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肇烨

刘肇烨

中文名:刘肇烨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详细介绍:刘肇烨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尉军官,做了一件普普通通的事:资助特困儿童读书上学,却引发了非同一般的社会反......>>>查看刘肇烨详细资料

刘肇烨事件

特殊“寻人启事”10月18日,哈尔滨《新晚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以《寻找“吴为民”》为题刊发了一则“寻人启事”。文章介绍了一对重度残疾的夫妇,希望通过新闻媒体,寻找一个默默资助其儿子的人。这对重度残疾的夫妇丈夫叫刘宏,妻子叫赵春华,他们有一个资质聪慧的7岁儿子,叫刘肇烨,6岁就夺得“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金奖、黑龙江省首届少儿曲艺歌舞大赛一等奖。去年11月,一位自称寻找了许多幼儿园才找到小肇烨所在幼儿园的军官,给园长留下12月份的182元托儿费后匆匆离去。从那以后,署名“省军区政治部吴为民”的汇款单,每月月初都准时寄到刘宏手中。夫妇俩曾多次打电话到黑龙江省军区政治部查找,都被告知:查无此人。冰城寻找“吴为民”一张小肇烨与抗洪官兵合拍的“全家福”照片,还有数张汇款单的复印件,成为寻找“吴为民”的重要线索。人们发现,“吴为民”多数汇款的地点是省军区教导大队的驻地———哈市太平区东风镇邮电所。此时,黑龙江省军区政治部也在翻看抗洪时的所有录像,也感觉到该大队的吴志军“可疑”。靖宇幼儿园的老师们翻出了当时的字条。面对事实和众多“侦察人员”的询问,吴志军红着脸承认了化名助人的事。抗洪相识小肇烨去年夏季,数万子弟兵昼夜奋战在哈尔滨抗洪大堤,刘宏开着他的助力车,载着腰都不能直立的妻子和6岁的儿子,带着东西来到202国道慰问子弟兵。这里是省军区教导大队的防洪区段。当时只有6岁的小肇烨连蹦带跳地跑上大堤,动情地唱啊、跳啊,一个人为轮流休息的解放军叔叔表演了3个多小时。抗洪结束后,吴志军通过电信114台查找了30多家幼儿园的电话号码,终于在靖宇幼儿园找到了小肇烨。也就是从刘家上大堤那时起,吴志军便开始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挤出一部分资助小肇烨。为了不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精神负担,他汇款时用了化名。10月24日,教导大队“专案组”一行踏雪北上,在黑龙江省萝北县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找到了吴志军的家,两间低矮的小土房,没有东北农村那种常见的围墙和仓房。屋内,仅有的家具是两把木凳和一个用报纸糊的“大衣柜”,糊在屋顶的发黄旧报纸已被雨水漏了个“天窗”。吴志军平时生活俭朴,最好的那双百多元的皮鞋也换了3次底。他任教6年,两次荣立三等功,10多次受到各级嘉奖和被树为标兵。爱民“英雄”人民爱11月25日,省军区司令部召开“吴志军先进事迹报告会”,司令部党委号召全体官兵向吴志军学习。10月26日,哈尔滨市兆麟小学举办了一个以“心与心相连,手与手相牵”为主题的特殊班会。省军区教导大队的领导和吴志军来到孩子们中间,黑龙江省副省长王佐书和哈尔滨市副市长程幼东主动提出参加班会,看看这个受人尊敬的“吴为民”。吴志军的义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黑龙江省著名企业家郭长军表示:“今后9年里,每月资助小肇烨500元,直到他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为止。”省军区教导大队政委庞巍告诉我们,教导大队为刘肇烨设立助学基金,全体官兵将资助小肇烨完成学业直至读完大学。至此,“吴为民”成了一个弘扬雷锋精神的群体。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