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

苏静

中文名:苏静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区:福建省漳州市海澄县(今漳州市龙海区)
出生日期:1910年
职业:军人
详细介绍:苏静(1910年—1997年11月28日),曾用名苏孝顺。福建省漳州市海澄县(今漳州市龙海区)人。中......>>>查看苏静详细资料

苏静戎马生涯

回忆聂荣臻元帅回忆中的功臣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录中这样评价苏静:“红军过草地,苏静同志在前面开路是有功的。”红一方面军长征时,红一军团奉命为开路先锋。当时的军团长为林彪,政委是聂荣臻,苏静虽是军团的一个小小侦察参谋,却是先锋中的先锋。红军进行史无前例的战略转移,情报侦察至关重要,一招不慎,就会有全盘皆输之虞。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都是人迹罕至之处,再加上张国焘拥兵自重,率红四方面军闹分裂,更使党中央所在的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雪上加霜。中央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后,减员严重,只有8000多人,又多是老弱病残之辈,饥饿、疾病、疲劳使他们的体力已经达到了极限,每走一两天路程,都有可能造成可怕的非战斗减员。未来的路上仍然军情、民情、地形三不熟,危机四伏。因此能否在情报上达到知己知彼,尽可能地少走弯路,避开优势敌军,是红军最终到达目的地的保证。北上为确保长征的胜利,毛泽东亲自到一军团指挥部队北上。侦察参谋苏静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每天晚上,他把侦察员们搜集来的情报分析汇总,根据新的情报连夜绘制新的行军路线图。第二天天没亮,苏静就会带上最新的行军路线图向毛泽东报告当天的行军路线,为红军尽快到达目的地做出了重要贡献。长征途中,苏静为中央红军绘制的路线图达数百张之多,现在仍有数张完好无损地保存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这都是见证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踏遍大江南北,历经千辛万苦的珍贵史料。苏静勘察地形(右二)1935年秋,红军到达陕北后,曾经力图向北发展,一军团主要将领林彪、左权带领苏静到瓦窑堡以北地区进行实地勘察,不料陷入沙漠,迷失方向。眼看夜幕将至,林彪、左权等人心急如焚,但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去。大家想来想去,最终都把目光集中在骑着一匹老马悠哉悠哉的苏静身上。左权将军心直口快,对苏静说:“大家都说你点子多,就快想想办法吧。”苏静自幼饱读诗书,博闻强记,当然知道“老马识途”的典故,心中早有了答案。他没有直接回答左权,而是不慌不忙地下了马,放开僵绳。正如苏静所料,老马很快就带着他们踏上归途。从此,苏静成为林彪手下的小诸葛,得到林彪的赏识。抗战爆发后,红一军团改编成115师,许多将领都要降一、两级以上使用,苏静却被提升为侦察科科长。1938年,八路军115师进驻晋西孝义地区,国民党方面派了一个蒋干式的高参到115师进行“联络”事宜。那个高参到八路军后,极为活跃,频繁拉拢、收买师部机要人员。很快,一名师部译电员被拉下了水。当然这一切都逃脱不了苏静的那一双鹰眼。几天后,苏静不动声色地处理了那名译电员,然后连续数日大鱼大肉宴请国民党高参。这位高参欣喜若狂,欣然赴宴。宴席中,苏静代表八路军殷勤劝酒,高参及其随员们也心怀鬼胎地频繁回敬。很快,苏静不胜酒力,开始胡言乱语,将八路军一些机密“情报”也说了出来。每到三更半夜,那位高参便会将他收集到的情报发给上司,屋里电台“嘀嘀嗒嗒”,苏静则在隔壁房间的被窝里将高参发出的电码原原本本记在本上。通过对故意泄密内容和国民党电码的反复对照,苏静轻而易举地将国民党的电报密码弄到了手。对于上述功绩,如果不是当时的老领导主动说出来,苏静是绝对不会向任何人提起的。林彪麾下的得力干将林彪长期作为苏静的老上司,林彪比谁都更有对苏静的发言权。1946年初,东北战场很不明朗,林彪统率下的东北民主联军主力从山海关一直退到松花江以北,处境极为艰难,很需要打一个大胜仗以鼓舞士气。然而部队装备奇缺,驻地分散,群众也没有充分发动起来,想打大胜仗非常困难。林彪把希望寄托在前方总指挥部情报处处长苏静身上。林彪知道,老部下苏静在关键时刻总会给他惊喜。事实也正如林彪所料。苏静和他手下的100多名情报人员迅速活跃在广袤的黑水白山间,冒着严寒收集敌情。2月11日,苏静获悉敌89师近两个团脱离其主力到达秀水河子,离主力有3天的路程,很快上报林彪。林彪当机立断,迅速就近调集7个团的优势兵力一举将其全歼。这是林彪率部进军东北以来打的第一个漂亮的歼灭战。4月15日,在苏静准确的情报保障下,林彪指挥部队又在大洼一举歼灭敌87师4400人。当时,敌87、89两个师均属黄埔悍将陈明仁的71军,战斗力极为强悍,在东北战场多次给部队造成重大伤亡。林彪能够连续重创71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苏静的情报保障得力,做到了知己知彼。大洼战斗结束后,林彪高兴地对秘书季宗权说:“一个苏静等于十万兵。”正是由于有苏静作后盾,林彪此后作战经常通过电台直接指挥师、团一级作战,作战效率大大提高。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