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

孙亮

(三国时吴国皇帝)

中文名:孙亮
出生地区:建业
详细介绍: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252......>>>查看孙亮详细资料

孙亮为政举措

政治

孙亮十孙亮像岁即位,政权主要把持在受托孤大臣诸葛恪、孙峻和孙峻任命接位的孙綝手中。孙峻和孙綝尤为险恶傲慢,嗜好杀戮。群臣宗亲对二孙的统治多有不满试图反抗,政变频频却始终无果,其中重臣朱异、吕据、滕胤等都被二孙杀害。治下人民生活一样十分恶劣,最初诸葛恪广施德政,取消监视官民情事的制度,免掉拖欠的赋税,取消关税。民众无不高兴。然诸葛恪逐渐独断专权滥用民力,失去民心。二孙常常用重刑统治天下,百姓忧愁恐惧。五凤二年(255年)发生大旱,也不见有相关惠民措施,人民饥饿,军士怨声载道。孙亮十五岁的时候即开始亲政,孙綝一度因为恐惧避其锋芒。孙亮有意除掉孙綝。但因为外戚谋事不慎,内无良辅,最后竟先被孙綝下先手废掉了。

军事

少帝孙亮即位初期的同年(252年)十一月;魏出动15万大军,兵分三路,向东吴的东西两个方向进击。其中,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领兵7万,直逼东兴。太傅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战败,魏将韩综、乐安太守桓嘉先后遇溺,大批军需物资被吴军缴获。司马昭因此战的战败而被削去侯爵,诸葛恪则在吴国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建兴二年(253年)春,诸葛恪又征伐二十万人出兵合肥新城伐魏,然疾者过半,死伤惨重。而诸葛恪全然不顾,士民怨恨,诸葛恪也被孙峻发动政变杀死。五凤二年(255年),孙峻与魏国于淮河一带交战获胜,魏将文钦投降。太平二年(257年),孙吴与魏臣诸葛恪联合起兵反魏,孙綝派兵协助诸葛诞但最终失败。

行政

太平二年(257年),以长沙东部为湘东郡,西部为衡阳郡,会稽东部为临海郡,豫章东部为临川郡。

文化

大帝在位后期,曾命项峻和太史令丁孚编撰吴书,少帝即位后认为丁孚、项峻二人没有撰写史书的能力而不采纳之,改任韦昭为太史令,负责编撰《吴书》,薛莹与周昭、梁广、华核四人受命辅助。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