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胜利

皮胜利

中文名:皮胜利
国籍:中国
职业:编外电视人
代表作品:《河东乡音》
详细介绍:皮胜利,今年 53岁,中共党员。前半生,当过兵,经过商,开过火车,做编外电视人。>>>查看皮胜利详细资料

皮胜利人物生平

那年,皮胜利凭着一股热情与执着,当了市台“露一手”栏目艺术总监。上任伊始,他就策划编排了“走进高墙”特别节目,不想一炮打响,高墙内外、犯人与家属、管教与群众均反响强烈,从而创造了“露一手”唯一的一个全台季评一等奖。“《河东家事》栏目组有一个想事、谋事、干事的人,就是皮胜利。这个人,很会动脑子,点子多,干劲大,常常会想出一些出奇制胜的东西。”——题解:引自运城市广播电视局局(台)长柴建良讲话乍一看,他相貌平平,衣着朴素,活托托地一个农民形象。但仔细看,他神采奕奕,气质非凡,黝黑的脸庞上,溢满着刚毅与智慧。特别是谈起他的电视栏目剧《河东家事》时,他又踌躇满志,激情四射,犹如黄河决了堤似的,涛涛不绝,一泻千里,此时,他又像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他,就是本文的主人翁——皮胜利。此后,他越发钻研电视业务,越发刻苦奋进,短短五年间,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05年,他又来到《关乡大看台》栏目组,策划编创了 “走进临猗”、“走进闻喜”等节目,又创造了《关乡大看台》开播两年以来唯一的一个季评一等奖!——2006年,他又自筹资金创办了社会性自收自支栏目《河东家事》电视栏目组,自荐做了编剧、导演兼制片人。不到两年时间,就编拍了100多部(集)电视剧,成了该台四大品牌栏目之一。——两年来,《河东家事》用的全是百姓演员,说的全是河东方言,取的全是本地场景,演的全是身边故事,由于它的本乡、本土特色,很快赢得了受众的喜爱。中国黄河电视台也与该剧组合作,在该台的《山西故事》栏目中播出。——2008年10月28日,被选送到山西省第十六届电视艺术评奖大会上的《过寿》、《杏花岭》、《果乡情》、《童年》四部电视栏目剧全部获奖;《过寿》一剧还在全国电视栏目剧评比中,荣获“最佳作品奖”,《我是一个兵》也荣获全国栏目剧“优秀作品奖”。——一个由编外电视人做编剧、导演兼制片人的、满打满算只有10个人的《河东家事》栏目组,能够坚持两年、一周一期、期期不重的业绩,不能不让人瞠目结舌!其中之艰辛、刻苦与毅力就可想而知了!难怪在全国优秀电视栏目剧评奖会上陕西省电视台大唐影视总经理助理徐立新说:“运城电视台是整个参会的电视台中最不具竞争力的地市级地方电视台,在各省级台的专业制作、高手如云的竞争中,他们的《过寿》能够夺得头彩,说明他们的思路高人一筹!”他情系“草根”族, 圆了一千多名百姓的演员梦从一开始,皮胜利就把《河东家事》栏目定位在运城这个特定的范畴里运城,史称“河东”,“运城”是大家,咱家是小家,大家与小家里所发生的故事全是《河东家事》应该反映与拍摄的事。“既然是河东家事,就应该主打地方特色牌。”他想。这一想,计谋来了:“咱就自编自演演自己吧!”同事们却说:“自演,谈何容易?不要说让老百姓演电视,就是专业演员的镜头人们还要品头论足、说三道四呢!”他与同事们客观地分析了一番形势,认为:运城电视台是个不上星的地级电视台,与观众能看到的几十套上星节目比,绝对处于劣势地位,但唯一的优势就是“地方特色”,因为不论是那个台,都不可能有河东人演的河东事。于是,他跑到南风广场“捞”演员,凡是唱戏、唱歌、跳舞的圈子,他都死死盯住不放。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一次,他发现一个姑娘很有表演天赋,便死死跟着人家转:她走路,他看;她说话,他听;她与旁人争论,他也站在一旁想看个究竟,直跟得姑娘没好气地骂他:“神经病!”他这才干脆把她拦住,说他是为电视剧组物色演员的,劝她到《河东家事》去当演员。“原来是这样,0K!”那个姑娘喜出望外。后来,随着《河东家事》影响的逐渐扩大,找上门来要求当演员的人越来越多,可他又为如何满足这些百姓演员都能上镜而发愁。一次,拍摄《圣天湖》。一位农村大叔的一句台词竟拍了四个钟头还不理想。“换人吧!”有人劝他。可他说:“那会伤了大叔的自尊心,何况他前面已经拍了不少成功的戏?!我们既然选择了他,就要想方设法让他过了这个关,”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他的的反复耐心指导下,那位农村大叔终于成功了。那位大叔笑着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皮导给我的这次机会。”《黄河晨报》日前报道,已有1000多名普通市民与农民参加过《河东家事》电视剧的演出拍摄,圆了老百姓当电视演员的梦,成了一群草根明星族。他用 “诚”字,结交了60多位编剧朋友随着《河东家事》的一期期播出,观众越来越喜欢上了这个栏目。不少人一起同剧中人笑,一同与剧中人哭,一块同剧中人怒……渐渐地,还真有人拿上钱找上门来,要求为他们拍摄电视剧了。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而剧本又必然离不开编剧高手。“那里能请来编剧高手?”皮胜利跑到市文联求教。副主席申大局告诉他:“河东自古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遍地都是编剧高手。也许他是一个普通农民,也许他是一个退休职工,而这些人大都是蕴藏在民间的文化人,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有着很好的创作天赋,心诚则灵嘛!”“心诚则灵”,皮胜利恍然大悟。此后不久,他在做了大量调查摸底后,就把一份份散发着清香的大红请帖亲自送到了60多位编剧的手中。