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炯炯

邱炯炯

中文名:邱炯炯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区:四川乐山
出生日期:1977年
职业:青年艺术家
代表作品:《怯青春》、《第一届邱炯炯艺术节》《萱堂闲话录》
详细介绍:邱炯炯,1977年生于中国四川乐山,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之一。>>>查看邱炯炯详细资料

邱炯炯解读艺术家作品

邱炯炯的作品有着异于同龄艺术家的深沉感,可能是因为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非学院背景使得他创作的作品也带着这样的不一样的深沉感。邱炯炯 作品图邱炯炯早期04、05年的作品多是静态的绘画,但从07年开始邱炯炯参展的作品抛弃了他所熟悉的静态图像,而采用了动态的录像方式,如2007年,他完成了处女作《大酒楼》, 这是一部关于父辈、酒、故乡和朋友的纪录片, 长约100 分钟,纪录了沉迷于酒桌和牌桌的邱先生和他的朋友们,他们玩笑般聊着生老病死,对于死亡毫不避忌,甚至还带着憧憬。其实他们不是不爱生活,他们只是同样地爱着死亡。在这部初次尝试的黑白影片当中,导演邱炯炯个人化的影像叙事风格已初露端倪,但对于作者而言似乎更为重要的是,从青春期以来与父亲的对抗关系被彻底终结了。第二部电影《彩排记》则完成了邱炯炯对家族的记述,他用极具感染力的镜头追忆了祖父的演艺生涯,血脉的相承也使人们为邱炯炯一贯嬉笑人生的艺术视角找到了解答。邱炯炯 影视作品 图邱炯炯的许多作品来源于他最感兴趣的题材包括人物和腊肉,其中又以人物肖像最为引人注目:层叠斑驳的效果中,调侃诙谐的人物形象若隐若现。他摆脱了一般的肖像处理方法,用夸张变形和朦胧的笔触在对象与观众之间造成隔膜。在他的艺术经历中,文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邱炯炯常常从中外文学典籍中获得兴奋点和激扬的想象力,比如《茶花女》、《游园惊梦》、《不伤玻璃的光》(以圣经新约为蓝本)等。邱炯炯在闪烁恍惚间营造了一个又一个富于神秘色彩的语境。正如他2008 年个展的题目《怯青春》,有关青春与生命的瞬间记忆在作品中定格,恰到好处的深沉让观众下意识地流连于其中,不愿离开。但在《萱堂闲话录》2011年的新作,八十岁的老奶奶因为拆迁打乱了生活,全家人也增添不少烦恼。而顺带牵出了许多陈年旧事,独立、坚韧的老太太依靠着中国家庭最传统的血脉亲情维系着大家庭走过时代的风浪。邱炯炯虽然整体上在寻找自我情绪借由长辈之口的流畅表露,文本的表层还是对"英雄"事迹的重建,因而接近个人或家庭的口述史。文本方式上,比较接近音乐。这种音乐感我初步的感觉似乎与诗性恰恰相反,但后来找到了抑扬顿挫的古典解释方式,从而释然:这种比较西方式的赋格变奏式文本或许与中式古典诗歌有一 种一致性。这具体在他影像中体现为川剧唱词韵文,但也抽象地体现在他组织场面与沟连场面的方式中。邱炯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某种艺术家权力,它似乎扁平地建立在媒介的技术特征上,就是谁掌握着摄像机;但其实它立体地构成一种对话关系,此对话关系的 当代性,明显显示为实际掌控作品的人大部分时候选择沉默、话语属于画面。这是说邱并非不说话,但说的比人物少很多,而且关键是,邱炯炯是从画面中缺席的,就是他的形象是一种视觉的沉默。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