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民

李建民

中文名:李建民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区:广西南宁
出生日期:1955年
职业:书法家
详细介绍:李建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世界奇绝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故宫博物院艺术委会......>>>查看李建民详细资料

李建民资料详情

李建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世界奇绝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故宫博物院艺术委会委员、中国书画楹联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获得者、中国国家外事办国礼书法家。,现居北京。创作过程个人作品1955年8月,李建民出生于广西南宁地区宾阳山区,自幼学习书法,后从军入伍,参加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利用自身书法特长,刻写钢板,将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的故事及战场快讯印发到全师部队,鼓舞士气,荣获三等功一次。战后一直坚持书法学习,担任宣传干事。1985年,李建民在通读四大名著《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之后,他突发奇想,要是能将这四大名著写成一幅书画长卷,图文并茂,那该是多么地波澜壮阔、气势磅礴呀!可是一想到自己的书法功底还尚欠火候,便报名参加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期间系统地学习了中国的书画理论,并刻苦临摹,所幸的是李建民得到了我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陈政两位教授的悉心指教,书画水平进步很快,加上自己的勤奋,以至于他能将魏、隶、篆、行、草、楷六种书法字体熟练地运用到日后的创作中去,变幻自如,毫无矫揉造作之嫌。从1993年1月起,李建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书画长卷的创作的工作中去。李建长在创作中,从未想过走捷径,每一幅插图,他都深思熟虑,力求达到“意”与“境”的完美统一。李建民在漫长的创作岁月中,几乎是每天工作16个小时左右,经常是喝一两碗粥,吃几颗酸梅下饭,为的是赶时间和节约资金。他平时没有节假日,甚至连大年初一他都没有休息。在长巷创作的关键时刻,他连续38天闭门谢客,悉心制作。他曾经三次患重感冒,为了保持长卷的干净、整洁,他甚至不得不戴上口罩继续工作。人们也许没有料想到,李建民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创作的这幅书画长卷,用去了一吨半纸张,写秃大大小小的毛笔300多支,用完了北京生产的“一得阁”牌墨汁1OOO多瓶。追求艺术是艰辛的,而到达艺术高峰则更足需要一种卧薪尝胆的毅力。成功的花环往往是用汗水编织的,而惊世的杰作则往往需要时间的孕育。李建民成功了!他耗时5年,共计写了361万字,画了1638幅插图,全长11836.6米的特大型艺术长卷成功了!那一天李建民哭了,那是惊喜之泪,是他1800多个日日夜夜之后的一次灵魂的绽放,没有人不为之动容。记得1995年9月8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新闻发布会上宣告作品问世时,中央电视台一级播音员贺红梅现场主持了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高兴地说:“万米长卷创作的成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广西人民的光荣。”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高度赞扬李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称他是在部队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是人民军队的骄傲……同年9月,首都北京阳光明媚,李建民超万米书画长卷首卷《水浒传》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首展,长卷宛如奔腾欲飞的长龙,向人们展示着一幅恢宏、壮观的画图,引起了社会各阶层人士,尤其是首都书画爱好者的热切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卢嘉锡、政协副主席马文瑞等党和国家领导饶有兴趣地观看了作品,对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作者的创作毅力给予高度评价。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中国社团研究会会长曹海波等挥毫题词,称之为“中华一绝”、“书画奇观”,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业。首都48家新闻单位作了报道,新华社发了通讯稿,香港大公报、文汇报、新加坡时报等160名中外记者到现场进行了采访。1998年10月8日,李建民的超万米书画长卷,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他的长卷作品在海南、广西、湖北、广东等省展出时引起了强烈反响。面对荣誉,李建民仍然那么憨实、朴素、谦虚和执着。当我们问及他今后的打算时,他意味深长地说:“我所做的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长着呢!”是的,如今他又选择深圳作为事业发展的大本营,正在着手创作《孙子兵法》、《金刚经》、《唐诗》等古典文著精品书画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李建民用蝇头小楷在4米长的绢布上写就的《孙子兵法》已作为精美礼品,赠送来自日本、美国的客人。我们完全相信李建民在民族艺苑的殿堂里一定会放射出更加绚丽夺日的光辉,我们期待着……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