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

麦家

中文名:麦家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区:浙江富阳大源蒋家村
出生日期:1964年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
职业:作家、编剧
详细介绍:麦家,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1981年考入军校,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查看麦家详细资料

麦家人物评价

2014年10月15日,麦家参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市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聆听习近平讲话精神“我们的文艺是社会主义文艺,要弘扬爱国爱党的真善美精神”,会后,习近平和麦家握手,称赞他:“我看过你的《暗算》《风声》,你是谍战剧第一人,歌颂的是爱国主义的精神,但是现在也有不少谍战影视剧不尊重历史,给观众造成了不良影响。”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小说格局看,麦家是少有的能够将上世纪80年代先锋传统转移和安放在当下,并在当下激发出新的活力的作家。除了码洋和版税,贴在麦家身上的显赫标签还有“茅盾文学奖”、“中国谍战之父”等等。麦家的写作带动了一批拥趸者和跟风者。读麦家的小说可以隐隐约约感到他在向卡夫卡式体制对人压抑的现代命题靠近。麦家持续有效的写作实践极大地提升了推理悬疑这一小说类型在汉语小说中的地位,重建汉语类型文学的尊严。麦家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应该是对一个湮没的传统的打捞和再造,他修复了文学和大众之间的通道,使得文学的广泛和有效阅读重新成为可能。茅盾文学奖授奖辞:麦家的写作对于当代中国文坛来说,无疑具有独特性。《暗算》讲述了具有特殊禀赋的人的命运遭际,书写了个人身处在封闭的黑暗空间里的神奇表现。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地展现。麦家的小说有着奇异的想象力,构思独特精巧,诡异多变。他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若一种被痛楚浸满的文字,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引向无限宽广的世界。他的书写,能独享一种秘密,一种幸福,一种意外之喜。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七年度小说家授奖辞:麦家的小说是叙事的迷宫,也是人类意志的悲歌;他的写作既是在求证一种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温一种英雄哲学。他凭借丰盛的想像、坚固的逻辑,以及人物性格演进的严密线索,塑造、表彰了一个人如何在信念的重压下,在内心的旷野里,为自己的命运和职责有所行动、承担甚至牺牲。他出版于二○○七年度的长篇小说《风声》,以从容的写作耐心,强大的叙事说服力,为这个强悍有力、同时具有理想光芒的人格加冕,以书写雄浑的人生对抗精神的溃败,以关注他人的痛苦扩展经验的边界,以确信反对虚无,以智慧校正人心,并以提问和怀疑的方式,为小说繁复的谜底获得最终解答布下了绵密的注脚。麦家独树一帜的写作,为恢复小说的写作难度和专业精神、理解灵魂不可思议的力量敞开了广阔的空间。

2014年10月15日,麦家参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市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聆听习近平讲话精神“我们的文艺是社会主义文艺,要弘扬爱国爱党的真善美精神”,会后,习近平和麦家握手,称赞他:“我看过你的《暗算》《风声》,你是谍战剧第一人,歌颂的是爱国主义的精神,但是现在也有不少谍战影视剧不尊重历史,给观众造成了不良影响。”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小说格局看,麦家是少有的能够将上世纪80年代先锋传统转移和安放在当下,并在当下激发出新的活力的作家。除了码洋和版税,贴在麦家身上的显赫标签还有“茅盾文学奖”、“中国谍战之父”等等。麦家的写作带动了一批拥趸者和跟风者。读麦家的小说可以隐隐约约感到他在向卡夫卡式体制对人压抑的现代命题靠近。麦家持续有效的写作实践极大地提升了推理悬疑这一小说类型在汉语小说中的地位,重建汉语类型文学的尊严。麦家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应该是对一个湮没的传统的打捞和再造,他修复了文学和大众之间的通道,使得文学的广泛和有效阅读重新成为可能。茅盾文学奖授奖辞:麦家的写作对于当代中国文坛来说,无疑具有独特性。《暗算》讲述了具有特殊禀赋的人的命运遭际,书写了个人身处在封闭的黑暗空间里的神奇表现。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地展现。