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虹

杨敏虹

中文名:杨敏虹
出生地区:辽宁沈阳
职业:辽宁省鞍山市艺术剧院业务院长
代表作品:《惊雷》《决堤之后》《屈原》《奉军兵变》《死无葬身之地》
详细介绍:杨敏虹从事表演艺术三十多年,先后在辽源市总工会文工团、四平市话剧团、鞍山市艺术剧院工作。曾经在《惊雷......>>>查看杨敏虹详细资料

杨敏虹光辉时刻

鞍山人荣获全国话剧最高奖项金狮奖杨敏虹得意舞台风景在话剧这个舞台上,杨敏虹舞过了几十个春夏秋冬,舞过了花开花谢,舞过了别人、自己的故事。在人生的第45个年头,他终于舞出了最绚丽的一幕。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话剧金狮奖颁奖典礼上,身为国家二级演员、鞍山话剧团团长的他捧回了全国话剧最高奖项——金狮表演奖奖杯。昨日,记者在市话剧团见到了刚刚载誉归来的杨敏虹。与宋丹丹、吕凉齐肩中国话剧金狮奖是我国话剧界最高荣誉规格常设的专业奖,三年一届,于1989年经中宣部、文化部批准,由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主办设立。至今,已有李默然、于是之、林连昆等431位优秀话剧工作者获得此项殊荣。在本届金狮奖中,全国共有21个省58个院团申报参评,其中共有109位话剧工作者获奖。颁奖典礼上,杨敏虹凭借在《决堤之后》、《死无葬身之地》、《屈原》、《鼓王》等话剧中的杰出表演和近几年的话剧成就,与国内著名话剧演员吕凉、宋丹丹、张凯丽、肖雄等63人共同获得金狮奖表演奖。鞍山话剧团则获得“为表彰为繁荣话剧艺术做出的团体成员”颁发的团体奖。杨敏虹说:“当时颁奖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没想到,在舞台上表演了这么多年,今天总能有个收成,但照比那些知名的话剧演员,我做的还远远不如他们,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纵横舞台30杨敏虹师从于《芦笙恋歌》男主角汪洁。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在吉林辽源市总工会文工团工作,1980年转入吉林四平市话剧团,1985年调入鞍山艺术剧院话剧团。三十年的话剧生涯中,杨敏虹共出演过几十部话剧,其中由他主演的《墙》获得东三省优秀表演奖,《鼓王》获省文化部大奖,《奉军兵变》、《决堤之后》获省优秀表演奖等。纵然在话剧舞台上表演了三十年,获得了全国话剧界最高奖项金狮奖,杨敏虹还清晰记得当初老师汪洁的一句话:“如果你是名牌大学学文学的学生,那么来这里当一名话剧演员也一点不受屈。”他解释说:“年轻的时候,我在外形和声音等方面都特别突出,老师怕我骄傲,不肯下功夫学习基本功,于是就给我讲,当一名话剧演员首先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那样,用样两个人演一出话剧,文学功底深厚的人自然理解人物就到位,会准确地刻画出人物性格。”杨敏虹深谙老师的教诲,在以后的日子里,看书成为他苦练基本功之外最常做的事。最爱话剧杨敏虹也从事过电影、电视剧的拍摄,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自己酷爱的话剧舞台。他说:“那时,演话剧真的不赚钱,于是拍了几部电视剧和电影。但电影与电视剧的拍摄与演话剧完全是两回事。话剧很真实,没有深厚的基本功就会在舞台上露出破绽。而演戏由于在短时间时拍出大容量的东西,所以总有一种不能将演技发挥到极致的感觉。”记者 钟蕾《鞍山日报》歌颂长征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鞍山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长征颂》于昨日举行。来自市艺术剧院、市歌舞剧院、市戏曲剧院、鞍钢建设公司合唱团的200多名演员,以合唱、重唱、舞蹈、歌伴舞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为全市人民奉上了一台精彩的“长征颂歌”。由鞍山市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敏虹领衔主演红军李有国。首席记者周石刘一鸣摄影报道 《千山晚报》《雪蚕》饰刘汉杰与温峥嵘《先锋1931》饰斯拉瓦与高小俐艺术之路话剧《决堤之后》饰演谭明远(一号角色)获辽宁省第五届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凭借《决堤之后》《屈原》《死无葬身之地》的表演,荣获了第五届中国话剧表演金狮奖。《商鞅》片段饰商鞅,获鞍山市专业艺术业务考核一等奖。《茶馆》饰秦二爷获鞍山市文化局业务考核优秀奖。《断线风筝》饰玛尔获四平市专业考评一等奖。反腐话剧《最后一夜》饰韩石(一号角色)多次在省内外各地演出,得到了省市领导的接见和充分肯定。并在辽宁省第七届艺术节中获得省政府第一届文化艺术政府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个人获得“优秀表演奖”。大型无场次话剧《惊雷》饰贺小春(一号角色)荣获辽宁省第八届艺术节优秀个人表演奖,受到省市领导及专家的好评。在鞍山市纪委、鞍山市委宣传部举办的大型反腐警示话剧《钟声在弯道敲响》中担任统筹和排练演出的管理工作,该剧在鞍山及海、台、岫地区已演出三十余场得到领导和广大观众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惊雷》《钟声在弯道敲响》还要继续到省内外扩大演出,使我们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收入最大化。