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洋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展开>>
张海洋

张海洋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民族学家)

中文名:张海洋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区:天津武清
出生日期:1955年5月
毕业院校:中央民族大学
职业:教授
代表作品:《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
详细介绍:张海洋,1955年5 月出生,天津武清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查看张海洋详细资料

张海洋主要贡献

主要著作

《中国的文化多样与中国人的认同》、《东西方文化比较》、《民族学、人类学通用教程15讲》、《体质人类学》,合著《中国民族学史》下卷,参编《民族学通论》,译著甚多。

外访讲学

常年担任美国TBC(中国学研究)在对外经贸大学的本科班课程:中国的民族文化教授:2012-12-8:日本滋贺县立大学开会发言,百年中国社会转型与民族区域自治2009年1月3-17日,美国罗林斯学院人类学系讲课,少数民族与中国。2008年12月4-9日,日本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中心,《西部开发与和谐社会》研讨会。2008年8月23-9月1日:瑞典,弗莱堡大学夏季讲习班教学,联邦制与民族文化保护2006,12月3-12,南非,民族学人类学昆明世界大会中国筹委会秘书处、翻译、顾问2006. 11.10-21,墨西哥、加拿大,民族学人类学昆明世界大会中国筹委会、翻译、顾问2006.6,20-29:挪威奥斯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课题组成员兼翻译2006.2,18-25:匈牙利布达佩斯,亚欧少数民族人权会议中国学者两代表之一2005.12,18-25,伊朗德黑兰,民族人类学中期会议(文化与朝圣)2004,12,9-21:印度,加尔各答,民族学人类学中期会议: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2004,6:瑞典,乌普萨拉,民族区域自治学术研讨。2004,5:东伦敦大学、贝尔法斯大学,校际合作访问。2002,12:台湾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依山依水民族发展研讨。2002,5-7:俄勒冈大学系统,中国民族与文化英文课程开发。2000,10:斯洛文尼亚,国家民委访问团翻译2000:4: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本历史文化学习之旅。1996,9-1997,8:美国富布莱特学者:美国文化和美国人的认同研究。1996,12:印度新德里:中国民族概念的多重含义。1995:12:香港科技大学:东亚的种族和民族认同。

