她去试试,如果可能的话,将来也算有了着落。于是,张淼在门口一直等着教练的到来。“那时候,就一心想着出去闯一闯,不想在家里被人照顾”,张淼说。教练终于等来了,说明想法后,教练看她个子高高的,手臂也长,答应第二天到训练场试训一下,看看适不适合打乒乓球。第二天,张淼早早地起床,来到了位于县城的训练场。在经过了试训后,顺利地被留在了那里。从此,这一机缘巧合使她踏上了通往冠军之路。首都圆梦 前途一片光明在刚开始训练的日子里,枯燥、寂寞始终伴随着张淼。每天基本动作要练很长时间,然后就是不断地练习发球、接球,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个过程。在正常训练时间,张淼从不偷懒,按照教练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训练任务。训练结束后,自己经常偷偷“加班”,练习发球。这使得她虽然训练的时间最短,但是在几个小队友中间,进步却是最快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北京缺少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于是,张淼和她的队友一共4个人来到了北京。良好的身体素质、倔强要强的性格、刻苦勤奋的努力,终于使她留在了北京。其间,有的队友放弃了打乒乓球,有的队友改练其他项目,张淼却默默坚持着对乒乓球的这份执着。来到了首都,进入了北京市的运动队,训练条件好了,参加各种大赛的机会也多了。张淼深深地知道:“这个机会对我来说太值得珍惜了,只有更加刻苦地训练,才能对得起爱我的人们。”这里的训练依然是枯燥乏味的。每天早上8点开始,基本动作要做几百下,然后还是练习发球和接球。由于接球需要有人帮助,所以张淼在白天训练的时候尽可能多地练习接球。乒乓球运动员练习接球的时候是按盆计算的,普通的洗脸盆,满满一盆球,教练这边发球,队员那边接球,正手几百下,反手几百下,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普通队员一天下来打五六盆球,张淼却打了十多盆球,直到发球的人累了,才停下歇会。在训练结束后,张淼独自一人再练习发球,这一练,又是几个小时,运动场经常能看见张淼一个人练习发球的身影。回到宿舍后,她还要再练习基本的动作,因为对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说,基本功非常重要。一天的训练下来,张淼胳膊都抬不起来。由于她长年使用一只胳膊打球,肘部、肩部都有伤,有时候半夜都会疼醒。一个21岁的小姑娘的手上,满是训练留下的老茧。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付出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风雨过后 玫瑰傲然怒放短短的几年时间,张淼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刻苦的训练迅速成长,并相继在国内外大赛中,初露锋芒。2010年,她在中国公开赛获得团体银牌,单打铜牌;在广州举办的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上,取得了团体金牌,单打铜牌。2011年,她在荷兰公开赛上团体、单打都是第一;在亚洲及大洋洲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上,团体、个人又摘金牌。2012年在中国乒乓球公开赛获得团体、个人银牌。惊喜接踵而来,张淼这个名字又出现在了2012年伦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的名单中。这意味着,这个来自安徽山村的小姑娘有机会登上世界冠军的宝座,创造自己新的历史记录。想要获得残奥会的入场券,需要在之前积分赛取得相应的积分。残奥会冠军对于张淼来说并不是幻想,这之前,张淼的积分在世界排名中位列第三。为了这个冠军,张淼提前一年就在备战了。在日常的训练中更加刻苦,平时“加班”已是常事,周六日,教练休息的时候,她征得领导同意,从外面专门找了人来陪她练习。她甚至放弃了过年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在2012年新年的几天里,张淼是在训练馆和球拍、球台一起度过的。她知道为了让自己发挥得更稳定,让自己的技术不断提高,能做的只有刻苦训练,成功从来都没有捷径。张淼凭借着超乎常人的意志,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坚持到了2012年伦敦残奥会开幕。这时候彷佛金牌已是那个奋斗了无数个日夜的必然结果。经过小组赛、半决赛、决赛,张淼一路披荆斩棘将团体组冠军收入囊中。在欢迎残奥冠军的仪式后,张淼旋即踏上了回家的路程。那里有她日夜思念的家人,有她童年美好的回忆,有她割舍不掉的乡情……那凝结着张淼汗水的沉甸甸的金牌将给她的家庭带来怎样的喜悦和荣耀啊!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