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延坤

曲延坤

中文名:曲延坤
英文名:Quyankun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区:莱州市沙河镇大曲家村
出生日期:1933年1月
职业:作家、编审
代表作品:小说《收音员小王下乡记》
详细介绍:曲延坤(1933~2020.1.15)男,山东莱州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中国作协文讲所。历任......>>>查看曲延坤详细资料

曲延坤文学创作之路

他的第一篇小说《收音员小王下乡记》(1955年山东人民出版社)获得好评,被收入《全国青年文学创作选集》和《农村文库》,之后发表、出版的短篇小说《旅途》、《孙二牛的故事》等,也反映较好,著名作家王希坚,山大教授、文艺研究家孙昌熙都作过评说。认为小说贴近生活,语言清新,人物血肉丰满,亲切可信。他的创作很快便引起当地党组织和上级文化宣传部门的重视。195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出席全国青年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并被选送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文讲所是培养中国作家的最高学府,在那里他听了许多名家的讲座,广泛涉猎了古今中外名著,视野大开。学习结业后,他由昌邑县委宣传部调进省文联文学部,负责青年文学创作辅导工作。这是他从事文学创作的最活跃时期,相继创作发表了《妹妹》(获《山东文学》特别奖)、《槐花曲》、《张福贵》等数十篇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作品,出版了中篇小说《腐朽的灵魂》(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小说集《双凤》(山东人民出版社),还为沂蒙山区战斗英雄左太传整理创作了长篇革命回忆录《山中猎手》(山东人民出版社)。这期间的创作,他在对社会认识的层面上和对艺术的探索上,都有一些变化,作品既有颂扬,也有批判。他的中篇小说《腐朽的灵魂》和短篇小说《刘区长和他的爱人》,因是“干预生活”之作,出版和发表后反响强烈;但是1957年那个特殊年月,也差点遭到厄运。1962年,由于工作需要,他转做文艺编辑工作。先后担任过《山东文学》小说组长、山东人民出版社文艺组(山东文艺出版社前身)负责人、《作家信息报》社主编等。这位从县城走进省城的青年作家,深知编辑对作者特别对生活在基层的业余作者的成长有多么重要。于是他放弃个人创作,全身心地扑到工作上去。在长期的编辑工作中,他为省内外山东籍著名作家峻青、曲波、马少波、冯德英、李存葆等编发过多部书稿;为王金年等30多名现已成为全国作协和省作协会员的初学作者发表过处女作;多次为业余作者举办改稿会和学习班;数次组团到先进单位采访创作,为数百名英模人物著书立说;此外还帮助辅导初学作者创作出版多部长篇小说。值得一提的是胜利油田王忆惠长篇《眷恋》的创作与出版。在胜利油田开发初期,10万石油大军中无一名文学作者。为了打开这个局面,他对油田工会干部王忆惠长篇小说《眷恋》的创作,从研拟提纲、请假创作、稿件修改,直到定稿后介绍出版,进行了全过程地帮助与辅导。这部反映青年钻井工人生活的长篇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后,省话剧院抢先改编成话剧《眷恋》,作为重点剧目晋京演出。被改编成电视剧的《眷恋》,也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并获得1987年度电视剧“飞天”奖。一部《眷恋》,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作者破土而出,曾经是文学处女地的胜利油田,成了齐鲁大地独领风骚的文学沃土。由于他在编辑工作中不懈地坚持和努力。1988年获得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文学编辑荣誉证书。1978年,他被调入作协山东分会工作。担任过秘书长、副主席和常务副主席。他是个干什么就想什么的人,工作中他所想的只有一件事:如何让齐鲁大地多出作家,出名家;多出作品,出精品。在作协工作期间,他着重抓了以下工作:创办并主持了全省第一期为期半年、拥有学员40名的文学讲习所;组织召开过全省性中篇小说创作会、工农业题材创作研讨会、作家作品讨论会、儿童文学创作会、文学信息交流会等颇有影响的会议;多次组织作家深入生活,到基层挂职,赴中越边境和东北三省访问。为了更快更好地传递文坛信息,交流创作经验,促进文学创作他还创办了《作家信息报》。该报开始内部发行,经过试刊后改名为《作家报》(周报,四开八版),向全国公开发行。该报的问世,不仅得到全省文学界的欢迎,也成了全国作家的好朋友。在《作家报》创刊10周年之时,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翟泰丰致函祝贺,称“作家报是文学百花园璀璨之星”。在1988年召开的山东省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曲延坤当选为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