教育科研

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研究课题《少数民族地区水电移民补偿补助和安置政策体系研究,中国水电集团,2008
  马工程《民族学教程》编写,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2008至今
  贵阳-广州快速铁路社会评估和少数民族发展计划,铁道部、世界银行2007,
  参与式研究型人才模式培养(主持),北京市,2004
  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筹办,国家民委,2003至2009
  民族理论政策国际比较(主持),985项目,2006至今
  体质人类学,教育部(主持),2000至今
代表性成果1.专著《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2.教材《社会人类学讲义》,与王晔合编林耀华教授遗作,鹭江出版社,2003。“体质人类学”、“人类学理论轨迹”,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949年以来的台湾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载与王建民、胡鸿保合著《中国民族学史》下卷,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体质人类学与民族学”、“语言学与民族学”,载宋蜀华主编《民族学理论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语言与民族文化”、“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载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1997年修订再版。“进化学派”、“博厄斯学派”、“结构人类学派”诸条,载《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地理环境与民族教育”、 “民族地区的文化模式与民族教育”,孙若穹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3.译著《中国文化经典名言》英译,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张小明:《藏传佛教》,中国画报出版社,(汉英)2004郝瑞:“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民族艺术,1-4/2004,连载。黄树民:“比较方法在人类学中的应用与滥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第3期。郝瑞:“人类学调查的种种困惑”,《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2003.王庚武:“论海外华人的中国文化中心”,郝时远主编《海外华人研究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高斯明:“论人类学科学的整体性”,中央民族大学学报5/2000。高斯明:“人类学与美国”,《民族译丛》1/1989。李济:《中国人的形成》,与胡鸿保等合译,载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李光模编《李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马文·哈里斯:《文化唯物论》,与王曼萍合译,华夏出版社,1989。4.学术论文汉语民族一词的语境中性与皮格马利翁效应,《思想战线》2011年第4期中国文明结构:少数民族发展与国家安全社会和谐,《文明》2010第1期汉族:不断飘移的民族,《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2期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昆明宣言》起草,2009年7月31日通过。“少数民族发展与中国社会和谐”,《中国民族报》,2009“少数民族看奥运,多少祈盼在心中”,《中国民族报》,2008年8月9日第6版。“第四代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和谐”,《文化产业》,2008年5月,创刊号。“民族文化传统与川北灾区震后重建”,《中国民族》6/2008“社会和谐与民族文化公平传承”,《中国民族报》,2008,4月11日,第6版“好想的摩洛哥与难说的拉比诺”,《摩洛哥田野作业代译序》,商务印书馆,2008“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民间文化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第11-15页。“重建有神的社区”,《中国民族报》2007年3月23日第6-7版.“简论中国的多元文化与和谐社会”,《思想战线》,2006年第2期。Putting the Shattered World Together Again,China’s Ethnic Groups, Vol. 02, No.2, 2004.“人类学视野下的东西方文化比较”,《民族艺术》,2003,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搭建跨文化理解的新平台”,《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11月21日第12版。“民族学的学科内涵与人才培养”,《光明日报》,2003年6月17日B4版。人大报刊复印转。“试论民族学的知识结构与应用领域”,《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6/第1-4页。“中国民族概念的确切含义”:Wrestling with the Connotations of Chinese Minzu”, in Gyanendra Pandey and Peter Gescheire ed.: The Forging of Nationood, Manohar Publishers and Distributors, New Delhi,India, 2003“弱势群体的主体性与现代社会的互主性”,《中华读书报》,2002/5/15第17版“在开放中守护传统:斯洛文尼亚的民族和民族工作”,《世界民族》2001第6期。“‘民族概念’与中国民族研究的可能范式”,载《人文世界》2001年第1卷,第204-19页。“凉山彝族婚改文献的民族学解读”,与胡英姿合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5;另载《凉山民族研究》2001年年刊(内部)。“我所理解和从事的人类学”,《广西民族学院学报》,3/2001“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林耀华教授祭文”,《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2001“林耀华教授与少数民族和民族研究”,《中国民族》,1/2001。“中国的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亚洲报告2000》。“涂尔干及其学术遗产”,《社会学研究》,5/2000。“林耀华教授的学术生涯”,《民族教育研究》,3/2000。“马林诺斯基与中国人类学”,《民族艺术》,3-4/1999(连载)。“1949年以来的台湾民族学”,《广西民族研究》,2、4/1999(连载)。“中国的现代化与民族学的中国化”,《满族研究》3/1995。“关于中国多元文化的事实、理解与表述”,马启成等编:《民族学与民族文化研究-纪念林耀华教授从教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与人合撰,《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1988。“中国民族学的南北特色”,何龚等编《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论中国的民族分布格局及其成因”,《宁夏社会科学》4/1985。5.会议论文“百年中国的社会转型与民族区域自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12-5;日本滋贺县立大学2012-12-8“构建和谐社会与重建语言社区”,2007-11-11日,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讲课。“从穷则思变到富而好礼:和谐社会的人类学思考”, 2007,10月31日,水利部移民局黄山培训班讲课。“构建和谐社会与重建有神的社区”,2006,12,18,北京师范大学“传统社区文化与少数民族公共卫生安全”,2006,7,10,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的‘两区’开发与少数民族权益保护”,2005,3,5,中央民族大学“公民、居民、城乡、贫富与族群:凉山农村流动人口问题的人类学分析”,2002年12月14-17花莲,台湾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从社会发展史到文化生态学-中国民族学的研究范式转换”,2002年7月恩施,中国民族学会年会“概念、政治与历史文化-也谈‘民族’一词的用法与译法”,1998年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讨会。“中国统一的维系力量”,1997年6月13日美国Palo Alto高等中学国际活动日讲座。“中西民族概念比较”,1997年2月4日,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讲座。“民族-西方概念与中国事实”,1997年3月5日,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讲座。“重建后中国民族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995年5月14日在青年民族学者座谈会发言。“中国民族概念的确切含义”,1995年2月6-9日新德里SEPHIS WORKSHOP论文。“传统中国的社会家族主义与文化天下主义”, 1994年11月25-27日香港科技大学东亚种族认同研讨会论文。6.承担学术课题撰写的研究报告中国少数民族政策和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改革前沿探索,乐施会、国家民委(2012)“自然资源开发与社会文化和谐”,中国-瑞士国际研讨会,(已执行),2011.“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双向流动和景观、机制和政策管理需求研究”,民大,2010“世界主要国家民族识别和民族政策资料收集和比较研究”,国家民委,2010“人类学民族学国际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昆明宣言起草,国家民委,2009“中国民族学导论”,中宣部、教育部马工程、主要参与人“中国少数民族水电移民补偿安置体系研究”,中国水电集团,2008“贵广高速铁路社会评估和少数民族发展计划”,世界银行、铁道部2008“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保护与发展”.2006,12月,国家民委文宣司,执笔人之一。“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调查报告提纲”,2004.3,国家宗教局、执笔人之一。“从社会发展史到文化生态学”,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内参2003刊登。“民俗文化与时代精神”,2002“论弱势群体的主体性及其在当代语言中的缺失”,2002“民族-西方概念与中国事实”, 1996“与时俱进的中国民族概念及其含义”,19957.在编写论著《中国各民族百科全书》中方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与英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华民族文化》,黄河出版社集团,30万字《东西方文化比较》-教材20万字《民族学/人类学通用教程15讲》-教材20万字《体质人类学》教育部部颁教材,20万字