在中央提出全面学习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做时代先锋的活动中,通过反复学习《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调查报告》《平凡岗位上伟大的人》等多篇报道,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决心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务群众、勤勤恳恳、扎实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学习“雷锋的传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一周年,由鞍山市委、市政府举办的大型文艺演出《红诗鞍山、红歌鞍山》中有幸代表鞍山艺术剧院参加演出,朗诵郭明义同志创作的诗《我能给你什么、我的朋友》受到了领导的赞誉、现场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本人也接受了一次深深的洗礼。最近,鞍山市艺术剧院接受鞍山市委宣传部的工作安排排演大型话剧《郭明义》,全院上下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最强大的阵容完成此剧的排练,聘请全国著名的导演刘喜廷指导,由省内著名的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张杰、著名的国家一级灯光设计师关中奎共同创作,由国家一级演员杨敏虹饰演郭明义,在最近的演出当中反响强烈,受到各级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并为鞍山市人大、政协两会做汇报演出,正积极筹备进京向全国总工会做汇报。郭明义演出剧照话剧《郭明义》广受欢迎14日,话剧《郭明义》在胜利会堂上演。由鞍山市艺术剧院排演的大型话剧《郭明义》,目前已演出三十余场,郭明义这一角色由鞍山艺术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杨敏虹扮演,下一步剧组将到各基层单位巡演。剧组已接到上海方面邀请,预计四月份《郭明义》将在上海演出。著 名 京 剧 表 演 艺 术 家(筱)杨月樵百年诞辰 (1913—1976)(杨敏虹父亲筱)杨月樵先生河北玉田人,出身梨园世家,父亲杨双龙(艺名杨月樵),著名京剧大武生,艺兼梆子、皮簧。伯父杨双继,京剧架子花脸,多才多艺。筱杨月樵自幼在家中受到艺术薰陶与严格培训,养成良好的艺术气质和扎实的功底。随父亲、伯父学戏,练功十分勤奋刻苦,8岁登台,他没有进过科班,但由于父亲、伯父要求严格,备尝辛苦,终于打下深厚功底,为日后成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父亲杨双龙(杨月樵)曾与李少春父亲李桂春(小达子)师出同门,私交甚好,不幸的是父亲杨双龙(杨月樵)36岁暴病身亡。李桂春(小达子)惊闻噩耗,捶胸顿足、痛不欲生。后来李家进京,杨家奔向东北。相继在哈尔滨、满洲里、齐齐哈尔、牡丹江、长春、四平、沈阳、营口、锦州等地巡回演出。建国后(筱)杨月樵在沈阳京剧院工作,1955年由于吉林省辽源市为纪念解放战争烈士陈儒汉,成立儒汉京剧团,由辽源京剧团时任团长李岱亲自与沈阳京剧院协商,为支援辽源儒汉京剧团的成立,由(筱)杨月樵带领各行当演员二十余人奔赴辽源,组建儒汉京剧团。1958年辽源京剧团根据小说《林海雪原》改编由陈国珍、王品一执笔、刘金忠导演的现代京剧《智擒惯匪座山雕》(筱)杨月樵在剧中饰演杨子荣,演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轰动,在沈阳演出期间,时任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同志观看后大为赞赏,高度肯定,合影留念,并指示排成戏曲电影。上海京剧院观摩此剧并参考此剧本进行加工整理。参与了1964年全国现代京剧汇演,也就是后来被评为八个样板戏之一的《智取威虎山》。(筱)杨月樵先生是现代京剧杨子荣扮演者的第一人。(筱)杨月樵先生功底扎实、扮相英俊,长靠、短打、文武昆乱不挡。曾长期与方荣翔、殷宝忠、宋久龄、郭庆兰、于仲伯、齐啸云、林燕茹、林燕霞、八龄童、高永秋、赵秉楠、陈世良、刘梅霞等各行当名家合作。代表剧目:《智擒惯匪座山雕》《挑滑车》《长坂坡》《群英会》《铁公鸡》《伐子都》《华容道》《古城会》《千里走单骑》《走麦城》《连环套》《黑松林》《三岔口》《大闹天宫》《夜奔》《大名府》《猎虎记》等。搭班打炮戏,由于他扮相俊俏,常以旦角戏作为开场,如《起解》《五家坡》《拾玉镯》等。以《铁公鸡》《伐子都》《华容道》《长坂坡》等为大轴。《铁公鸡》一剧,台上舞动的大旗被认为全国同剧目中的大旗,杨家最大。经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真假美猴王》演出数百场,得到各地观众的赞誉。还曾演出全本《西游记》被誉为东北美猴王,影响极为广泛,被载入中国京剧名家史册其妹杨桂舫京剧科班出身,专功刀马旦、花旦、彩旦,造诣颇深,工作在辽宁省营口市评剧团,在戏曲教育工作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可谓桃李满天下。其大女儿杨秀玉著名京剧演员。功青衣、花旦、刀马,代表作《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状元媒》《白蛇传》《锁麟囊》《花田错》《红娘》《四郎探母》《梁山伯与祝英台》《玉堂春》《凤还巢》《沙家浜》《平原作战》《春草闯堂》等。在整个东三省享有很高盛誉,为京剧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清末从事梆子、皮黄的舞台演出,至今日的中央戏曲学院附中的课堂,杨家几代人为京剧事业的发展和传承,孜孜不倦,刻苦努力,其中饱尝了多少心酸与磨难,杨家人始终没有放弃对京剧事业繁荣发展的努力和追求。人活一句话人活一句话话剧《郭明义》剧照人活一句话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