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鹏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展开>>
李晓鹏

李晓鹏

中文名:李晓鹏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区:西安
出生日期:1967年4月
职业:画家
代表作品:山水画作品
详细介绍:李晓鹏,1967年4月出生,西安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终南书画院副院长。2010年作品参加美......>>>查看李晓鹏详细资料

李晓鹏艺术评价

从切实之体,到自出机杼——我看李晓鹏的山水画创作李晓鹏正在写生中晓鹏画画已然22年矣,其间绝大多数时间一直是在画中国的山水画。这20多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不断变化的20多年,其间的观念变化,物是人非绝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论就,可是对于晓鹏来说,变化很小,就是一直画,一气画了22年,如今年过不惑。这一点其实很不容易,我相信在不变的背后是千番的波澜,万种的犹豫,然而他一次次地选择了不变的坚守,与其说是晓鹏选择了画山水,不如说是山水画选择了晓鹏。写生中的李晓鹏清人沈宗骞云:“必不徒尚华美之观,而要有切实之体。”所谓“切实之体”,今人往往以为是笔墨,往往在“是写不是染,笔笔不明端”,“笔底有气概,通篇溢云烟”层面追求,这样的追求原本没有错,可是更不能忽视“切实之体”的更主要的方面,就是要有时间的磨砺,和操守的锻造。我们的中国画,其实不仅要集成的是中国的笔墨、形态,更要传承的是中国的风骨,精神。晓鹏20余年来只是以画山水为业为生为乐为苦。其间,他以秦岭为师,盘桓数十次写生把玩感悟提炼,将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的秦岭山水,尤其是山体雄伟,势如屏壁,终南岭秀,太白积雪,莽林霁色,山村暮寒的生气尽收胸怀。他钟情巴山蜀水,前后四五遭前往,动辄两三月不归,徜徉流连,以风貌与秦岭渭水迥异的山岳江河、温泉峡谷、丛林古刹、溪流瀑布、幽险奇雄来丰富涵养自己的视觉记忆。所以,他的笔下,多是秦岭景象,他的胸中,洋溢着西部的豪情。他这么执着20多年,只是一味画,不间断,不动摇,其实就是修炼的是非常宝贵的中国画的内涵和精神。《礼记-乐记》有云:“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内在的坚守和淡静让晓鹏的画在视觉形态上安静且收敛,在气脉上绵延且顽韧。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具备了中国山水的“画胆,画骨,和画魂”。画家李晓鹏写生中小鹏的画,安静不焦躁。淡墨尚可寓巧,浓墨必守其拙。我们可以看到正在成长的气息趋势,但是看不到圆滑和取巧,也不太能看到程式和重复。他对画用情太苦太深太痴,以至于变成了“不识长安道,不辨五花银”的纯粹的画人。但是,我还是希望他能“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可将更多性情和个人的气质在画面和山水间流淌飘腾挥洒。追求更多的画中的玩乐和才情,那样,将更有一层天地在他的笔下。用大文人、大画家陶博吾的诗句结尾,也表示我对晓鹏的期许。诗曰:“雕虫莫笑是小技,书画犹能养性灵。试看洛阳道上客,几人颜色有真形。”——巩志明能逸会心李晓鹏在写生作品展上李晓鹏的山水画,画的很大。这不是指他所画的尺幅巨大,而是其山也大,其意也大......贮立于晓鹏的画下,静心去品味,高岩大涧、巨壑重峦、莽然而深秀,森然而静空。静静的吸一口气,令人顿感此身已在万山深处。画家是文人,同时也是一个用心去体察世界的灵物。心思太过变通的人是画不了画的。晓鹏是一个淡薄潇洒的,平淡塌实的人,这几年:他没有热衷于画展、笔会式的炒作;也没有留恋在雅集、座谈样的聚会;道像个古人一样的优游在秦岭蜀山之间,潜心作画。这是他的生活也是一种文化。记得有一次踏着残雪写生,道院的一位老者言道:“此时上山的人不是大善之人便是大恶之人。”四顾皆笑。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自然山水和人一样都具有内在的生命运动和精神力量,需要我们去体悟、去生发而展现。中国山水画自古也有能品、逸品、妙品之分,试想一下:哪一个画家都能做到面面俱到呢?答案肯定是不能的。画家们笔下千变万化的图景所展现给我们的就是画家本人的那颗内心。画面中的“峰峦浑厚,草木华滋”,正是画家饱游卧看、阅历千山的实景;“批图幽对,坐究四荒”,也正是画家心存万象、景随情生的心相。追求不同境界自然不同。——罗晓春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