麦家的小说有着奇异的想象力,构思独特精巧,诡异多变。他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若一种被痛楚浸满的文字,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引向无限宽广的世界。他的书写,能独享一种秘密,一种幸福,一种意外之喜。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七年度小说家授奖辞:麦家的小说是叙事的迷宫,也是人类意志的悲歌;他的写作既是在求证一种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温一种英雄哲学。他凭借丰盛的想像、坚固的逻辑,以及人物性格演进的严密线索,塑造、表彰了一个人如何在信念的重压下,在内心的旷野里,为自己的命运和职责有所行动、承担甚至牺牲。他出版于二○○七年度的长篇小说《风声》,以从容的写作耐心,强大的叙事说服力,为这个强悍有力、同时具有理想光芒的人格加冕,以书写雄浑的人生对抗精神的溃败,以关注他人的痛苦扩展经验的边界,以确信反对虚无,以智慧校正人心,并以提问和怀疑的方式,为小说繁复的谜底获得最终解答布下了绵密的注脚。麦家独树一帜的写作,为恢复小说的写作难度和专业精神、理解灵魂不可思议的力量敞开了广阔的空间。

2014年10月15日,麦家参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市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聆听习近平讲话精神“我们的文艺是社会主义文艺,要弘扬爱国爱党的真善美精神”,会后,习近平和麦家握手,称赞他:“我看过你的《暗算》《风声》,你是谍战剧第一人,歌颂的是爱国主义的精神,但是现在也有不少谍战影视剧不尊重历史,给观众造成了不良影响。”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小说格局看,麦家是少有的能够将上世纪80年代先锋传统转移和安放在当下,并在当下激发出新的活力的作家。除了码洋和版税,贴在麦家身上的显赫标签还有“茅盾文学奖”、“中国谍战之父”等等。麦家的写作带动了一批拥趸者和跟风者。读麦家的小说可以隐隐约约感到他在向卡夫卡式体制对人压抑的现代命题靠近。麦家持续有效的写作实践极大地提升了推理悬疑这一小说类型在汉语小说中的地位,重建汉语类型文学的尊严。麦家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应该是对一个湮没的传统的打捞和再造,他修复了文学和大众之间的通道,使得文学的广泛和有效阅读重新成为可能。茅盾文学奖授奖辞:麦家的写作对于当代中国文坛来说,无疑具有独特性。《暗算》讲述了具有特殊禀赋的人的命运遭际,书写了个人身处在封闭的黑暗空间里的神奇表现。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地展现。麦家的小说有着奇异的想象力,构思独特精巧,诡异多变。他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若一种被痛楚浸满的文字,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引向无限宽广的世界。他的书写,能独享一种秘密,一种幸福,一种意外之喜。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七年度小说家授奖辞:麦家的小说是叙事的迷宫,也是人类意志的悲歌;他的写作既是在求证一种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温一种英雄哲学。他凭借丰盛的想像、坚固的逻辑,以及人物性格演进的严密线索,塑造、表彰了一个人如何在信念的重压下,在内心的旷野里,为自己的命运和职责有所行动、承担甚至牺牲。他出版于二○○七年度的长篇小说《风声》,以从容的写作耐心,强大的叙事说服力,为这个强悍有力、同时具有理想光芒的人格加冕,以书写雄浑的人生对抗精神的溃败,以关注他人的痛苦扩展经验的边界,以确信反对虚无,以智慧校正人心,并以提问和怀疑的方式,为小说繁复的谜底获得最终解答布下了绵密的注脚。麦家独树一帜的写作,为恢复小说的写作难度和专业精神、理解灵魂不可思议的力量敞开了广阔的空间。莫言说:如果一个作家能够创造一种类型的文学,这个作家就是了不起的,那么麦家应该是一个拓荒者,开启了大家不熟悉的写作领域,然后遵循着文学作品塑造人物的最经典的方法来完成了它,所以他获得了读者的喜爱,并获得批评家的承认和好评。王安忆说:“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将条件尽可能简化,压缩成抽象的逻辑,但并不因此而损失事物的生动性,因此逻辑自有其形象感,就看你如何认识和呈现。麦家正向着目标一步一步走近——这是一条狭路,也是被他自己限制的,但正因为狭,于是直向纵深处,就像刀锋。”李敬泽说:麦家有力地拓展了中国人的想象力,他把一切世界性的主题带进了中国文学。麦家的作品既是日用品 也是奢侈品,没有参照物,具有独特性。麦家是90年代出道新生代作家的一个杰出代表,从麦家开始,文学创作力量将会有越来越多新的血液加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过去小说的审美品质都集中于现实主义或者写实主义,而麦家的小说则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貌。