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洋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展开>>
王海洋

王海洋

中文名:王海洋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区:山西吕梁
毕业院校: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详细介绍:王海洋,山西吕梁人,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王海洋的“天下第一饼”店开在师大龙泉路校区。>>>查看王海洋详细资料

王海洋人物故事

卖什么呢?卖饼好了王海洋是山西吕梁人,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7月份毕业,他的“天下第一饼”店就开在师大龙泉路校区。昨天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着做饼、卖饼,生意还不错。他是如何变成饼店老板兼大厨的呢?这事还得从几个月前,他得知自己考研失败时讲起。话说当时王海洋经过多番考虑,决定暂时不就业,继续考研。可那毕竟是一年后的事情了,他觉得自己不能“坐等”毕业,应该“自主创业”,去赚取考研前的生活费。创业得有项目,王海洋想起了自己参加考研培训班时,在一家店里吃到的一种烙饼——当时,他觉得这饼的味道真是美味极了。于是乎,虽然会做饭,但从没做过饼的王海洋,决定去学做饼,然后开家饼店。向父母借了2万元创业资金后,王海洋找到了做饼的那位师傅,花费1000元买下了做饼的秘诀。4月1日,“天下第一饼”店开张了。不过,创业青年的征途几乎都不会一帆风顺,王海洋也不例外——他发现做饼的秘诀是假的,“做出来的饼怎么也吃不出原来的味道来”。不得已,王海洋把那位师傅请到店里。师傅做的饼确实好吃,顾客逐渐增加。“待我学成归来”生意好了,问题也来了,师傅提出分成。“竟然是五五分成,要我把全部家当连带收入的一半都分给他,我当然不干。他说,我不给,他就要走人。”咬咬牙,王海洋送走了这尊神。师傅走后的第一天,王海洋亲自上阵做饼。不出他的预料,饼一如既往的难吃。不敢拿自己做的饼往外卖,王海洋悄悄地把店门关了。第二天,依然紧闭的门上贴出了一张告示:“因为做饼师傅不厚道,我们无法再继续合作下去了。昨天下午的饼是我们自己做的,可能味道很不好,对此我很过意不去。现在我已经前往北京去学习真正的做饼技术了。等我学成回来,大家可以来找我说明情况,除免费带走同样分量的饼外,额外再送你一瓶水作为补偿。”那一天,是4月16日。“说真的,看到纸条的时候,心里很震撼,觉得店老板特别真诚。当时就想,等他学成回来,我一定会再来光顾的。”师大学生小李昨天也去买“天下第一饼”了。他回忆说,饼店当时关门一周,无数路过的学生都看见了门上的纸条,一时间,关于饼店老板的事情传遍了校园。王海洋的店是4月22日重新开张的。这一次,他真的学到几手功夫了。“我在网上查到北京有一家教做饼的学校,花了2000元的学费,苦练了一个星期,请师傅帮忙琢磨我偏爱的这一种饼是如果做出来的。”店门重开,顾客络绎不绝——大家都说,冲着店老板曾经贴在门上的承诺,也得来光顾嘛。关于“天下第一饼”的传说一身运动装的王海洋正忙着接待顾客们。看到顾客们已经排了好一会儿队,王海洋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之前的那锅饼,因为失误未能完全做熟就起锅了,王海洋直接用塑料袋把饼装了,扔到了垃圾桶里。“没事,老板,我们可以等会儿。”顾客们很执著,不离饼店半步。几分钟后,又一锅热乎乎的饼子出炉了,每一位顾客结完账后,王海洋又给他们多拿了一些饼。“不好意思了,让大家久等了。”每公斤15元的烙饼,王海洋现在每天最多能卖60公斤。不过,他说,现在赚钱不是要务:“首先要确保质量稳定。”王海洋,每天晚上还要赶去参加英语培训。大学4年,在取得法学专业本科文凭的同时,他还考取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取得了驾照。“做饼只是我暂时的事业,未来,我肯定不会以做饼为生。不过,既然我做饼,就要做天下第一饼。”天下第一饼新的发展下午5点刚过,前来买饼的顾客已经排起了长队。切饼、装饼、收钱、找钱,短短几分钟时间,23岁的汪李琳的额头已开始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半个小时过去,她卖出了10锅饼。每锅饼平均收入17元,这样来算,半小时她已经进账170元左右。毕业于四川某大学的汪李琳辞去了留学咨询公司的职务,于6月中旬选择加盟王海洋的“天下第一饼”。“每天的营业额基本上在700元左右。”昨天下午4点左右,记者来到了汪李琳的饼店。当时顾客不多,汪李琳的母亲李香一个人还能应付。下午5点,身着T恤、牛仔裤、头戴太阳帽的汪李琳赶来了。她进店不久,顾客便越来越多。“5块的;我也要5块……我要3份,每份都给我装3块钱的……”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半小时里,她忙得不亦乐乎。“不好意思,久等了,每天吃晚饭的这个时候,总是有很多顾客过来买饼,我要不招呼,妈妈一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半小时后,顾客少了一些,汪李琳这才挤出人群,向记者抱歉地笑笑。用时一星期,花了1000元。这就是汪李琳学会全套做饼手艺所付出的时间和金钱。“工资不高,又常常加班;给别人打工,不如给自己打工。但其实关键还是在妈妈,在她的劝导下,我才下决心辞职的。”接受采访时,汪李琳不忘提及至今还在店内帮自己打下手的母亲。原来,本报刊登了关于在校大学生王海洋自主创业,做饼来卖的事迹后,汪李琳的母亲李香先于女儿看到了这篇报道。“既然一名在校大学生都能自主创业,那么,作为一名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更应该无忧无虑地自主创业吧!”母亲李香解释着劝导女儿自己创业的原因。汪李琳的饼店开在了云南财经大学附近,来自财大的学生顾客特别多。“味道好,价格合理,蛮喜欢的。”财大的大三学生何美丽说,自饼店开张以来,她几乎每天都来光顾。李香回忆,有一名财大男学生一天三次来买饼,顿顿吃饼。她考虑到大学生课业负担重,天天吃饼营养肯定不均衡,于是“义正辞严“地劝说前来买饼的这名学生,让他去吃点其他的东西。由于高校已开始放暑假,王海洋的饼店暂时关门了,目前,王海洋只负责给加盟店提供做饼使用的酱料。一公斤酱料成本10元,卖给加盟店为每公斤16元,“每天卖出10公斤,一天就是60元,足够我每天的生活费用了。”在王海洋看来,这一切都顺其自然。目前他的“天下第一饼”在昆明市内有两家加盟店(另一家加盟店开在农大附近)。可对于一心想考研的他来说,这一切已经足够了,“我不贪,只要有人想学,只需交500元学习费用,我就会把全部做饼手艺教给对方,但是,只有一样不教,就是酱料的配方。”王海洋说,他之所以不教酱料的配方,一是出于对自己的保护,“毕竟我的饼店还要继续开下去,不能因此而断了自己的经营。”二就是出于对加盟店的保护。“如果给了酱料的配方,市场肯定会乱,到时谁都赚不到钱。”不过,酱料的配方也不是绝对不能给。王海洋认为,将酱料配方给外省加盟店,就没问题了。“有个人从海南过来,他也想加盟,我考虑到时候以2000元的价格把酱料配方卖给他。”昨天还得知,在山西老家,王海洋的父母仍不支持儿子做饼生意。“爸妈为阻止我回昆明开店,过年时给我买了一套价值50万元的房子,还有一辆10多万元的小车,目的就是让我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可是,我不能一辈子靠父母生活。若是一辈子活到头,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给予的,那我的人生价值又如何体现?”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