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

王澍

(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得主)

中文名:王澍
英文名:Wang Shu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区:新疆乌鲁木齐市
出生日期:1963年11月4日
毕业院校:东南大学、同济大学
职业:艺术家,建筑师,教授
代表作品:中国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宁波艺术馆,海宁青少年宫;
详细介绍:王澍,汉族,1963年11月4日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建筑师。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的本科以......>>>查看王澍详细资料

王澍人物评价

王澍和很多知名设计师有“海归”背景不同,王澍土生土长,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读了本科,在东南大学读了硕士,同济攻读博士,如今任教于中国美院。但业界人士也曾意味深长地说过一句话,“王澍摘获的有含金量的奖项里,来自本土机构的极少。”“非主流”,这似乎是王澍踏进这个行业起就被贴上的标签,论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大学时代。“看不懂”,也是很多人对王澍建筑作品的评价。最初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后来作为获奖代表作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以及他参与的住宅项目“钱江时代”,争议从未平息。王澍的昔日同窗好友也不忘再“火上浇油”。“在大学的时候,王澍就没有被定义为优秀学生;他的博士论文,在同济也没拿到优秀论文。”王澍,作为活跃在中国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是对那些建筑司空见惯的人而言。凭着对项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的确,当年学业有成的他并未急于获取利益,而是在杭州以一种“隐居”的方式生活着。在此期间,他与工匠一同干活上工,以一种最原始也是最朴实的途径,来一步一步走近他理想中的中国建筑艺术。也许正是这六七年时间的反省,使得王澍能够在浮躁的社会和喧嚣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细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发掘其与建筑内在的微妙关系。这使得王澍的一些作品中具有和国画中相同的一些性质,王澍是睿智的,因为他在浮华的世风下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发现建筑的本质;王澍是睿智的,因为他在自己的作品设计是能够体现出自己独到的视角和对中国文化的高深见解,并贯穿始终。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曾经这样评价王澍:“他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中国建筑的未来没有抛弃它的过去。”这是《时代》杂志最认可王澍的理由,另一种认可源自王澍选择建筑材料的“环保”理念。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