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赫尔姆斯

理查德·赫尔姆斯

中文名:理查德·赫尔姆斯
英文名:Richard McGarrah Helms
国籍:美国
出生日期:1913年
详细介绍:理查德·赫尔姆斯(Richard McGarrah Helms,1913-2002年),美国中央情报......>>>查看理查德·赫尔姆斯详细资料

理查德·赫尔姆斯行动处长

1942年美国卷入二战后,赫尔姆斯应征入伍,在美国海军预备队服役,后到美国战略服务处工作,不久以海军少校衔派往欧洲战区,监视德军潜艇在北大西洋的行踪。因为既懂德文又曾当过记者,赫尔姆斯被艾伦·杜勒斯选中,被吸收进特工系统,并迅速在情报界崭露头角。战略服务处撤销后,被派往陆军部战略情报单位搞情报工作,1947年到中央情报局工作,1952年赫尔姆斯成为中央情报局负责秘密行动的计划处副处长,后又升为处长。1956年任负责计划的副局长,成为情报机构内独当一面的负责人。这个处专门在国外搞破坏活动,局内有人叫它“肮脏行动处”。赫尔姆斯作为处长,批准甚至拟定发给“现场”人员密电的措词,以便让特工明白“要求”是什么;而国外的中情局各地方站寄回的具体行动方案,在转到决策机构获得最后同意之前,都要经过他的手,签署上他的意见。参与了颠覆伊朗摩萨台和危地马拉阿本斯政权的行动,不过他认为这些行动虽然成功,但是代价过高,中情局变得臭名昭著。1961年,由中情局策划的入侵古巴的“猪湾事件”失败。中情局很多人对肯尼迪总统在关键时刻不肯出动空军支持行动不满,赫尔姆斯便是其中之一。他居然“胆大包天”地与约翰·肯尼迪大吵了一架,肯尼迪毫不留情地把赫尔姆斯从舒适的华盛顿办公室“放逐”去尸臭熏天的越南战场。赫尔姆斯却在越南表现得非常活跃,1963年,美国对南越领导人吴庭艳失去了耐心。赫尔姆斯便根据命令,在当地策动了一场政变,把吴庭艳赶下台。不久肯尼迪遇刺,赫尔姆斯在华盛顿的“哥们儿”立刻又把他调了回去,这一回,中情局副局长的位置正等待着他。出任中情局副局长后,由于正局长小威廉·弗朗西斯·雷伯恩海军上将年过花甲,为人粗鲁,性情暴躁,对情报业务一窍不通,因此中情局的实际掌权人是赫尔姆斯。1966年6月,他准确的告诉总统,以色列会在当月发生的战争中取胜,时间不超过10天。结果这次战争以六日战争闻名。依靠与总统的关系才获得中情局长位置的雷伯恩,此时已无法同赫尔姆斯同日而语,只好辞职了事,1966年6月18日有总统林登·约翰逊提名为中央情报局局长。1968年理查德·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赫尔姆斯得以留任。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