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波

马永波

中文名:马永波
出生地区:黑龙江省伊春市
出生日期:1964年7月
毕业院校:西安交通大学
职业:当代诗人,翻译家,学者
代表作品:《炼金术士》,《存在的深度》,《树篱上的雪》
详细介绍:马永波,当代诗人,翻译家,学者。马永波在创作实践中极大地推动了汉语诗歌语言的后现代化转型,并长期致力......>>>查看马永波详细资料

马永波诗歌作品要目

1986年:《我生死相依的泥土》发表于《草原》1986年6期。1987年:《秋天我会疲倦》《极地》《近处的手》发表于《草原》1987年5期。《秋天的面影》《自传》《风之秋》《背景》《画意》发表于《飞天》1987年4期《读诗》(3首)发表于《诗歌报》1987.9.6。1988年:《钢琴曲》发表于《草原》1988年3期。《白杨》《又见春天》《睡着的男孩》《倾听阳光》发表于《草原》1988年10期。《半坡母亲》《女娲》发表于《飞天》1988年2期。《寒冷的冬夜独自去看一场苏联电影》《二次大战后的东部德国》发表于《诗歌报》1988.3.21。《冷杉树》《雨中》《信》《友谊》《睡着的男孩》《早上的声音》发表于《诗林》1988年3期。1989年:《水晶树》发表于《诗歌报》1989.1.6。《归来的诗》(5首)发表于《人民文学》1989年6期。《夏日的雨滴》《聆听冬日》发表于《飞天》1989年11期。1990年:《秋末黄昏》《星》《黑鸟》《无题》《这一刻》发表于《诗林》1990年1期。《我时常望着远方》《看山》《迎接秋天》《上午的阳光》《潮湿的夜》发表于《草原》1990年3期。《流浪诗人QX》(3首)发表于《北方文学》1990年2期。《山中》《秋天》发表于《滇池》1990年9期。《雪谷》《怪鸟》《走路》《绿鸟·镜子》发表于《北方文学》1990年12期。《大河汉子》《关于这条河》《秋水》发表于《海鸥》1990年12期。《重读旧诗》《逝》发表于《芒种》1990年6期。1991年:《献给父亲》(长诗)发表于《诗林》1991年2期。《赶走魔鬼》《父亲》发表于《诗歌报月刊》1991年5期。《泥娃娃》(2首)发表于《飞天》1991年5期。1992年:《新生》(长诗)发表于《诗林》1992年3期。《远离那个夏天的正午》《液体的早晨》《通往大海的路上》发表于《江南》1992年2期。《纸蛇》《秋天的父》发表于《天涯》1992年7期。1993年:《在一个中午梦想古老希腊的喷泉》(4首)发表于《诗刊》1993年2期。《存在的深度》(选4)发表于《诗歌报月刊》1993年7期。《亡灵的散步》(长诗)发表于《诗刊》1993年12期。1994年:《存在的深度》(选4)发表于《诗林》1994年3期。《天使》《一生的工作》(等4首)发表于《诗刊》1994年9期。《对一个夏天的回忆》《渡过一个真实的夏天》《在山中过夏》发表于《诗潮》1994年9-10期。《山中谈话》发表于香港《诗双月刊》1994年5期。1995年:《夏日的躯体》(长诗)发表于《鸭绿江》1995年1期。《夏日的知识》(长诗)发表于《诗潮》1995年3-4期。《眺望》《春天》《梦见诗歌》《度过一个想象的夏天》发表于《花城》1995年5期。《临河之窗》《洪水过后》《诗艺》发表于《作品》1995年11期。1996年:《散失的笔记》(长诗)发表于《厦门文学》1996年2期。《散步》(长诗)、《秘密美人之歌》等8首发表于《作家》1996年7期。《小慧》(长诗)发表于《青年文学》1996年9期。《奇妙的收藏》《秋湖谈话》发表于《湖南文学》1996年9期。1997年:《附近的人》(5首)发表于《湖南文学》1997年2期。《哈尔滨十二月》(长诗)发表于《诗刊》1997年3期。《以两种速度播放的音乐》(长诗)发表于《诗神》1997年10-11期。1998年:《眼科医院:谈话》(长诗)发表于《湖南文学》1998年1期。《春天谈话》《寒冷的午餐》发表于《长江文艺》1998年2期。《1993:挽歌之夏》(长诗)发表于《西藏文学》1998年2期。《本地现实:必要的虚构》(长诗)发表于《山花》1998年8期。1999年:《伪叙述:镜中的谋杀或其故事》(长诗)发表于《今天》1999年3期。《书信片段》(即《响水村信札》,长诗)发表于《山花》1999年4期。2000年:《词语中的旅行》(长诗)发表于《中国诗人》2000秋之卷。《灵魂致沉默的肉体》(5首)发表于《山花》2000年11期。2001年:《白日酒吧》(长诗)发表于《诗林》2001年1期。《伪叙述:镜中的谋杀或其故事《(长诗)发表于《诗林》2001年2期。《致永恒的答谢辞》(长诗)发表于《人民文学》2001年7期。