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伟

特伟

中文名:特伟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区:上海市
出生日期:1915年8月22日
毕业院校:上海尚贤中学(肄业)
职业:动画导演、编剧、画家
代表作品:小铁柱、好朋友、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金猴降妖、山水情
详细介绍:特伟(1915年8月22日—2010年2月4日),原名盛松,出生于上海市,祖籍广东省中山市,中国内地......>>>查看特伟详细资料

特伟人物经历

1915年8月22日,特伟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富庶家庭。特伟特伟自幼痴迷文艺,喜爱看连环画,经常长时间留在小书摊上看连环画。刚开始仅仅是喜欢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进行涂鸦。之后,对连环画中的形象进行临摹,不久就将画中的人物形象画的惟妙惟肖了。1928年,因家道中落,初二的特伟从上海尚贤中学辍学。而他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梦想,而常到城隍庙人像画馆门口偷艺的他,在短时间内便掌握了碳素画人像技术。之后,他凭借该技术到广告画社当了学徒,以此养家糊口,并以漫画向报社投稿,《中西科学之比较》是他的处女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与叶浅予、张乐平等8人成立了救亡漫画宣传队,并在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出版漫画刊物《救亡漫画》。1940年年初,特伟率领漫画宣传队从桂林转战重庆,出版漫画刊物《抗战漫画》。1941年,由重庆至香港,参与组织新美术会;随后,为《华商报》编辑周刊《新美术周刊》;同时,出版画集《特伟讽刺画集》和《风云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桂林、重庆等地参与举办画展《香港的受难》。1944年,在云南参加抗敌演剧第五队。1945年,开始在云南担任中学教师。1947年,重返香港后,参与组织人间画会,同时在周刊《群众周刊》上连载长篇漫画《大独裁者》。1949年2月,由夏衍、黄新波介绍,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担任长春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厂长。1950年代初,在夏衍的邀请下,他率队从长春到上海,在上海成立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领导和制片工作。1951年,执导个人首部动画短片《小铁柱》。1953年,执导动画短片《采蘑菇》。1954年,执导动画短片《好朋友》,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美术片二等奖。195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何是黑的》,中国美术电影从此进入了彩色片时期。但因为这一时期的国产动画作品多半模仿苏联动画,《乌鸦为何是黑的》被威尼斯动画电影节评委当做苏联的作品,特伟从此下定决心,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1956年,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开始了动画片创作;同年,与李克弱联合执导动画短片《骄傲的将军》,该片采用京剧脸谱搭配传统服饰的造型设计、揉入京剧舞台元素,影片讲述了一位得胜归来的将军骄傲自满,荒废武艺兵法,最后被敌人活捉的故事。导演作品1957年,担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厂长。1960年,执导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短片《小蝌蚪找妈妈》,该片获得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奖、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等奖项。1963年,与钱家骏联合执导以牧童寻牛的故事为明线的水墨动画短片《牧笛》,该片获得丹麦顾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1976年,与沈祖慰联合执导动画短片《金色的大雁》。1981年,特伟在日本京都举办中国水墨动画展;1月,在杂志《百科知识》上发表著文《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美术电影》。1984年,与严定宪、林文肖联合执导动画电影《金猴降妖》,该片根据中国古典作品《西游记》中的故事改编,影片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美国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动画故事片一等奖。1988年,执导水墨动画短片《山水情》,该动画短片将中国绘画、音乐、诗与哲学融为一体,获得第1届 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大奖、第6届保加利亚瓦尔纳国际动画电影节优秀影片奖等奖项。1989年,特伟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节荣誉奖。1995年,国际动画学会(ASIFA)授予特伟“终身成就奖”,他也成为首个获此奖项的中国人。2004年,在纪录片《万氏兄弟和《大闹天宫》》中出镜。2010年,获得中国动漫艺术终身成就奖。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