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侠怀

廖侠怀

中文名:廖侠怀
英文名:Liao Xiahuai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区:香 港
出生日期:1903年
职业:演员
代表作品:《花王之花》《火烧阿房宫》等
详细介绍:廖侠怀(1903年~1952年)工丑生,在《毒玫瑰》中扮演病院院长而声名大噪。廖扮演各种人物均能刻画......>>>查看廖侠怀详细资料

廖侠怀人物美誉

第二丑生

20年代后期,广州的“梨园乐”班订廖侠怀回国当第二丑生,因他的嗓子不亮,长相不美且满面麻子而受到冷遇。马师曾与廖侠怀同拜靓元亨为师,马师曾同情师弟的处境,待他合同期满后,即订他到“大罗天”班当第二丑生。

廖腔

在《贼王子》一剧中演黑人王子而初露才华。剧中,他为了突出表现黑人王子被巴格达窃贼盗去飞毡的彷徨心情,精心设计了一段速度爽快、吐字清晰、谐趣而又合乎人物性格的“廖侠怀中板”和“滚花”,观众对这新颖而跳跃的唱腔反映非常强烈,拍手称好,这段唱腔便成为“廖腔”之雏型。继而参加“新景象”班与薛觉先合作,不久遂离开“新景象”,自立门户,并与编者共同写出一批独具风格的喜剧,又与音乐员共同研究创造出风味特异的“廖腔”。“廖腔”近似“马腔”,其特点是节奏明快且一气呵成,附加字多,但吐字清晰、抑扬顿挫而妙趣横生。

千面笑匠

登上粤剧四大名丑(廖侠怀、半日安,李海泉、叶弗弱)的前列,并排列于粤剧五大流派(薛觉先、马师曾,桂名扬、白驹荣,廖侠怀)之末,被公认为丑行中的“千面笑匠”。 廖腔特色近似马腔,擅长唱(中板)、(滚花)、(木鱼)、(板眼),面部表情尤其丰富。他的首本戏《花王之女》、《大闹广昌隆》,尤其受到观众的好评。20年代末,廖侠怀回到祖国,适逢大革命失败,不久又爆发了抗日战争,廖侠怀编演了《罪》、《罪上加罪》、《大喊十卖平米》等,于嘻笑怒骂中针砭时弊,曾遭国民党禁演和“大天二”的威胁、恐吓。1948年间在演《六国大封相》时,廖侠怀穿上一件全身是金元券的服装出场,影射国民党腐败无能而使金元券贬值,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演,还被罚港币1000元。廖侠怀认为,为大家出口气,罚1000元也值得。

廖圣人

廖侠怀有“廖圣人”之称,不喝酒、不抽烟、不赌钱、不好色,一生只娶了一个婢女出身的妻子。除了演出外只与编剧和音乐员研究剧本、唱腔,他的爱好有三:看书、看戏、逛街。他未入过学堂,勤奋自学,从书本中吸取知识。他崇拜美国的喜剧大师卓别林和粤剧名丑姜云侠,经常看他们的戏。除此之外是常驻足于疯人院、小艇、马路边,刻意观察,体验生活。因此他所演的角色,不论男、女、老、少、跛、盲、矮、哑,都能入木三分,形神俱备。他反对歪嘴歪脸面谱化的表演,主张以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的真情展现在面部的表演,如《哑仔卖胭脂》中演哑仔,在很长的一段戏中没开口,只凭面部表情来演戏,一般人是不敢演这类角色的,但廖侠怀的表演却获得观众的欢迎,被公认为丑行中的“千面笑匠”。 廖侠怀的表演艺术独树一帜,饮誉省港达20年之久。他是30年代粤剧四大名丑之一。代表作有《甘地会西施》、《双料龟公》、《花王之女》、《大闹广昌隆》等。他所演的角色有慈禧太后、红娘子、跛子、哑仔、矮仔武大郎、麻疯病人等等,演什么像什么,形成当时著名粤剧五大流派中之一——“廖派”。他也因此有“粤剧名丑生”之称。1952年病逝香港。

更多相关