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师曾

马师曾

中文名:马师曾
英文名:Ma Si Tsang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区:广东顺德
出生日期:1900年4月2日
职业:粤剧艺术大师
代表作品:《苦凤莺怜》、《贼王子》、《佳偶兵戎》、《刁蛮公主戆驸马》
详细介绍:马师曾(1900年4月2日-1964年4月22日),字伯鲁,号景参,祖籍广东顺德。广东顺德县桂洲马地......>>>查看马师曾详细资料

马师曾人物经历

抗日战争时期马师曾在湛江的演出岁月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掀起全民抗战热潮。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当时省港的粤剧界“广府班”艺人,不愿留在沦陷区,为日寇粉饰太平登台演出,纷纷逃离香港、广州沦陷区,南下湛江(前身广州湾)【1899年,湛江市区被法国“租借”,当时名字叫“广州湾”,对外贸易曾繁盛一时。1943年,广州湾为日军占领。1945年抗战胜利,广州湾回归,从此定名为“湛江”。】驻足。他们有的原班人马齐来,有的结伴而来组班,有的单身前来搭台。马师曾当年住的赤坎大中酒楼当中著名的艺人有:薛觉先、马师曾、梁醒波、谭兰卿、郎筠玉、红线女等。他们演出栖身维持生计外,不少艺人还组织抗日剧团,编演抗战节目,进行救国宣传。众多的粤剧大老倌和红伶到湛,使边远的湛江地区粤剧一度兴盛。1942年3月艺术大师、粤剧泰斗马师曾从香港逃亡到湛,在湛江演出近二个月,为粤西的粤剧的演出历史写下了重要的一页。马师曾到湛时,时年42岁,在粤剧界早已久负盛名,红遍省港东南亚。此前,他领导的太平剧团,编演了《卫国弃家仇》、《秦桧游地狱》、《洪承畴》、《救国怜香两情深》等宣传抗日救国、痛斥汉奸无耻嘴脸为内容的剧目,广受观众欢迎。日寇迫近香港时,曾派特务汉奸,多次迫令马师曾组团慰劳日军,马师曾称病而拒绝。在香港沦陷的第三天早上,他冒险带领全家大小十一人逃出香港,潜入澳门再转辗到湛江。到湛后,马师曾即与欧阳俭、罗丽娟、红线女、梁冠南、马师球、甘燕明等组成抗战剧团,在霞山,赤坎一带演出,霞山东堤一横路的中华戏院、赤坎南方路的中央戏院都有他们演出的足迹。他们全力以赴演绎传统戏剧和抗日内容节目,连续公演近二个月,久演不衰,其中很多是劳军、救济难民、捐款和筹募寒衣等义演,一些老湛江人,至今还记得马师曾当年演出的轰动场面。马师曾在赤坎认识红线女,1944年的结婚照马师曾在《刁蛮公主戆驸马》中扮演的戆驸马,《苦凤莺怜》中扮演市井人物余侠魂等角式,炉火纯青,演艺高超,给湛江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湛江是法帝殖民地尚未建市,十分落后,演出条件很差,场地几乎都是竹木搭建,蚊蝇很多,他们不畏恶劣环境,以舞台为家,坚持演出,赢得观众好评。马师曾当年曾赋诗记述此段苦难历程:“银线络流萤,凭栏听雨声。可怜翠袖湿,风舞泪痕轻。”马师曾也是在湛江通过艺人阿莲(何芙莲)结识了红线女,初起用为二旦,后为正旦并缔结姻缘。从此,奠定了红线女的粤剧生涯及为粤剧事业奋斗一生。日寇闻讯马师曾在湛江,指派日本文化特务禾田久追踪到湛,威迫利诱马师曾返港,马师曾大义凛烈,临危不惧,严辞拒绝日寇要求,决定到内地广西演出。他率领全团六十多人,连同眷属一百多人随即避入寸金桥华界,不顾劳苦,一路步行,从遂溪、廉江石角进入广西玉林。他们沿途演出,继续进行抗日救国宣传,用义演义唱募捐得来的钱财和衣物,支援前线抗日战士,救助后方苦难同胞,充分表现了马师曾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当年的赤坎中央戏院已建成公安分局马师曾等在湛江演出期间,给粤西观众带来了新颖的唱功、悦耳的音乐、华丽的服饰、奇巧的布景、精湛的演技,对日后粤西粤剧的改革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湛江粤剧界移植搬演省港戏班带来的流行剧目,习唱其通俗的唱腔,采用其新艳的戏服,省港戏班常用的灯光、布景、西洋乐器也逐渐见诸粤西舞台。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