这也会促进未来文坛的创作面貌向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张颐武则看重麦家小说侦探、惊险外壳下更深的内容:“人际关系的问题,还有人性的深度,都是这部类型小说之中能让人回味很久的东西。”不过,也有评论认为麦家的小说其实“很市场”。雷达表示:“人们喜欢把麦家这几部小说称为智力小说、密室小说、特情小说、谍战小说、解密小说,名目不一而足。我看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麦家所显示的才能的性质和特征。麦家的成功,首先有赖于他超强的叙事能力和推理能力,经营致密结构的能力,他可以在一个极狭窄空间,展现无尽的可能,翻出无尽的波澜,制造无尽的悬念,拽着你一口气跑到头,必须看个究竟。”杨扬称麦家的小说体现了南方写作特有的风格。“他的写作有韧劲,虽然《暗算》、《听风》一度在市场不被看好,但在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上,麦家的作品好几次名列前茅。生活经历,给了他创作的质感,虽然故事的背景和题材是虚构的,但是不得不说他虚构得比真实还真实。”1、《纽约时报》2013年2月20日麦家在作品中所描述的秘密世界,是大多数中国人并不所知的,外国人更是一无所知。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王德评价说:麦家的小说在艺术风格上“混合了中国革命历史传奇和反特小说,又有西方间谍小说和心理惊悚文学的派生”。2、《华尔街日报》分别于2013年2月14日、4月4日和4月25日用大篇幅刊登书评、麦家专访及出版报道。《解密》一书可读性和文学色彩兼容包并,从一种类似寓言的虚构故事延伸到对谍报和真实的猜测中,暗含诸如切斯特顿、博尔赫斯、意象派诗人、希伯来和基督教经文、纳博科夫和尼采的回声。结局是全文最梦幻并令人称奇的一部分,这本书存在一种特有的微妙的奇异气质,并不断设置悬念,从故事的开始一直延伸到故事的结束, 让读者不得不参与到密码的破译中去。3、《经济学人》周刊2014年3月24日封面报道《解密》是“一部伟大的中文小说”,全文以《每个人都该读的中文小说》为标题,盛赞《解密》“是35年以来,最伟大的中文小说”。文章第一句话就说:“终于,出现了一部伟大的中文小说。”4、英国BBC电台2014年3月15日在《星期六》书评栏目评价《解密》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并称赞麦家是“你尚未知道的全世界最成功的作家”。5、美国纽约客麦家将自己无人能及的写作天赋与博尔赫斯的气质巧妙结合,为读者呈现了一段复杂而又好看的中国历史以及独特的政治魅力。6、《泰晤士报》2014年3月15日麦家的天才智慧并不只是他在叙述故事的技法上,而更是将一个迷宫般的传奇、人物不幸的境遇、和最终非常规的陨灭写的那么动人。麦家打破了中国作者在国内畅销而在国际无声的窘境,成为了当下全球炙手可热的作家。7、每日电讯报2014年3月5日《解密》很好地将一九四九年前后的中国,及中国在世界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以令我们熟知的角度重新梳理了那段历史。8、《卫报》和《观察家报》分别刊登书评和深度报道。麦家有一种独特的叙述语言,包括一些冗长并且有时很明显与主题并不相关的第三人以日记、访谈的第一人称叙述,读起来很繁复费事。尽管如此,故事却仍然如此抓人眼球。他描述了一个缺乏怜悯心的主人公为破译一部密码挣扎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正是他和他的战友们在中国战后留下的剪影。不出意外,当你看完《解密》一定会让你想阅读更多的麦家的作品。《解密》是一部耐人寻味而又异乎寻常的小说。它用独特的方式,采用多视角以及需要读者破译的复杂方法,但又让读者能完全陷入作者编织的密码寓言当中。作者本人用自己擅长的密码学,打开了一个神奇的数学密码世界。9、英国金融时报2014年3月28日麦家的写作结合了博尔赫斯和纳博科夫的特点,而且令人惊喜的是,《解密》是一部完全独创的文学类型——将谍战小说、历史元素和数学逻辑学融合成了一个具有震撼力的整体。10、美国新共和杂志 2014年3月28日正如麦家对爱国主义解码所暗示的那样,容金珍可以被奉为中国式英雄。11、英国《泰晤士文学增刊》2014年1月25日和27日小说《解密》于微妙与复杂中破解秘密、探索政治、梦想及其意义……从奇特而迷信的开始到二十世纪社会进步中容氏家族的逐步衰落,全书引人入胜……释卷之后,揭示人性的复杂才是本书永恒的旨趣之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莫言、苏童、余华、王安忆等一批优秀作家, 但从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坛崛起的只有一个作家就是麦家。12、英国《独立报》2013年1月14日 作者:爱得伍德 威尔森麦家《解密》是一部让人沉迷并爱不释手的非同寻常的小说,主人公金珍这样的人物其实有着更宽泛的写意,人物本身其实就是一部复杂而神秘的密码,然后这部密码也许永远不能被人完全解密。