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王静

中文名:王静
国籍:中国
民族:土家族
出生地区:四川、涪陵
职业:导演、编剧
代表作品:无声的歌、女童班、太极英雄、湘西往事、借问英雄何处、窗口
详细介绍:王静,国家一级导演,湖南大学影视编导专业教授;1983年起从事专业影视编剧和导演工作,先后在湖南电视......>>>查看王静详细资料

王静拍摄花絮

记者探班《借问英雄何处》导演王静:我是湘西人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以一个湘西人自居,不屈不挠,无惧无畏,永不言弃——在《借问英雄》拍摄现场给演员说戏王静出现在你眼前时,你很难猜出他的职业。深蓝色西装,白色衬衣,V领羊毛衫,他站在人群中,看上去朴素、随和,不酷,也不拽,当一口地道的湘西话从他口中蹦出时,你就彻底被迷惑了,这个中规中矩的中年男人,分明是湘西某部门的公务员嘛。可在永顺县芙蓉镇大型电视连续剧《借问英雄何处》拍摄现场,导演王静的强大气场就显现出来了。巨型吹风机吹动着空中的旗幡,他右手拿着喇叭,左手打着手势,指挥着眼前的百余号人,“吹风机要左右吹,别在一个风向。”“摄影师要注意,推镜头时一定要与所表现的内容相关,而不是外在主观的强加。”“太阳光快没了,大家抓紧时间准备,5、4、3、2、1,开始——”导演王静与演员唐国强研讨剧本霎时,拍摄现场黑烟滚滚,旗幡飘动,一把黄豆唰地洒在地上,影视界大腕唐国强满脸悲痛,掀起青色长衫,缓缓下跪,身旁穿着白色孝服的孝子们也端着灵牌跪在地上;蓝衣军人,黑色枪支,身着土苗服装的村民,芙蓉镇的广场,仿佛又重回战火纷飞的抗日年代。33年前,永顺人王静还是吉首大学数学系的学生,如果按部就班地行走,他现在或许是个收入不菲的高级工程师,或是桃李满天下的数学教师,不过他选择了导演这个行业,现在已经是国家一级导演了。30年来,他先后执导了《神光》、《野火》、《女童班》、《湘西往事》等各类题材电视连续剧四百余部集;他囊括了94年度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第二届“奋发文明”金奖、全国第七届“骏马奖”一等奖、全国首届电视散文展播金奖等各类国家级大奖;他所执导的《窗口》与谢晋的《芙蓉镇》、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一同被选入北京广播学院编导专业教材,从1988年沿用至今。其实除了这些,王静与你身边的湘西好友没什么分别,他与朋友扯谈时语速飞快口沫横飞,丰富的语言,敏捷的思维一下就抓住了你的注意力;他豪爽地喝下你敬来的啤酒;他不抽烟却首先客气地掏出烟来发给你。当家乡的朋友们因他这部投资几千万的《借问英雄何处》电视剧,夸他能耐时,他就来给自己浇冷水了——哎呀,真的没什么,就是写个剧本,把外面的人聚到这里来,一起做个事,我的任务就完成了。王静在《借问英雄》现场说戏但当记者与他单独谈到《借问英雄何处》这部电视剧的用意时,王静变得严肃起来。“我感到当前社会信仰与精神追求的严重危机!从当前网络热议的‘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以及网络恶炒‘凤姐’、‘犀利哥’等等现象,都反映了一种民族情绪,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中缺乏诚信、向上、奋进、拼搏的精神,缺乏亲情温暖情怀、英雄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情怀……”“而目前这些缺失掉的精神,恰恰从我们湘西可以找到。”王静举了两个例,明嘉靖三十四年,湘西土司彭翼南、彭荩臣各自率领三千湘军土著士兵,在杭州湾火攻倭寇老巢王江泾,斩倭寇首级1900余;1937年淞沪保卫战,还是杭州湾,由湘西人组建的少数民族武装——新编128师,用大刀土枪土炮,与全副武装的日军第六、第八两个师团十余万人血战七天七夜,从而使70多万中国军队主力得以撤出重围,为日后的八年抗战保存了力量。“在国家处于水深火热的危难中,湘西人每每挺身而出。湘西人说话算话,诚信,勤劳,勇敢,永不言弃,这不都是当前社会需要的精神吗?”这也是王静创作《借问英雄何处》剧本的初衷。该剧根据真实的故事和人物创作而成,由著名演员唐国强、孙海英等联袂主演,讲述抗战初期,分别投奔红军、国民党军及“刀匪”的3个湘西兄弟,从互相争斗到为了保家卫国而重新聚首、为抗战献身的英雄事迹。他要让别人知道,在国家处于水深火热的危难中,挺身而出的是湘西人,该片中并没有写土家族和苗族,只写湘西人这个概念,就是要传达出湘西人民重信义、轻富贵、爱国家、忘生死的淳朴性情和英雄气概。王静(左四)出席《借问英雄》发布会“这些精神都是我们湘西人绝不应该舍弃的宝贝,也是当前社会需要加强的精神特质。我和唐国强讨论的时候我就说了,如果每一个湘西人在外面面对别人的问询时,都敢拍着胸脯说‘我是湘西人’,那么我拍出这部片子的目的就达到了。我在北京时,许多人问我是哪里人,我大声答,湘西人!在外地,有我在场时,别人说湘西土匪,我就晓得说的是我,哈哈。”此剧里,王静对湘西做出了深度挖掘,并进行了通俗而富有意蕴的故事化表达,如民俗“妹妹出嫁要哥哥背”的婚嫁文化等,在对白中,他还运用了大量原汁原味的湘西俗语,甚至连他亲手写的主题曲《砍头歌》,也充满湘西魅力:“老子本姓天,家住山里面;吃的千家饭,抽的百家烟;皇帝把我怕,菩萨把我嫌;快活靠自己,砍头当过年;要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从上世纪90年代的《野火》,到2006年的《湘西往事》,到如今的《借问英雄何处》,歌颂湘西人,宣扬湘西精神,一直是王静执导作品的主题,在这一点上,他从不含糊妥协。《借问英雄何处》在确定投资商之前,还有个小插曲。一位浙江投资商对王静的剧本很有兴趣,开出不菲的投资数额,但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把湘西人改为杭州人,二是把拍摄地点湘西换到浙江横店影视城。面对投资商强硬态度,王静当场拒绝,拂袖而去。“面对生活,有时我会妥协,但是面对家乡血浓于水的情感,我不会为几斗米折腰。”谈起家乡湘西,王静感慨,“其实湘西最大的亮点不在自然风光,而是在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是老天赋予,人文景观却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湘西走旅游路线,应该重视开发本土人文景观,要树立湘西的人品,要歌颂湘西的人,山美水美,人要更美。人不美,山水都谈不上美了。本报记者:向培东,通讯员:瞿绍华、周凤; 原载《团结报》王静执导连续剧《太极英雄》王静(中)导演电视剧《神光》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