实地调查

2012暑假: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和长征胜利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关系2009, 7.9-15, 重庆石柱县、酉阳农村水路改进项目少数民族社会评估报告执笔,世界银行2009.2.1-15,羌族语言和非物质文化灾后重建政策需求,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国家民委、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项目协调人2008-4-12,少数民族水电移民补偿补助政策体系研究,中国水电集团2007,12-2008,1:西宁城市水务局洪水管理项目少数民族发展计划调查报告执笔,世界银行2007,7-8月,贵阳广州高速铁路建设社会评估与少数民族发展计划调查报告执笔,世界银行2007年7月-2008年7月,第十六届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筹备委员会秘书组文件组2006,7-8月: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赫哲、鄂伦春、鄂温克)。2005,9:贵昆铁路调整线社会评估和少数民族发展计划,世行推荐专家,报告执笔2005,7-8月,少数民族失学青少年涉及高危行为原因和对策调查,主持,中国CDC/UNICEF2005,1-2,广西林业综合项目社会评估和少数民族发展计划,世行推荐专家,合作执笔2004,7-8:山西、四川、云南民族宗教信仰现状调查,国家民委项目,报告执笔人。2003,3-5,甘肃张掖黑河电站少数民族社会评估和发展计划,世行推荐专家,报告执笔2003,7-8:广西贺州黄姚镇,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2003,7,20-25: 内蒙古鄂托克旗沙漠治理中的民族文化参与2002,8-10,凉山彝族流动人口问题及社会对策2002/5-7,俄勒冈,美国学界对中国的少数民族研究和中国学者对本国多元文化的表述2001,12-2003,5凉山彝族地区性病、艾滋病防治和关怀中的本土资源参与模式2001/7-9,湖北高速路鄂西扶贫段少数民族社会评估和发展计划,世行推荐专家2000/9金沙江上游生态保护与少数民族脱贫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0/8鄂西水电项目中间河电站少数民族社会评估,世行推荐专家,报告见世行信息网站1999/7-9:凉山彝族婚姻改革与社会政治的互动(研究生实习指导)1998/-9:新疆、甘肃文化地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院项目)1996/9-1997/8: 旧金山,美籍华人的族群性与美国人的认同(富布莱特项目)1996/7-8:长江三峡淹没区民俗及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项目)1995/7-8:云南华宁盘溪乡赛登高食品加工项目研究(新西兰大使馆项目)1995/11:安徽中部劳工流动的社会文化特点(农业部农研中心项目)1995/9-11:国家科委“863”计划社会经济项目评估 (国家科委研究中心项目)1994/7-8:四川广元市穆斯林社区经济发展(本科生实习指导)1994/2-4:中国十大城市社会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现状(福特基金会项目)1992-1994:天津逸仙高科技工业园与当地政府和农村社区的互动(博士生实习)1990-1991:广州金同保健用品公司的企业文化(合资企业项目)1987/7-8: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脱贫致富(国家民委调研项目)1985/5-6:云贵两省民族教育情况(全国政协调研项目)1984/4-6:凉山彝族、广西壮族社区地理环境与生计方式调查(硕士生实习)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