13、星期日独立报》2014年1月26日《解密》的超现实主义,偶尔梦呓般的语气使读者忘记或者暂时忘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并绘制了一幅地下情报的有趣画面。《解密》是一部引人入胜和非同寻常的作品,也许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像容金珍一样未曾被发现了解的英雄人物。14、《出版人周刊 》(国际图书新闻杂志,出版界权威期刊)2014年2月16日麦家在《解密》这部小说中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灵感的叙述,与复杂的数学理论巧妙交织,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15、《经济学人》评价麦家《解密》全文终于,出现了一部伟大的中国小说。在过去的三十五年里,大量的中国小说涌向海外,但只有很有限的一部分才被海外读者熟知。这些备受关注,并且饱受好评的文学作品,大多数都表现出了对中国这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国家敏锐的洞察力。毋庸置疑,那些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经济学人》封面点名一部伟大的中文小说有的语言犀利,有的骇人听闻,有的甚至笔锋直指敏感的政治话题。这些作者中还诞生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但是,在这成千上万的译作中,几乎没有一本书,可以让那些对中国这个国家缺乏了解和兴趣的人,依旧能读得津津有味的。麦家先生的处女作《DECODED》,一举打破了现有的局面。这部以一名前情报局化名特工的口吻完成的作品,以《解密》的书名于2002年在中国出版,如今被奥利威亚·米欧敏翻译成一部故事磅礴宏大、情节跌宕起伏的英文作品。全书完美的节奏掌控,让它在众多的中国小说中脱颖而出,生动离奇的情节和新颖奇诡的讲述方式,让你从第一页开始就欲罢不能,爱不释手。故事主要围绕一个名叫容金珍的孤儿展开,他有着极高的数学天赋,在经历了两次收养之后,被强行招入中国破译密码的情报机构“701”基地。孩童时期的他经常吃着梨花数蚂蚁,以此来计算自己跟养父共同生活的日子。成年之后依旧自闭脆弱的他,每天面对着墙上五颜六色的图表和数字涂涂抹抹,寻寻觅觅。在破解那部所有人都无计可施的密码(紫密)之前,他在同仁的眼中不过是一个懒散的闲人。孤独,揭示密码破译者的孤独,是这部小说的主题。尽管内容抓人眼球,但《解密》并不是一部惊悚悬疑类的小说。书中有一个匿名的旁述者,最后向读者揭开了容金珍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如何陨落的真相:一个简单的错误造成了一个天才的夭折(小偷在火车上偷走了容金珍的皮包,里面有他工作用的绝密笔记本,导致他伤心病狂,发病致疯,成为废人),曾经的民族英雄最后只好在前任特工同仁的照顾下,在疗养院中度过痴呆的余生。如果你试图以此书来了解中国情报组织的机密,或许会失望,因为麦家先生没有利用密码破译的过程向我们揭露这个职业的秘密故事,而是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位天才试图努力破解另一位天才竭力构造的谜宫——结果却造成史上最令人心碎的”悲剧故事。本书将沉重的历史以轻缓的方式讲述给读者,生动好看。比如里面有一段写到容金珍因为用“封建迷信”的传统帮同事们解梦而被罚,写检讨书。又比如,容金珍的生命一旦受到威胁,那么作为保护他生命安全的保镖的任务就是要先把他杀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身上的机密不致于泄露。等等。这样一个怪异、扭曲、非常的故事,却被作者用优美生动的散文化的语言书写了出来。破译密码的过程,就好像伸出手试图去抓飞在空中的小鸟一般神奇。书中的每个角色,甚至是那些非科学工作人员都鲜活如真:好像容金珍试图去破解的那些无实用的密码一般“奇异,古怪,心怀不轨”。书中零散地充斥着各类情感,但表达却是浑然一体,毫不做作。因为脆弱,容金珍无法忍受“其他人身上那些数不清的个性和毛病”,所以他爱上了一个“来无声去无息”的女人,后来她做了他妻子。麦家被誉为“中国的丹·布朗”,但除了他们的书同样高达百万的销量以外,两位作者似乎没有其它相似之处。我们从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到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也能读到像彼得·凯里的小说那样被完全带入一个全新世界的神秘主义。书中这位如此不平凡的主人公,这个冷漠与温柔可以如此和谐并存的神秘人物,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汤姆·麦卡锡的经典作品《C》。不仅如此,麦家的写作方式具有独树一帜的特色,他喜欢与读者们玩文字游戏:他的传述经常这样,前面说,“事情无疑就是这样可信的。”但紧接着,在下一段落里,他会立刻为了那个被修饰过的真相而道歉,乞求读者的原谅。总之,麦家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诱人而神秘的中国之旅,这绝对是一次淋漓畅快的阅读体验,请尽情享受吧。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