并一一落实,能自己坐车的,由《河东家事》全部报销路费;不能自己坐车的,皮胜利就开上小车把人家从家里接来。于是,由市文联、市电视台负责同志参加的《河东家事》栏目编剧联谊会暨运城市第一届电视文化艺术联合会在市宾馆如期举行。“各位老师,感谢大家参加《河东家事》栏目编剧联谊会,河东是大家,咱家是小家,大家小家的事,都是咱《河东家事》的事。今后,《河东家事》栏目的剧本创作就拜托各位了!”皮胜利开口前,先深情地对所有参加会议的来宾深深地鞠了一躬。一个深鞠躬,赢得了60多颗心。我省年愈花甲的资深编剧杨焕育流着眼泪说:“感谢会议的组织者,感谢皮胜利同志,我坚信,河东文化会随着《河东家事》栏目的传播,必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们也将竭诚为《河东家事》剧组服务,源源不断地奉上好剧本。”从此,《河东家事》再也没有短缺过好剧本。走向市场,拓宽题材《河东家事》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河东家事》赢得了生存第一要素——观众群。可观众群是不会给他经费的,而经费却是栏目生存的保证,没有钱栏目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怎么办?他想来想去,觉得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走向市场。于是,他来到市新民中医院。这个中医院曾在1997年投资150万元请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他们拍摄过一部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呼唤生命》,在各省台播出后,创造了不菲的名气和收入。现在,他们又想出资十五万元,为医院再做一次宣传。“那就让我们干吧。”皮胜利和“中医院”签定了合同。经过一番精心策划与编排,一部七集电视栏目连续剧:《把根留住》拍摄成功了。一经播出,台内台外一片喝彩声,台里审片组也认为:这是《河东家事》开播以来拍摄得最精彩的一部戏。同时,也使《河东家事》在获得社会效益之下淘得了第一桶金。不但弥补了他们欠下的外债,更重要的是为栏目生存创出了一条新路子。为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每年六月,市环保局都要花十几万元,请剧团编排一台文艺节目,结果是钱花了,宣传效果却不大。去年五月,《河东家事》为市环保局拍摄了一部、两集电视栏目剧《环保风暴》。剧本是该局副局长写的,角色是该局160多个工作人员演的,内容是他们环保系统曾经发生过的人与事。播出后,观众竟多达100多万人,观众说:“这环保人演的环保事还真不赖,有看头。”环保局领导也说:“今年的活动花钱最少,观众最多,影响最大,效果最好,明年还要搞!”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市安监局、食品药品卫生监督局、工商局等许多单位都纷纷找上门来,要求也为他们编拍电视故事片,以电视剧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他们说:“这要比单纯说教好一百倍。”皮胜利还是一位永远不知疲倦、善于创新攀登的电视人。去年冬天,他又想出一个绝招:拍摄、制作《河东乡音》(方言)大型系列电视剧,使之成为“了解当代运城的窗口,传承河东方言的媒介,连接故土情感的纽带,投资家乡建设的桥梁。”涉及范围:全市13个县(市、区),每县(市、区)各一部,每部3—5集;内容由各县(市、区)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龙头企业或经济文化特色村、镇为故事背景来决定,演员都在本县(市、区)挑选,语言全用本县(市、区)方言。用各县 (市、区)同志的话讲,“这才算宣传到位了。我们要借此机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到笔者发稿时为止,《河东乡音》的样片:万荣县的《苹果红了》(4集)已经摄制完毕并播出。它以万荣县远景村的苹果销售为主线,讲述了县委县政委带领全县果农发展果业,提高果品质量的创业之路,塑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基层干部的光辉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摄制中,又巧妙地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万荣笑话、名优名吃、名胜古迹融入其中,深受观众欢迎。仅光盘就复制了500多部,还满足不了当地群众的需求。《河东乡音》的拍摄、播出与发行,不仅能为运城市打造一项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工程,而且还能把它作为一件礼品,由市委市政府赠送给所有运城籍在世界各地的知名人士,通过这种特有的乡音、乡韵、乡情,来吸引他们关注家乡、了解家乡、宣传家乡、帮助家乡,使之成为 “让运城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运城”的重要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它把我们祖祖辈辈使用了几千年、且面临失传的河东方言,以电视剧的形式保存下来,留给我们的后人,使其成为记录传承古老的河东方言的重要载体。皮胜利,一位了不起的编外电视人,大型系列电视剧《河东乡音》更是一部了不得的历史巨著,笔者坚信:通过拍摄、制作《河东乡音》,《河东家事》电视栏目组也必将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