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栋是多义词,共4个义项展开>>
李栋

李栋

(中国作家、编剧)

中文名:李栋
国籍:中国
职业:作家,编剧
详细介绍:笔名鲁笔、方戈。广西岑溪人。1959年后历任《广西科学小报》记者,昆明电影制片厂、福建电视台编剧。1......>>>查看李栋详细资料

李栋资料详情

笔名鲁笔、方戈。广西岑溪人。1959年后历任《广西科学小报》记者,昆明电影制片厂、福建电视台编剧。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武林传奇》,短篇小说集《最差影片的最佳配角》,中篇小说集《她,他和他的版纳野牛》、《缉私队长》、《再做一个梦》,电影文学剧本集《不要用眼泪告别》、《竹林隐士》等。短篇小说《彩云归》获全国第二届优秀短篇小说奖。李栋除了作为作家外,较为重要的贡献是关于电视剧《聊斋》的拍摄和其他繁荣电视荧屏的工作,关于李栋更为详细介绍来自于俞月亭俞老关于《聊斋》的回忆内容,其中关于李栋较为重要的内容部分摘录如下:李栋是广西作家,写小说也写影视剧本,作品曾多次获奖,其中有一篇小说还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因为生活上的问题受了处分,写信给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要求调福建工作。爱才的项南欣然接受了他,并尊重他的选择,安排到福建台的电视剧部当编剧。他很想在电视剧领域开辟一片新天地,曾向领导提过不少建议,都未被接受,反而被斥为“胡思乱想”、“歪门邪道”。多次碰壁以后,他失望了,于是把目标转向外面的世界,不仅写小说到处投稿,和全国多家电影制片厂拉上关系,为他们写电影剧本,还和一家出版社签订合同,为他们编辑一套港台小说丛书,这在当时是很大胆的举措,据说销路挺不错,为出版社赚了不少钱,当然他自己也收获不小。1991年3月《聊斋》总结大会以后不久,《聊斋》总部改建为福建电视艺术研究所,由李栋任所长。李栋的点子很多,“野心”很大,还在《聊斋》工程后期,他就提出过许多设想,除了《三国》和“三言两拍”、“桂林山水”两大系列,还有“中国成语系列”、“中国万花筒”、“中国气功”、“中国名山”、“中国少数民族风情风物”、“中国古代名桥”、“中国书画”系列以及长篇电视连续剧《西部大监狱》等等,他把这些事情想得很美很容易,但除了《三国》,其他都被我压下了。我了解他的性格,在质量与数量之间,他似乎更看重数量,而我恰恰相反,我是坚决主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再来尽量争取数量(我曾向电视剧部提出过“好、快、多、省发展我省电视剧创作”的口号,很明确地把质量放在第一位)。那时候,我手中有权,我可以驾驭他,不让他分心,让他一门心思抓《聊斋》的质量,有始有终。后来的情况就变了,李栋的许多设想,有许多都被采纳了,于是一连串的问题很快暴露出来。据说为此有关领导还被宣传部长叫去批评过一通,说他不考虑自己的条件和能力,盲目乱干。结果是折腾了几年,“三言两拍”、“桂林山水”两大系列都没有完成,其他更不要说了,倒是引出了一大堆问题,李栋身上那些在《聊斋》总部时暂时得到抑制的毛病很快复发,且无所顾忌,终于导致无法在福建台立足,据说有的人也担心拔出萝卜带出泥,劝他离开电视台,淡出人们的视线,避免成为众矢之的,并给他提供了一笔可观的资金,让他自己去办一个电视剧制作公司。这样,李栋便找了一家台湾老板合作,开始筹拍电视剧《南少林》,折腾了大约一年多吧,搞不下去了,把剧本连公司招牌一起卖给了台湾老板,自己则带着老婆回了老家广西,到电影制片厂筹拍电视连续剧《李宗仁归来》,折腾了一两年,又搞不下去了,据说还赔进了不少老本。此后便没有再听说搞什么了。再不久,便看见报纸上有消息说,他在南宁开了一家桂林米粉店,卖小吃了。他的事业基本上就到此为止。2002年的8月18日,刘大印从他的老家山东枣庄打电话给我,说有人留电话给他,李栋去世了,问我知道不知道,我急忙向电视台的电视剧制作中心打听,他们也刚刚收到讣告,说是8月17日凌晨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的,这年他刚刚61岁。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