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

夏原吉

中文名:夏原吉
出生地区:湖广长沙府湘阴县
出生日期:1366年
详细介绍:夏原吉,字维喆。湖广长沙府湘阴(今湖南省湘阴县)人,祖籍江西德兴。明朝初年重臣。夏原吉早年丧父,遂力......>>>查看夏原吉详细资料

夏原吉后世纪念

夏原吉墓位于湖南省湘阴县一中学旧校区东边操场围墙旁,于1951年县一中建校时挖出,掘出墓砖室,有主室和耳室,室内有小龛和墓志铭。1982年,夏原吉墓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镇千灯有一条尚书浦,北起吴淞江,南通淀山湖,是古代纵浦之一。相传明永乐元年,户部尚书夏原吉奉令携太常少卿袁复开浚吴凇江,顺便疏拓千灯浦,解除了水患。百姓为纪念他的功绩,把千灯浦改成了尚书浦。昆山城东(今时代大厦附近)有一条下界浦,明初时往东到入海口一百三十余里已经淤塞成平陆,无法泄水,也是由于夏原吉引下界浦入浏家港以分水势,得以通畅。从此下界浦被改名为夏驾河,一直沿用至今。其实,最值得一提的,是夏原吉不仅治理夏驾河,更促进了黄浦江的形成。明代洪武末年,作为太湖水入海通道的吴淞江下游严重淤塞,致使浙西连年遭受涝灾。永乐初年,吴淞江和黄浦下游壅塞,苏州、松江府一带大水成灾。朝廷十分重视水患治理,委派户部尚书夏原吉来江南筹划根治事宜。夏原吉在实地考察后,上疏朝廷,后经过朝廷批准,他采取了“掣淞入浏”、“掣淞入浦”的方案,、方面将吴淞江上游引入浏河,直接出海以舒解淤塞之急; 一方面采用本地诸生叶宗行的建议,开凿范家浜,使黄浦之水截过吴淞江,北流直接入海。范家浜开挖后,黄浦上承淀泖湖群之水,淀泖地势最低,太湖下泄之水,先汇集于此,加上杭、嘉之水也注入黄浦,黄浦水域面积广,清水来源多,在落潮时,有足量的清水冲淤,黄浦自然不断扩大。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