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彬

喻彬

中文名:喻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区:江西吉水县
毕业院校:西北大学
职业:作家,编剧
代表作品:电影编剧《检察长》,文学作品《黄花殇》《泣血苍生》。
详细介绍:喻彬(笔名如冰、愚公),男,祖籍江西吉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一级作家,当代画家、作家、新闻出版人,......>>>查看喻彬详细资料

喻彬社会评论

喻彬的中篇小说《红木匣》,最初是以《黄花殇》之名发表于“盛大文学·小说阅读网”。在这部不到四万字的小说中,作者以灵动的笔力纵横穿越六十多年的时空,涵盖战争、民族、国仇、家恨、人性、苦难等内容,真实而深刻地再现了特定时代的社会变迁和人物命运。它不仅描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血泪史,也浸透中华民族在上世纪曾经历过的无限深重的苦难。它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沉重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喻彬油画诗歌集《岁月流痕》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他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大千世界之美,采撷稍纵即逝的心灵之光,定格一晃而过的悸动与感触。用诗配画的方式记录岁月流过的痕迹。诗画并茂,情景交融。他的油画作品《寰球同心》就透露出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思和向往。2008年12月,他的油画参赛作品《女孩与花瓣》获得了国际奖,在美国纽约领奖时,联合国总部右侧那尊已经开裂的铜质地球雕塑——“破碎的地球”,深深地吸引了他。这尊雕塑作品是意大利赠送给联合国的礼物。破裂的地球里,齿轮与齿轮紧紧相扣,其寓意是六十亿人类同一个地球,应亲密无间、唇齿相依。同时警示人们,保护环境、杜绝污染,控制人口增长。否则,地球将千疮百孔。喻彬站在这幅雕塑前沉思良久后,脑海里闪现出《寰球同心》这一创作命题。其油画作品《寻找家园》,体现了画家对后现代工业时代中的人性的关怀,对草根阶层人物的生存及命运的关爱。其敏锐的视角定格在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垃圾桶边一对流浪儿。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这对饥饿的流浪儿,在现代都市的天桥上拾食垃圾桶里的食物。小女孩向我们投来的陌生而又无助的眼神、小男孩背着路人津津有味地咀嚼着捡来的玉米、冰凉的水泥栏杆、绿色的果皮箱、被人遗弃的白米饭和玉米梗、天桥之下红色的出租车,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普遍色彩背景下的人物命运跃然画布之上。以娴熟的绘画语言和叙事手法,塑造了这对漂泊于现代都市钢筋水泥丛林间的蒲公英的种子,其顽强的生存欲望。可谓如泣如诉,感人肺腑。其油画《折翅的梦想》,试图表现现代文明社会里穷乡僻壤的孩子们的向往。他们渴望读书、向往美好,可是贫穷、落后给他们带来深重的伤害,梦想的翅膀被严酷的现实和生活的重负所折断。画面中,冬日暖暖的阳光照在她们身上,背上背负的是大于她们身体两倍的柴禾。身后的森林、足下的山坡、沉重的背篓、稚嫩的身子、坚定的脚步、渴望的瞳仁、善美的微笑、心中的梦想,构成了一幅令人对时代与社会的深层思考的画作。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