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桃

李桃

(黄河学院副董事长、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中文名:李桃
英文名:Litao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区:江苏宿迁市
出生日期:1980年9月
毕业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职业:教育工作者
代表作品:当代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详细介绍:李桃,女,汉族,1979年10月出生,江苏省宿迁市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江苏黄河学院副董事长、......>>>查看李桃详细资料

李桃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对策与创新加强以高职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是提高高职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它通常指教育对象在知识、能力、认知、价值观等方面获得的增量,具体表现在教育者的“教”与受教育者的“学”两个方面。
  一、高职院教学质量监控现状
  高职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外部的评估体系和内部的监控体系两个系统。其中,外部的评估体系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中介机构评估高职院办学、发展的约束机制;而内部的高职院教学质量监控一般指学校内部的、包括专门的高职院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在内的管理系统。在建立与外部评估系统相适应的内部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定期采集教学条件信息、学生考试考查信息、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信息等重要信息,对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评估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反馈和调控教学行为及其保障条件建设,以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闭环式”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是通常许多高职院教学督导制度的主要功能。
  二、高职院教学质量监控对策
  1、对策一:健全教学各环节的质量
  高职院教学质量监控属于管理理论中的“目标管理”。没有目标,管理工作就是无的放矢,同样,没有一套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也就因缺乏一个标尺而无法评价各环节的质量。
  2、对策二:重视实践教学素质教育
  现行的高职院教学质量监控偏重于对学生获得的书本知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监控,对实践环节和第二课堂监控并不到位,而推进素质教育绝不可忽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
  3、对策三:激励思维处理监控结果
  当前,许多高职院在教学督导和质量监控的实际工作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处理方式和手段上,过多地运用了惩罚措施,这导致部分资深老教师以及一些优秀教师对此十分反感,他们误认为监控工作是对自己的职业操守和能力的怀疑。这使得他们对高职院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在思想上不理解、实施工作上不配合,对质量监控的结果往往也持有强烈的怀疑和批评态度,这样就违背了建立监控体系的初衷。
  4、对策四:加强质量监控队伍建设
  高职院系一级部门在执行学校的教学决策、指挥部署之外,还是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单位。同时,系一级也负责一部分监督、评价和调控工作,而且多数高职院的教学管理重心还处于逐步下移的过程中。所以,从管理理论和管理实际需要出发,高职院应该建立一个校一级的职能部门,并以此为枢纽来统一协调和组织全校的质量监控工作。
  5、对策五:重视教学条件跟踪评估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教学基本设施、教学经费作了全面的硬性规定,教学评估有力地促进了高职院教学硬件建设和办学条件的全面改善。但由于总体上高职院的办学规模仍处于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加之教学设施本身存在的问题,学校监控机构应该对教学条件进行持续的跟踪评估,以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物质条件——各项教学设施始终处于良好运行和不断发展之中。
  6、对策六:加强校园质量文化建设
  高职院的质量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进行质量管理与监控实践的人文基础和前提,是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和社会声誉的灵魂。
三、高职院教学质量监控创新方式
  1、创新管理理念:导向性、开放性与应用性
  良好的教学质量有赖于高水平教学管理,高水平教学管理源自于先进的管理理念。高职院强调以严格教学管理求质量、以提高教学质量促发展,凝练和升华教学质量管理理念。一方面,高职院应广泛开展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大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另一方面,则以敢于承认不足的勇气和智慧,走出去向示范性或历史悠久的高职院学习,并广泛聘请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来院讲学和辅导,逐步形成颇具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管理思路和理念,推动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2、创新管理方法:健全信息闭合系统,夯实质量基础工程
  教学质量评价是宏观调控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职院应坚持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学质量检查评估,以教学过程管理为重点,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形成一个教学质量评价的闭合系统。信息闭合系统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反馈几个环节。
  3、创新管理模式:“三三三”为主体,建构教学质量新体系
  所谓“三三三”模式,即以“三线监控”“三级监控”“三评监控”为主体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三线监控”——教学工作线、学生工作线、教学督导辅助工作线的监控。“教学工作线”以教学管理队伍为主,开展常规教学检查与评估,督促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工作线”以学生管理队伍为主,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进行教学常规检查,督促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教学督导辅助工作线”以教学督导团成员为主,协助教学和学生管理队伍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风情况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
  “三级监控”——学院、系(部)、教研室(实验室)三级监控。“学院级”由分管院领导、教务处、学生工作部等相关职能部门、教学督导团组成,主要负责教学质量标准的建立、完善、考核与评价。“系(部)级”主要负责本单位教学过程监督与协调及教学工作的落实。“教研室(实验室)级”具体负责各门课程(含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从具体环节上把握教学质量标准。
  “三评监控”——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同行与社会评价教与学。“学生评教”包括每学期由教务处牵头,系(部)教学负责人、教务秘书参与,分班组织学生对本学期所有任课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打分。“教师评学”包括由学院学生工作部牵头,由任课教师、学生工作干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气、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同行与社会评价教与学”包括学院每年组织校内外专家对教学系(部)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开展同行教师之间听课评教;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教学质量评价;组织用人单位、学生家长评教、评学等。
  “三线”模式确定了高职院教学质量监控的运行过程和执行主体;“三级” 模式明确了高职院教学质量监控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及其分工;“三评” 模式具体落实了高职院教学质量监控的对象,提供了高职院教学质量监控的依据,反映了教学质量的最终效果。
  四、结束语
  高职院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设置、改革创新教学质量监控模式中,应要求各专业教学与改革积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切实了解社会需求,强调教学是基础和根本、科研是提升和保证,实践是体验和结果,根据高职院现有高等教育服务分区要求,明确方向和目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支持鼓励毕业生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要持之以恒地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高职院的根本任务,唱响教学工作的主旋律,坚持质量优先的教育发展客观规律,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和生命线。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