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其峙

杨其峙

中文名:杨其峙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区:辽宁复县
出生日期:1952年
毕业院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职业:相声演员、主持人
代表作品:《白吃》
详细介绍:杨其峙 ,艺名奇志,1952年生,辽宁复县人,中国著名相声演员。1970年参军入伍从事部队专业文艺工......>>>查看杨其峙详细资料

杨其峙人物轶事

在湖南本土大红大紫并从湖南走向全国的相声演员奇志却不是湖南人,这让大家都感到很意外,因为在他的相声里,长沙本土方言也说得很好,他自己的解释是,在长沙呆了20年,已经是半个湖南人了。杨奇峙的老家是辽宁,但是在山西出生和长大,他从小就很聪明,什么都是一学就会,儿时的他,已经展露出表演的才华,唱歌、舞蹈、说相声,几乎样样都能来一手,难怪家里给他取了个小名叫三尖子,意思是在家中排行老三而且样样都很优秀。在奇志的人生当中,部队生涯是对他今后的生活和相声事业影响最为深刻的。提到参军的经历,奇志显得很是得意:高中毕业后,他进了一个地方文工团学表演,一次团里对外演出《沙家浜》,奇志扮演当中一个小兵刁小三,虽然只是一个小角色,但是奇志的灵气和表演的天赋却展露无遗,就在这次表演中,他被部队文工团前来挑选文艺兵的领导看中,成为当时山西太原征召的2000新兵中唯一一个可以佩带帽徽领章的新兵。新兵出发时他被选为新兵代表上台发言,因为戴着帽徽领章,还被其他新兵认为是个老兵。进入部队的奇志从此打开了人生中崭新的一页。十几岁的他在部队就喜欢写写小诗、散文在刊物上发表,喜欢从生活中吸取创作元素。不过,搞创作的奇志常常感觉到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不够用,为了得到更多的素材和文学知识,他到处找书来看。作为部队文工团的一员,他们经常要到部队下属各连队慰问演出,每到一个地方,奇志首先去废品收购站淘书,看到喜欢的书都是论斤称的买回家,有时候老板看他是当兵的,就不收他的钱让他拿走了。奇志在连队爱书是出了名的,有一次,一个战友知道他爱看书,给他带来了家里的一本唐诗三百首,故意调侃他说要先磕头再看书,结果奇志二话不说,“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从次,杨奇志“磕头求书”的故事也在文工团被传为美谈。正是因为这种勤奋好学的劲头,奇志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在文工团的时候,常常是一台晚会一半以上是杨奇峙创作和表演的节目,剩下的也是他参与创作的,而且,他创作的范围很广,包括相声、小品、快板、三句半等,其中,由他创作的相声《我们的连长》获得全军一等奖,十五年的部队生活成了奇志相声生命里一个重要的积累过程。妻子李湘娟是奇志所在部队驻地附近部队医院文工团的骨干,也是一名军人。李湘娟被医院派到部队文工团学习,结识了奇志这个名人,被他的文采和能力所吸引,主动追求他,但是,当时参军较早的李湘娟已经转干,奇峙还是个兵,军官爱上一个兵被传为一段佳话。但是,在两人准备结婚的前夕,奇志被派往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参加慰问演出。在战火纷飞的前线,奇志根据自己的见闻写出了著名的散文《吻在国徽下》,因为表现出众,慰问结束后,杨奇峙被评为三等功,他就带着这枚三等功的奖章回部队和妻子洞房。奇志复员的时候,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地方文工团请他去,但是为了不再和妻子分开,他选择了倒插门来湖南,从此在湖南一呆就是20年,不但在湖南闯荡出了“奇志大兵”这个响当当的名号,也因为这个名号中包含的分分合合,在人生中平添了一丝无奈和惋惜。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