2002年:《纪录片》《譬如》《秋天的蛾子》《薇薇》发表于《诗歌月刊》2002年1期。《秋湖谈话》《纯粹的工作》发表于《草原》2002年8期。《绣水》《三个梦》《梦见迪金森》发表于《星星》2002年7期。2003年:《凉水诗章》(选14)发表于《红岩》2003年2期。《虚构的风景》(长诗)发表于《诗歌月刊》2003年2期。《词语中的旅行》《11/20/1994》《断章》(长诗3首)发表于《诗歌月刊》2003年10期。《他们就这样度过一生》(6首)发表于《山花》2003年11期。《阳光之外》(4首)发表于《广西文学》2003年4期。《给马原的信》(6首)发表于《诗潮》2003年7-8期。2004年:《电影院》(长诗)发表于《星星》2004年2期。《不会再有痛苦了》(9首)发表于《扬子江诗刊》2004年2期。《启程》《寻找我的萨福》《午夜认识的真理》发表于《红豆》2004年6期。《长河》《地下王国》《和人争吵的梦》发表于《西湖》2004年10期。2005年:《秋日出游》(选3)发表于《诗刊》2005年1期上半月刊。《凉水诗章》(选9)发表于《诗刊》2005年8期上半月刊。《惟一的事实》(5首)发表于《扬子江诗刊》2005年1期。2006年:《奇妙的收藏》《纯粹的工作》《春天谈话》发表于《红豆》2006年1期。《冬末读弗罗斯特》《那些夜晚又回来了》《大哥在1990》发表于《北方文学》2006年2期。《启程》(7首)发表于《文学界》2006年4期。《战争过后》《秋天我会疲倦》《巴勃罗·聂鲁达》发表于《星星》2006年4期《拿玻璃的人》《和一匹来历不明的白马在草场上度过一天直到红日西沉》发表于《诗歌月刊》2006年4期。《客观化写作》(论文)、《电影院》(长诗)发表于《诗探索》2006年第1辑。2007年:《凉水诗章》(选10)发表于《诗林》2007年2期。《极少主义》(选12)发表于《红岩》2007年6期。《窗上的霜》《雨中曲》《雪落在雪上》《门前的白马》发表于《诗刊》2007年8期下半月。《野地天堂》(7首)发表于《青年文学》2007年12期。《告别》《午后降雪》《无穷的》《瞬间》发表于《星星》2007年5期。《巴勃罗·聂鲁达》(6首)发表于《作品》2007年9期。2008年:《再卑微的存在也妄图建立自己的秩序》(长诗)发表于《山花》2008年9期。《红衣人读书》(3首)发表于《星星》2008年11期。《古雨花台》(8首)发表于《诗林》2008年4期。《冬末读弗洛斯特》(5首)发表于《青春》2008年第1期。《模糊的镜子》(3首)发表于《诗刊》2008年第7期上半月刊。《疯邻居》(11首)发表于《西湖》2008年第10期。《极少主义》(9首)发表于《文学港》2008年6期。《新山水诗》(6首)发表于《国家人文地理》2008年12期。《早晨和夜晚的鸣鸟》(3首)发表于《诗江南》2008创刊号。2009年:《局部与抽象》(长诗)发表于《花城》2009年1期。《凉水诗章》(选9)发表于《广州文艺》2009年1期。《夜登紫金山》(组诗)发表于《星星》2009年1期。《与一位女诗人的通信》(11首)发表于《诗歌月刊》2009年3期。《早春的越洋电话》《午后降雪》《冬天的猎鸟者》发表于《天涯》2009年4期。《白马诗章》(选7)发表于《绿风》2009年5期。《拿玻璃的人》(4首)发表于《广西文学》2009年2期。《死亡的恐惧》《命定的旅程》《夜行车》《忧愁夫人》发表于《诗选刊》下半月2009第2期。《在一个雨天想起潘狄翁和他的女儿》(4首)《上海文学》2009年3期。《空无一人的故乡》《说方言》《清晨的考古学》发表于《作品》2009年3期。《去年的黄花》《黄昏雨》《一只黑鸟引导我》《流杯渠》《午后降雪》《扫树叶》发表于《诗潮》2009年7期。《白马诗章》(选7)、《随笔两则》、《从自我到自性》(创作谈)发表于《绿风》2009年5期。《贝克特》《水底的闪电》《缓慢的激情》《深渊与石头》发表于《鸭绿江》下半月刊2009年10期。《夜宿山中》《失去背景的马》《秋葵》《母亲》发表于《飞天》2009年11期上半月刊。2010《流浪女》《君子之交》《深秋窗上的呵气》发表于《中国诗歌》2010年3期。《答广东诗人杨勇问(访谈)》《马永波的诗》发表于《山花》2010年5期。《后半夜的游戏》《幸福的蒸汽》《深秋窗上的哈气》《摇篮中的摩西》《肚肚疼》发表于《星星》2010年3期。《冬天的岛》《午夜的车站》《客厅》《为一首没有写出的诗辩护》《给马原的信》《凌晨读书,读到世界之恶》《亡灵之年》《在你的好梦里》《中秋节与妻书》《北方的沙果红了》发表于《诗江南》2010年3期。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