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克·史坦普

帕特里克·史坦普

中文名:帕特里克·史坦普
英文名:Patrick Stump
国籍:美国
出生日期:1984年4月27日
职业:歌手
代表作品:Truant Wave
详细介绍:帕特里克·史坦普(Patrick Stump),生于1984年4月27日,美国歌手,Fall Out......>>>查看帕特里克·史坦普详细资料

帕特里克·史坦普专辑作品

No.
Title
Featured performer
Length
1.
"Porcelain" (Stump, Alph-a-Bit)
Alph-a-Bit
4:34
2.
"Spotlight (Oh Nostalgia)"

4:02
3.
"Cute Girls" (Stump, Om'mas Keith, Scott King)
Om'mas Keith
3:30
4.
"Love, Selfish Love"

3:53
5.
"As Long as I Know I'm Getting Paid"

3:42
6.
"Big Hype" (Stump, Driis)
D.A. of Chester French and Driis
4:32
No.
Title
Length
1.
"Explode"
3:23
2.
"This City"
3:40
3.
"Dance Miserable"
3:33
4.
"Spotlight (New Regrets)"
3:19
5.
"The "I" in Lie"
4:25
6.
"Run Dry (X Heart X Fingers)"
8:25
7.
"Greed"
4:11
8.
"Everybody Wants Somebody"
4:21
9.
"Allie"
3:38
10.
"Coast (It's Gonna Get Better)"
3:40
11.
"This City [Remix]" (featuring Lupe Fiasco, bonus track) (Stump/Wasalu Jaco)
3:34
Deluxe Version
No.
Title
Length







12.
"Bad Side of 25"
5:24







13.
"People Never Done a Good Thing"
3:07







14.
"When I Made You Cry"
3:49







15.
"Mad at Nothing"
3:50







16.
"Saturday Night Again" (iTunes and Japan bonus track)
3:43







Truant Wave (2011.02.22)Soul Punk (2011.10.18)对于曾经的Fall Out Boy来说,现在Patrick Stump在音乐上选择走哪条路决定了他未来是不是能够摆脱曾经的光环。从《Soul Punk》的10首作品来讲,Stump可能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完全摆脱Fall Out Boy的印记,因为从专辑的一开始,这些曾经的Punk元素,Stump依然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可能是无意,但至少在听者看来,这样的表现也从侧面表现了他在单飞之后可能存有的一丝孤独感。好在,这次一个人走路的Patrick Stump要比预想的来的“坚定”很多,首先这从专辑的曲风上就能表现出来,除了或多或少在浮现的Punk之外,流行、电子、R&B都成为了Stump这张专辑里的主旋律。比如开篇的《Explode》,一开始的那段旋律足以让人产生内心一震的感觉,但是随着Stump声音的出现,他在这首歌中的表现便如同被Michael Jackson附身了一样,副歌部分有力的唱腔着实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不过,在刚刚进入Stump塑造的意境时,第二首单曲《This City》便又有了一丝的转变,虽然主旋律依然延续第一首作品,但在声音表现上,这首作品来的更为厚实一些。与《This City》相同的是,《Dance Miserable》也更为偏向R&B,而在高音的处理上则又有点靠近Soul。与其说前三首作品是在试探的话,那么在《Spotlights(New Regrets)》里,Stump也走起了时髦的复古曲风,而在这里出现的这首作品也很好地起到了专辑中的串场作用,听来又不烦腻,却又印象深刻。要说专辑中最难让人捉摸的便是《Run Dry (X Heart X Fingers)》和《Greed》,《Run Dry (X Heart X Fingers)》在开始时所显露出的霸气听来着实让人一喜,但是长达8分多钟的时间,便会给人一种累赘的感觉,过长的篇幅可能无法让乐迷来适应。相比之下,《Greed》要来的更为自如一点,开始时的那段击鼓甚至还有一点高中女生拉拉队出场的气势。应该说这两首作品在专辑中既不与之前的单曲相联系,却也与随后的三首作品有较大的差异,所以突兀的这两首作品其实更像是Stump临时“起义”的感觉。《Soul Punk》在许多元素上都有太多Michael Jackson的影子,也有太多偏向主流流行和R&B的内容,最后的《Everybody Wants Somebody》无疑是相当成熟的一支作品,既把Stump应对流行和R&B的那种坚定态度表达了出来,同时出色的编曲和易懂的歌词也甚是出彩。相比之下,《It’s Gonna Get Better》则要更为帅气一些,曲风上更流行的表现形式也再次证明了Stump其实唱流行并非非常不再行。《Soul Punk》在专辑名字上与作品的联系并不多,其中并没有直指主题的作品,也没有与主题相呼应的单曲,但是包办了专辑中所有元素的Stump已经向我们证明:做音乐适合市场和表达自我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说在《I In Lie》和《Allie》中的高音表现是Stump的一次新尝试的话,那么通篇作品里,Patrick Stump更像是尝遍了各种音乐潮流,并且在其中自如的把玩。有的时候,跳脱出曾经的条条框框很难,但是Stump还能把首张单飞的唱片做到这样一种既不失水准又大胆挑战时下潮流的档次,那还真的值得鼓掌。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