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今

王子今

中文名:王子今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区:哈尔滨
出生日期:1950年12月
毕业院校:西北大学
代表作品:《秦汉区域文化研究》等
详细介绍:王子今,1950年12月生于哈尔滨,1982年2月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84年12月西北大......>>>查看王子今详细资料

王子今学术著作

1 秦人屈肢葬仿象“窋卧”说,考古1987年12期;2 中国古代的意识形态管理,政治学研究1988年2期,新华文摘1988年6期;3 历代“托古改制”的文化背景分析,政治学研究1988年5期;4 “伐驰道树殖兰池”解,中国史研究1988年3期;5 秦汉长城与北边交通,历史研究1988年6期;6 秦汉时期的私营运输业,中国史研究1989年1期;7 陕西丹凤商邑遗址(与周苏平、焦南峰合作,第一作者),考古1989年7期;8 祭政合一制度与中国古代政治迷信,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1期;9 秦汉时期的内河航运,历史研究1990年2期,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1年3期;10 汉代建筑中所见“复壁”,文物1990年4期;11 说秦汉“少年”与“恶少年”,中国史研究1991年4期;12 “未央”释义,文史第37辑(中华书局1993年2月);13 两汉救荒运输略论,中国史研究1993年3期;14 “竹馬”源流考,比較民俗研究第8号(筑波大学比較民俗研究会1993年9月);15 睡虎地秦简〈日书〉所反映的秦楚交通状况,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1号(兰台出版社1993年);16 战国秦汉“驰逐”竞技浅说,简牍学报第15期(兰台出版社1993年12月);17 论中国传统政治形态的内在封闭性,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秋季卷;18 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历史研究1995年2期;19 秦代专制政体的奠基和“忠”的政治规范的定型,政治学研究1995年1期;20 战国秦汉时期的女军(与孙中家合署,第一作者),社会学研究1996年6期;21 秦汉都市交通考论,文史第42辑(中华书局1997年1月);22 西汉长安的“胡巫”,民族研究1997年5期;23 古代西北地域の交通と長城,黄土高原とオルドス(勉誠社1997年10月);24 汉代民间“苍天”崇拜的二重证据法研究,哲学与文化月刊第26卷4期(1999年4月);25 汉代民间的西王母崇拜(与周苏平合署,第一作者),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2期;26 汉代儿童的游艺生活(与周苏平合署,第一作者),中国史研究1999年3期;27 尹湾〈集簿〉“春种树”解(与赵昆生合署,第一作者),历史研究2001年1期;28 走马楼简“折咸米”释义,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3号(兰台出版社2001年7月);29 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历史研究2002年2期;30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所见盐政史料,文史2002年4期;31 中国生态史学的进步及其意义——以秦汉生态史研究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03年1期;32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武都汉简(与申秦雁合署,第一作者),文物2003年4期;33 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鸡出入簿〉小议——兼说汉代量词“只”、“枚”的用法,考古2003年12期;34 汉代丝路贸易的一种特殊形式:论“戍卒行道贳卖衣财物”,简帛研究汇刊第1辑“第一届简帛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系、简帛学文教基金会筹备处2003年5月);35 陈梦家与简牍学,简帛研究汇刊第2辑,第二届简帛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大学文学院、简帛学文教基金会筹备处2004年5月);36 中江塔梁子崖墓壁画榜题考论(与高大伦合署,第一作者),文物2004年9期;37 走马楼舟船属具简与中国帆船史的新认识,文物2005年1期;38 荥经何君阁道石刻再发现的意义,四川省における南方シルクロ—ド(南伝仏教の道)の研究(シルクロ—ド学研究24)(シルクロ—ド学研究センタ—2005年3月);39 西汉“齐三服官”辨正,中国史研究2005年3期;40 秦漢時代における生態環境研究の新しい視点,日本秦漢史學會會報第7号(2006年11月);41 漢魏時代黄河中下游域における環境と交通の関係,黄河下流域の歴史と環境——東アジア海文明ヘの道(東方書店2007年2月);42 秦汉帝国执政集团的海洋意识与沿海区域控制,白沙历史地理学报第3期(2007年4月);43 两汉军队中的“胡骑”,中国史研究2007年3期;44 北辺交通と漢帝国の文化の拡大,シルクロト—ドを拓く 漢とユ—ラシア世界(〔財〕なら·シルクロト—ド博記念国際交流財団/シルクロト—ド学研究センタ—,平成19年1月);Transportation in the Northern Territories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Han Culture,Opining up the Silk Road The Han and the Eurasian World(The Nara International Foudation Commemorating the Silk Road Exposition/Research Center for Silk Roabology);45 汉代北边的“关市”(与李禹阶合署,第一作者),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3期;46 〈史记〉时间寓言试解读:神秘的“四十六日”,人文杂志2008年2期,新华文摘2008年12期;47 秦汉“小女子”称谓再议,文物2008年5期;48 漢代西北邊境關於“亡人”的行政文書,中國古中世史研究第20輯(2008年8月);49 中国古代交通システムの特徵——秦漢出土資料を中心として,資料学の方法を探る——情報発信と受容の視点から(愛媛大学「資料学」研究会,2009年3月),東アジアの出土資料と情報傳達の研究(愛媛大学法文学部,2009年3月);東アジア出土資料と情報傳達(汲古書院2011年5月);50 “汉朝”的发生:国家制度史个案考察的观念史背景,中国史学第18卷(朋友書店2008年12月);51 汉匈西域战争中的“诅军”巫术,西域研究2009年4期;52 大葆台汉墓出土猫骨及相关问题,考古2010年2期;53 長沙東牌樓漢簡“津卒”稱謂及相關問題,中華文史論叢2010年1期;54 汉代的“海贼”(与李禹阶合署,第一作者),中国史研究2010年1期;55 走马楼竹简“邪”“耶”称谓使用的早期实证,文物2010年5期;56 試説里耶户籍簡所見“小上造”“小女子”, 2007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論文集(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11年12月;57 居延简文“临淮海贼”考,考古2011年1期;58 两汉时期关于军事屯田的论争(与吕宗力合署,第一作者),中国军事科学2011年2期;59 中国古代的驿壁文学,文学遗产2012年6期;60 “译人”与汉代西域民族关系(与乔松林合署,第一作者),西域研究2013年1期;61 居延漢簡“校士”身份及“拘校”制度推考,國際簡牘學會會刊第7號(2013)(蘭臺出版社2013年2月);62 秦汉基层社会单元“里”的结构与功能,古代庶民社会(中央研究院2013年12月);63 “猿骑”考——借助汉代画像资料的探索,文物2014年5期;64 秦汉“五岭”交通与“南边”行政,中国史研究2014年3期;1 《中国古代交通文化》,三环出版社1990年10月;2 《交通与古代社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3 《毛泽东与中国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11月;《历史学者毛泽东》,西苑出版社2013年1月;4 《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2月,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5 《秦汉交通史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7月,增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6 《跛足帝国:中国传统交通形态研究》,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3月;7 《门祭与门神崇拜》,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6月,《门祭与门神崇拜——“门”的民俗文化透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8 《中国古代交通》,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9 《中国古代行旅生活》,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7月,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11月;10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11 《中国女子从军史》,军事谊文出版社1998年7月;12 《中国文化节奏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13 《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14 《“忠”观念研究:一种政治道德的文化源流与历史演变》,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15 《中国盗墓史:一种社会现象的文化考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月;《中国盗墓史》(插图珍藏版),九州出版社2007年1月;16 《20世纪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17 《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18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中国政治通史》第3卷),泰山出版社2003年8月;19 《邮传万里:驿站与邮递》,长春出版社2004年1月,长春出版社2008年1月;20 《古史性别研究丛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21 《钱神——钱的民俗事状和文化象征》,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22 《秦汉社会史论考》,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23 《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24 《千百年眼:皇权与吏治的历史扫描》,长春出版社2008年1月;25 《文景之治》,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26 《秦汉史:帝国的成立》,三民书局2009年1月;27 《中国历代王朝开国检讨》,泰山出版社2009年4月;28 《竹枝词研究》(与王慎之合著),泰山出版社2009年6月;29 《秦汉闻人肖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30 《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31 《秦汉文化风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32 《汉代儿童生活》,三秦出版社2012年9月;33 《秦汉社会意识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9月;34 《秦汉称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4月;35 《王子今学术经典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2021年,王子今《长安碎影》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 《文明的生态史观》,〔日〕梅棹忠夫,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3月;2 《能够思想的芦苇》,〔法〕帕斯卡尔,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4月;《能够思想的苇草》,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11月;1 文身的意义和特点,〔日〕高山纯,民族译丛1986年2期;2 印第安人服用致幻植物的风习,〔日〕吉田祯吾,民族译丛1990年6期;3 汉律中“不道”的概念,〔日〕大庭脩:中国法制史考证(日本学者考证中国法制史重要成果选译),丙编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秦汉交通史研究(1989年立项),最终成果:学术专著《秦汉交通史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7月);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秦汉区域文化研究(1992年立项),最终成果:学术专著《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2000年立项),最终成果:学术专著《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一般项目:秦汉时期未成年人生活研究),已结项,最终成果:学术专著《秦汉未成年人生活》,待出版;5.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汉社会称谓研究,最终成果:学术专著《秦汉称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4月,列入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基地基金重点项目:秦汉时期齐人的海洋开发,已结项,最终成果:学术专著:《东方海王:秦汉时期齐人的海洋开发》,待出版;7.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新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2007年子课题“匈奴经营西域研究”,已结项,最终成果:学术专著《匈奴经营西域研究》,待出版;1.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项目编号:10XNL001;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秦汉时期的海洋探索与早期海洋学研究”,批准号:13AZS005;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秦统一及其历史意义再研究”,批准号:14ZDB028。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